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47686578367


    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甘元229——252年在位。東漢末,繼其兄孫策據有江東六郡。建安13年(208年),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在吳蜀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稱帝於武昌(今湖北鄂州),國號吳,不久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洲(今臺灣)的聯絡;又設定農官,實行屯田;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江南土地開發。

    孫權從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的手中接過割據江東的事業,在隨後的30年裡,將其不斷擴大,從一個割據軍閥成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權。而且,孫權在立國後,便不再與蜀、魏兩國兵戎相見,而是用心發展江南的社會生產,為江南在日後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奠定基礎。

  • 2 # 使用者7702518070605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孫權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建安七、八年間,他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定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建業開鑿東渠,寬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傾瀉入秦淮河裡。他又在句容開鑿破崗瀆運河,通往雲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既便於內河航運,又可供灌溉農田。

      為了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設定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後,為了擴大勢力,東吳的對外聯絡也擴大了範圍。公元230年,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土萬人,浮海求夷州、稟州。”吳軍達夷州(即今臺灣島),開始書寫大陸與臺灣島交往的歷史。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海外的扶南(今高棉)、林邑(今越南南方)諳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絡。

      同時,為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還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他曾下令諸將,“盡除荊州民租稅”,並加強武備,崇尚節儉。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詔,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不要再徵租賦。

      這些措施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東吳的綜合國力,在客觀上也有利於農民生活的穩定和逐步改善。

    總之,孫權雄才大略,能屈能伸。經營江東,鼎立三國。想想吧,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劉備左右,臥龍,鳳雛,五虎上將,籠絡人心,佔據人和,唯有,孫權僅圖長江之險,這虛有的地利,文臣武將均無法與魏,蜀匹敵,卻在三國中最後被滅,(魏被晉滅,先於東吳)實是孫仲謀之功!

  • 3 # 無敵荷蘭三棍客

    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孫權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建安七、八年間,他就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定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戶只種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建業開鑿東渠,寬五丈深八尺, 把玄武湖水傾瀉入秦淮河裡。他又在句容開鑿破崗瀆運河,通往雲陽(今江蘇丹徒)。這些水利工程,既便於內河航運,又可供灌溉農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4節氣最後一個節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