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雨滴LJL
-
2 # 使用者8817237084689
可以插秧,既然養黃鱔,稻田裡就不會噴農藥,也不會灑任何肥料,黃鱔吃稻田水裡的浮游生物和小蟲,它的排洩物可以為秧苗提供一定的肥力,所以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稻子和魚都屬於綠色食品,在雲南一些地區,人家稻田裡還養紅鯉魚,已成為當地特產,每年吸引大批遊人前去品嚐。
可以插秧,既然養黃鱔,稻田裡就不會噴農藥,也不會灑任何肥料,黃鱔吃稻田水裡的浮游生物和小蟲,它的排洩物可以為秧苗提供一定的肥力,所以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稻子和魚都屬於綠色食品,在雲南一些地區,人家稻田裡還養紅鯉魚,已成為當地特產,每年吸引大批遊人前去品嚐。
在稻田裡養殖的黃鱔,病害少,生長快。但稻田養鱔易發生肥害、藥害、敵害和澇害等。要想在稻田養鱔中戰勝各種災害可沒有那麼容易,要想奪取豐收,就必須掌握如下技術要點。
(1)提早整田。養鱔稻田的耕整時間,應比種植常規中稻整田提前1個月進行。在確定養鱔的田塊,採用年前翻耕冬凌,翌年水整的辦法來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和泥層的疏鬆度。有條件的可以在耕好的田塊中施些綠肥,以改良土質、增強地力。
(2)及時投苗。用作養的稻田,如果是第一次餵養,可以不採取消毒措施,但需要施用除草劑滅草。若是餵養過黃鱔的稻田,則需進行常規的消毒和驅蟲兩大處理後方可投苗。投放鱔苗不要等到插秧後,只要秧田整好即可投苗餵養。每1000平方米投苗25~50千克,經過4~5個月的飼養,可產商品黃鱔100~150千克。其放養密度越小,黃鱔的生長就越快,病害也就越小。放養的最高密度為每平方米不超過1千克。
(3)加強管理。
1)水的管理。水的管理既要照顧水稻的生產,又要兼顧黃鱔的特點,最好採用前期淺水勤灌,後期乾乾溼溼的辦法。具體地說,8月中旬以前,保持6~10釐米水層,待到水稻拔節孕穗時,採用灌水與露田交替的辦法,直至10月中旬。
2) 高溫管理。高溫期要保持水田裡的水位在10釐米左右,並在“井”字溝內放植些水生植物遮廕庇光。
3)施肥用藥期的管理。養殖黃鱔的稻田在施肥與用藥時都要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晚進行,避開高溫。同時還要提高水位至10釐米左右。施肥時要將一次的用量分兩天施完。施用的藥物要選擇高效低毒、對黃鱔毒副作用小、無二次感染的農藥,以防止死蟲掉入水中,被黃鱔攝入中毒。噴施藥液時,要打足氣,提高藥液霧化程度,提高施藥均勻度。
4)防逃。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暴風雨的夜晚,要加強巡查,以防黃鱔堆積一處。在進排水口,要佈置雙重的防逃設施。
(4) 及時捕撈。稻田養黃鱔在冬季捕撈有許多困,因此,捕撈工作一定要不失時機。捕撈時間一般從10月中開始,至11月上旬結束。下面介紹幾種捕撈方法。1)加水籠捕。選擇較暖和的天氣,往稻田裡加水至10~15釐米深,用蚯蚓作誘餌,以“L”形篾籠或包裝編織的籠子誘捕,連捕3~5天,如果水溫在15℃以上,可獲80%以上。2)挖捕。挖捕一般只在“井”字形避暑溝內進行。在排幹稻田水時,有意緩緩進行,以迫使黃鱔溜入避暑溝潛伏。捕挖時從溝頭一順挖到溝尾。3)微流藥捕。開啟稻田的進、排水口,造成微流。在稻田內施用粉碎後的茶子餅、巴豆或辣椒水,掌握用量,迫使黃鱔外逃。在進、排水口處設定捕網或籠子捕撈。
稻田養鱔是利用雜交中稻田塊養殖或繁殖黃鱔,它是種半人工半野生的養鱔方法。在稻田裡養鱔,稻田能為黃鱔提供良好的休養生息環境,黃鱔的排洩物又能為稻田增添肥料。此所謂兩者互利,相得益彰。這是振興農村經濟,提高農田產出率的一條極好的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