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03061219

    可以說丘吉爾是成也戰爭拜也戰爭。

    在前任首相張伯倫企圖用綏靖政策來達到避免戰爭的目的,而在二戰爆發後張伯倫也一直堅持避免與德國交戰。

    因此丘吉爾主張對德作戰的政治家成為英國首相

    二戰結束以後英國要開始戰後重建,丘吉爾的政治主張政見都不適合戰後重建。

    而英國是個民主的國家,丘吉爾是英華人民用選票選上去的,也是用選票選下來的。

  • 2 # 愛上灰色4N3L

    丘吉爾當時的選舉失敗,主要原因是兩個層面的失敗,其一併非是他自己所能掌控的,就是對於英國精英階層,他沒能很好的去溝通,不過以他的貴族身份與政治頭腦來看,我個人認為他是明白這一階層已經沒有什麼需要溝通的必要了,是屬於放棄狀態,因為他無法作出值得這一階層人士信任他的保證。



    英國政治傳統當中,從圓桌會議到大憲章的古典權利分割開始,權力階層就一直警惕一個控制力過高的統治者出現,而丘吉爾在二戰中,為英國立下的功勳,恰好可以讓他在連續掌握權力後,形成政治上所說的“權威主義”,因為他本身的威望已經達到超過威權這一程度,如果把權力交給他,兩者間的過渡,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他自己的道德底線。所以當時英國精英階層是很默契的投了丘吉爾的反對票,丘吉爾的問題就是他沒法在這方面給出任何保證,他總不能滿世界去解釋我是一個好人,我是不會在掌權後搞權威主義?他甚至還要避擴音這個話題才行。所以我認為他選擇的策略是乾脆放棄爭取這個階層。


    另一個層面,就是英國普通民眾這個階層,不過此時,這一階層也可以說已經包括了英國的精英階層,起碼是大多數精英階層,因為這時這兩個階層並不是涇渭分明,他們沒有矛盾反而有著共同訴求;戰後的英國,絕大多數人沒興趣去管什麼過去的榮光,世界的責任,他們最急需的是重建家園,尤其是好容易從被法西斯按在地上的慘痛處境裡掙脫出來,你丘吉爾又在叫囂什麼大國責任,要去招惹更加強悍,剛剛把法西斯德國按在地上痛扁的蘇聯?!上帝啊!丘大爺你別給我們再惹事了行不行,我們不想勝利,更不想打仗了!

  • 3 # 使用者4768612502028

    丘吉爾卻落選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就是自身失誤造成的。英國的選舉制度決定英國的首相必然與所在政黨休慼相關,首相個人再牛,政黨敗選一樣什麼都不是。丘吉爾的保守黨,作為戰時不限任期首相的所在政黨,在二戰期間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抓軍事和外交權利上,內政權利幾乎是保守黨自己全部放棄掉。

    保守黨放棄,工黨自然進入,所以在戰時與民眾結合最緊密的反而是工黨,也因此工黨快速的壯大,到1945年選舉前,工黨已經有260餘萬黨員加800餘萬會員。在英國下院獲得了393張議會席位,導致了丘吉爾下臺。工黨得以組閣,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首相。

    其次就是選舉綱領的失誤。保守黨的競選口號是“選擇國民領袖,幫他完成歷史使命”,死命的打丘吉爾這張牌,並且還準備進行“又一場巨大而恐怖的戰爭”。打仗打的蕭條不堪的英國民眾真的已經厭倦了歷史使命,他們只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

    工黨則理智很多,他們的口號是“讓我們面向未來”,並推出了非常細緻的戰後恢復計劃。後果還用說嗎?

    第三就是丘吉爾的“神助攻”們的策略失誤。保守黨的隊友們唯一拿的出來的手段就是給工黨扣大帽子。不停的噴工黨是“蓋世太保”“極權主義者”,宣稱“工黨上臺是對英華人民榮譽與自由的挑釁”。

    反觀工黨就狡猾很多,他們把保守黨執政期間造成的國家損失全給列了出來,然後不評價。高下立判,保守黨這時選舉失敗已經是必然的。

    面對這個結果,丘吉爾後來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由此可見,丘吉爾還是很在意這次的首相選舉的!

  • 4 # 秋無痕

    1945年丘吉爾是成功當選為議員的,但英華人民不能像美帝一樣直接選他們的總統(首相),英國首相是由“內閣制”產生。1945年7月26日,選舉結果顯示保守黨只有213個議會席位,遠低於工黨的393個席位,保守黨的失敗讓丘吉爾只能當議員,不能當首相。

    所以,弄清楚了“內閣制”+45年大選保守黨失敗的原因,就弄清楚了45年丘吉爾失敗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業管家催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