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瑪西亞啦啦啊好啊
-
2 # 肅哲孝龍
(一)編碼區
自起始密碼至終止密碼的一般DNA序列稱為編碼區。編碼區含有若干段編碼/頃序,是該基因表達為多肽 鏈的部分,稱為外顯子。外顯子是不連續的,其間有不編碼的間隔順序隔開,間隔順序稱為內含子。轉錄後的內含子順序,在初級轉錄物加工時被切掉;因此,結構基因又稱為不連續基因或斷裂基因。如果一個結構基因含有n個內含子,那麼,將含有n+1個外顯子,但內含子的核苷酸的數量可比外顯子多許多倍,也有少數真核生物的結構基因沒有內含子,如組蛋白基因、干擾素基因等。
每個外顯子和內含子的接頭區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即內含子5’端以GT開始,3’端以AG結束,這種結構稱為GT—AG法則。轉錄後,GT、AG在hnRNA上的相應序列是RNA畫按的識別訊號,
(二)側翼序列
側翼序列包括前導區、尾部區、調控區,調控區又包括啟動子、增強子、終止子等:
1、前導區和尾部區 此二區被轉錄並參與成熟mRNA的組成,但不被翻譯,前者位於轉錄起始點和第一外顯子之間,相當於mRNA5’端的非翻譯區(5’UT);後者位於最末外顯子和終止子之間,相當於mRNA3’端非翻譯區(3'UT)。前導區和尾部區轉錄後的相應序列在mRNA中起維持mRNA穩定性的作用。
2、啟動子 啟動子是指能與RNA聚合酶結合的DNA序列,此序列能啟動基因的轉錄,是RNA聚合酶識別轉錄起始部位的訊號,目前已發現3種啟動子序列,均位於轉錄起始點的上游,包括:TATA框(P1),位於轉錄起始點上游19-27bp處;CAAT框(P2)。位於轉錄起始點上游70—80bp處;GC框(P3),有2個複製,位於CAAT框的兩側。
3、增強子 增強子指雖不能啟動基因的轉錄,但有增強轉錄作用的DNA序列.增強子的位置不固定,可以是在轉錄起始點的上游,也可以是下游,甚至可以插在內含子中;增強子通常有組織特異性,可與不同組織的特異性因子結合,從而對基因表達因組織器官的不同而起不同的調節作用。
4、終止子 終止子是尾部區和轉錄終止點間的一段特定序列,具有終止轉錄的功能。其共同結構特徵是:
(1)AATAAA序列:是終止子的起始序列,稱為mRNA裂解訊號,其作用是指導核酸內切酶在訊號下游10—15bp的特定位點上裂解mRNA。
(2)迴文序列:是一段長約7-20個核苷酸對的反向重複順序,也稱為終止訊號,是RNA聚合酶轉錄終止的訊號,位於AATAAA的下游,其對稱軸距轉錄終止點約16-24bp。
(3)A—T對序列:是自迴文序列末端起至轉錄終止點的一段序列,有6-8個A—T對。迴文序列和A—T對經轉錄後可形成髮夾結構及與A互補的一串U,髮夾結構的存在阻礙RNA聚合酶的移動,而A—U之間氫鍵結合較弱,故RNA/DNA雜交部分易於拆開,有利於轉錄物從DNA模板上釋放出來。結構基因基本上由編碼區和非編碼區兩部分組成,非編碼區位於編碼區的上游和下游,故又稱側翼序列。
回覆列表
結構基因是一類編碼蛋白質或RNA的基因.在大腸桿菌乳糖代謝的基因調節系統中有3個連鎖在一起的結構基因。 其包括:編碼序列——外顯子,插入外顯子之間的非編碼區——內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