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中魚翔

    老家寶雞的馮家山水庫修建時我大概五六歲,應該在70年左右。一同修建的還有北乾渠沿線的小水庫。可以灌溉好幾個縣。

    現在有些小水庫好像已經報廢,其他的還在發揮作用。

  • 2 # 舒言6663

    水庫,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縣修的水庫,在中國數第一。大中型兩座,小唐壩就有數十座。農村農民幹勁足,建設社會主義大修水利!

  • 3 # 文化生活HY185

    美好的一天,從清晨開始

    西安市藍田縣湯浴水庫修建於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時代。是當地人肩挑背磨辛苦打造建成的。質量堅固,環境秀美,秦嶺山水源充足,養育了下游的兒女們。隨著祖國的強大,這裡已經是旅遊休閒觀光區。水庫引水資源繼續發庫更大作用。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早上好!

  • 4 # 關注九哥

    我們家鄉在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著名的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長河村。

    江漢平原上縱橫交錯,按乾渠,支渠,灌渠格局分佈,大小排灌水渠總長度10 萬多公里(估計)這些水渠大多都是人民公社時代,勞動人民用肩膀扛出來的。其艱辛成度不能用語言表達。

    至到今天這些水利設施衣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比如說:總乾渠建成後三十多年都再沒有出現嚴重的水澇。為家鄉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此向廣大父老鄉親致敬!

  • 5 # 上進田上草

    我們這裡水庫水塘機井灌溉渠道排水溝渠基本上都是生產隊時期修建的。

    八十年代後期至二十一世紀初的十幾年期間,水庫水塘被人養魚,水庫水塘裡的水不能再用來抗旱澆地,記得九十年代的一年秋季大旱,數千畝黃豆玉米基本上都是顆粒無收。

    分田到戶後,農民為了多種地,所有的灌溉渠道,大部分機井,大部分排水溝渠都被填平種上了莊稼,導致澇不能排,旱不能澆,幾年的光景,又回到了六十年代之前的靠天吃飯的局面。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國家對農村農業的重視,尤其是最近幾年。國家對農村農業加大了投資力度。對原有的水庫水塘排水溝渠進行了修繕,重新修建了很多的機井和灌溉設施,水泥路面進入了田間地頭。農村農業農民又有了新的希望!

  • 6 # 天空那一抹藍雨軒

    湖北巴東境內有一條“絕壁天河”,是剛解放時我們爺爺那輩人俢的,現在還依然發揮著作用。

    我聽爺爺那輩人說,當時俢渠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經常吃炒麵和黃豆麵,從山頂用繩子放人下去,用錘子和鑿子打出來的,很少放炮,怕岩石被大面積炸壞,造成漏水。

  • 7 # 使用者楊風華

    我們這裡的水庫和灌溉渠道,百分之九十是五六七十年代老農民修的,至今還在使用,但也有的在單幹後被人為的廢棄或破壞。

    我們這裡是煙臺昆嵛山後麓,有一個大型水庫,俗叫龍泉水庫,現在不但用於灌溉,還在供城市吃水。這都是當年五六七十年代農民的豐功偉績,很值得懷念!

  • 8 # 真誠精靈DO

    我家鄉的灌溉渠道,一開始是在一九六四年耕地進行改種水稻時修築的。到七十年代開展農業學大寨時,全公社組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會戰,對全公社的溝路渠進行了“三合一”的綜合治理,做到了排灌自如。

    分田單幹後,有的被填平,有的被挖斷,遭到了嚴重破壞,致使一些渠道失去了灌溉功能。

  • 9 # 荷葉村夫

    你們那裡的水庫、灌溉渠道是什麼時候修的?現在還能使用嗎?

    答:我們這裡的水庫,包括人工改河,灌溉渠道、過水涵洞等,一般都是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修的,個別的尾班工程到八十年代初。當時全部使用的是人工,勞動時人山人海,勞動十分辛苦。甚至住在附近農民家,方圓幾十裡的勞動力都調集來了,有時吃飯都在工地。本人親自參與過修水庫,能吃一餐飽飯就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水庫主要用於蓄水灌溉農田,還以灌溉池塘,同時養魚。配套設施就是各種渠道、天橋、涵洞。

    現在,水庫當然仍然蓄水,但一般不用不灌溉農田了。一是現在許多農民都只種一季稻了,那時,雨水一般充沛。硬是遇上乾旱,農民一般是就盡用抽水機抽水。免得疏通渠道費時費工。隨著城鎮化腳步加快,許多較大的水庫新的職能都是給鎮鎮供水,水質比河水好。一般也不養魚了。當然,即使不放魚,水庫一般都與小溪相連,水庫裡仍然有一些魚。水庫的渠道有的坍塌,有的迂塞,一般不能用了。

    回答供參考。

  • 10 # 孤舟5963

    我們這裡水庫都是五六十年代修的。水庫都還使用。有兩座水庫的水引入自來水公司,來方便城市居民用水。邊遠地區的水庫還可以灌既農田。

  • 11 # 正直夢想家kD

    我們縣域內主要有兩個大型水庫,從58年左右開始興建,其中一座在63年大水時受到損壞,後幾經加固改造,都仍在為我縣農業生產發揮著作用,其中一座改造成了發電工程。水渠等灌溉水網,從60年動工,每年有新的工程實現。1973年,被《河北日報》譽為“彩虹橋”的太行渡槽,在林業紅旗渠一一人造天河精神感召下動工。長220米,寬6米,高53米,跨度90米的渡槽,完全靠人力,歷經三年,於1976年建成。因土地分戶,好多渠網,難以維修,近百分之六十的設施毀壞,難以使用。

  • 12 # 老農愛好

    陝西華縣橋峪水庫,是六九年到七三年竣工,以基幹民為基礎,縣委縣武裝部長閨忠賢帶隊指揮實施。我在修水庫中,拉過土,打過炮眼,參加施工一年多。現在橋峪水庫建設得很好,山泉水,水質很好,周圍用鐵網圍著,專人看管,水用於化肥廠,城市居民用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pp研發的設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