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服不行斯基
-
2 # 枕瑞君
現在紅包的樣子,和紅包起源時的樣子已經相差甚遠了。
紅包最初的形式和寓意是: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表示把新的一年的祝福和好運帶給晚輩,並且是在大年三十晚上零點後給。
之所以叫紅包是因為:據傳,明清時候的壓歲錢是用紅繩串起來的。民國以後則將錢用紅紙包裹起來。然後慢慢演變稱現在的樣子。
可以看到,現在的紅包在過年期間都可能給,已經不像起源時候的那樣需要在“大年三十零點後”了。
紅包是一種習俗,說不上是誰發明的。
-
3 # 望哥R
誰發明的,中國老百姓呀!過年應該叫發壓歲錢,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
-
4 # 三農養雞哥哥
傳說有一個妖魔叫夕,每年在過年的這天出來禍害百姓,有一個年勇士要剷除它。"最後把它降伏。人們為了紀念和慶祝這個日子叫過年。百姓用壓歲錢的風俗寓意把妖魔給壓住了
-
5 # 老許76559
這個問題很正常。搶紅包是這個年代新事物。趕在大年三十搶一下紅包是喜慶的表現,也是歡樂的活動。用不顧二字形容吃飯和看春晚未免有些誇張。因為搶紅包不可能老是搶,也不可能搶一次得多長時間,更何況搶紅包也不在乎多和少,只是圖個吉祥,如意,沒有什麼大驚小怪。因此,搶搶紅包,開開心,是很愜意的事情,無須專題詢問。
-
6 # 優雅豆花ao
團聚就應該歡樂,吃飯也應該認真,過年難得一聚,放下這些不該有的習慣。紅包可以搶,但是適可而止,不要讓攀比蒙羞了眼睛和心靈。春晚是晚飯後的節目,那都是茶飯之後的小節目而已。
-
7 # 龍騰虎躍9031
搶紅包適可而之,製造一下熱鬧、團圓的氛圍。但要遵循中華民族的傳統,尊老愛幼。如果只顧搶紅包、玩手機顯得不禮貌,特別是老年人看不慣。看春晚是飯後茶餘之事,隨個人喜好而已!
-
8 # 仙人摸我頂
古代先人唄,網際網路是前幾年的微信開始弄得紅包
-
9 # 林nana222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者叫“大厭勝錢”。這種貨幣不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而是專門鑄造的供佩戴和欣賞的錢幣形狀辟邪物。紅包的由來也是來源於此。
唐朝時,朝廷盛行春季散錢之風。當時的春節是“立春日”,是宮中相互祭拜的日子,民間沒有這種習俗。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許多原本屬於立春的習俗也轉移到了春節。春天散錢的習俗已經演變成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
紅包有兩種。一個是用彩繩做成的龍形紅包,放在床腳。這個記錄可以在《燕京歲時記》找到。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用紅紙把分發給孩子的錢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拜年後當眾給晚輩,也可以在除夕孩子睡著時,由父母悄悄放在孩子的枕頭下!
鄉親們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惡鬼或“年”獸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筆錢賄賂他們,已逢凶化吉。此外,還有一種貨真價實的壓歲錢,是年輕一代送給老人壓歲錢,老人的“年”,即年齡、年歲,壓歲是對老人長壽的期待。有一個關於壓歲錢的故事,流傳很廣。古時候有個叫“祟”的小妖,除夕夜出來用手摸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經常嚇哭,接著頭疼發燒,變成的傻子。所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開著燈坐著不睡覺,這叫“守祟”。
有一對夫妻晚年得子,對他很是寵愛。除夕晚,他們拿出8枚銅幣與孩子玩耍,生怕孩子睡著,“祟”傷害孩子。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用紅紙包著的銅幣放在孩子的枕頭下,夫妻倆不敢睡覺。半夜,一陣陰風吹開了門,吹燈滅了。“祟”一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閃起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給大家講了用紅紙包八枚銅幣嚇走“祟”的故事。之後,大家都學會了,孩子也就很少被祟傷害。
回覆列表
傳統的過年紅包一般叫壓歲錢,是長輩給晚輩,一般給小孩子。
廣東有些地方,有已婚者給未婚者發紅包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