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沉著夢想2v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一1978年6月12日),男,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是創造社的發起成立者。 創造社是五四時期著名的新文學社團,由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鄭伯奇等人發起。 早期強調藝術自身獨立的價值,在藝術上傾向浪漫主義

  • 2 # 風趣孔雀r2

    創造社。

    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

    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

    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

  • 3 # 熱情芒果fD

    1 創造社

    2 郭沫若,文學家、歷史學家,1892年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的九州帝國大學,是新詩奠基人之一,是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3 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是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之作,與郁達夫等人創立上海文學學社“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 4 # 今日頭條是我衣食父母

    創造社。

    創造社(The Creation Society(CT))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創造社的這種藝術傾向,在打破封建文學“文以載道”的舊傳統方面,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郭沫若的詩作、郁達夫的小說,以及創造社其他成員的創作,思想內容上大都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紹和翻譯的歐洲18世紀啟蒙主義、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中表達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個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與民主革命的要求相一致。[1]

  • 5 # chb老兵兵

    郭沫若是創造社的發起成立者之一。

    1921年郭沫若與成仿吾、郁達夫、田漢、張資平等人組織了文學社團創造社。相繼創辦了《創造》季刊、《創造週報》、《創造日》等刊物。創造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文學社團之一,它的文學活動代表著新文學浪漫主義的黎明期。

  • 6 # 實在克里斯琴7E6

    【創造社】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

    郭沫若是共產黨人。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乳名文豹;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劇作家、革命家

  • 7 # 我的桌子比較長

    郭沫若是創造社的發起成立者。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鄭振鐸、郭紹虞、朱希祖、瞿世瑛、蔣百里、孫伏園、耿濟之、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宗旨的文學研究會。

    作為響應,1921年6月上旬,留學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於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創造社是五四時期著名的新文學社團,早期強調藝術自身獨立的價值,在藝術上傾向浪漫主義。

  • 8 # 使用者6093313514180

    郭沫若是創造社的發起成立者。創造社是五四時期著名的新文學社團,由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鄭伯奇等人發起。早期強調藝術自身獨立的價值,在藝術上傾向浪漫主義。

    1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赴日留學的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多次在上海和日本協商,並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第二改盛館的郁達夫寓所中,利用上海泰東圖書局的一些條件,成立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的文學團體——創造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熙皇帝皇子撫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