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etakey
-
2 # 旁邊有個王
我也不知道什麼叫曾經電商上網最常用的百度瀏覽器,對我來說,至少電腦上沒有常用百度瀏覽器這個概念。我裝過一次百度瀏覽器,良心的說,在介面和互動上非常簡潔和QQ瀏覽器非常相似,但大概也是因為太簡潔了,做不了複雜功能,比如外掛、開發需要。很多網站用百度瀏覽器都無法正常執行,而如果換做IE或者谷歌瀏覽器就不錯。當然,這也不能怪百度,畢竟中中國產瀏覽器都是國外的核心。所以,在用了大概一個星期多幾天後就和它說拜拜了。要我說最常用的中中國產瀏覽器,還是非360瀏覽器莫屬,至少在我用WIN系統的時候,360瀏覽器也一直跟著我。當然最喜歡的還是Google Chrome。
-
3 # 碼農聊科技
百度瀏覽器的下架,在我看來它這是不得不斷臂,更談不上說是為了聚焦。
百度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曾經是一度被人很看好、很喜歡的一款產品,使用者量和知名度也都非常的高。但是,後來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產品質量也在一路下滑,這讓華人很寒心。曾經一直被稱之為網際網路的三巨頭“BAT”,其中之一就是百度,可到了現在卻很少人會願意提及百度了,就算提到它,可談論的都是一些負面的東西。
我剛提到說百度的整體產品質量在下滑,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百度搜索、百度網盤還是一些其他產品,用過的人心裡都有數,我就不做具體描述。關於百度瀏覽器,為什麼我會說它這是不得不斷臂呢?原因很簡單,給我的感覺,百度是什麼都想做,比如輸入法、電腦管家、瀏覽器、還有現在的自媒體平臺百度百家等等。但無一是因為自己想要做出好的產品而去做,都是看到別人已經做了、已經獲得好的市場後,想要進來分一杯羹才做的。結果怎樣呢?這幾年已經極少有人還在用百度輸入法、百度電腦管家了吧,包括剛剛下架的百度瀏覽器。不是百度想要下架這些產品,而是市場認可度太低了。不是使用者不願意用百度的這些產品,而是這些產品的質量太差了,僅此而已。面對這樣的局面,百度不去反思,不去改進自己的產品,到最後也只能是“下架”這一結局。
題幹中說的是百度瀏覽器下架,那麼我就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說說這百度瀏覽器好了。作為一名網路工作者,我的電腦上會安裝好幾款瀏覽器,幾年前百度瀏覽器還剛剛問世的時候,其實我也裝過,但是從安裝開始,就感覺特別的不爽,因為他會預設捆綁一些百度其他的產品,使用起來也經常出現異常。所以,百度瀏覽器在我電腦上的時間也僅僅不到一週,從此也在沒用過百度瀏覽器了。
後來也會因為一些原因在選擇瀏覽器的時候,經常會搜到百度,但是看過網友對它的評價後,一次次的感到失望,再後來基本就忽略了百度瀏覽器。
在2019年5月21的時候,百度瀏覽器已透過官網發出通知,百度瀏覽器(PC)部分功能停止服務,如今官網都已經打不開了,看來真的是下線了。
百度是以搜尋引擎起家,後來開始做各種產品,但似乎市場佔有率都不是很好,除了搜尋引擎外,其他產品相比於同類型的產品,都沒有優勢。我更願意看到百度真的能做到聚焦,把自己的每一款產品最佳化好,而不是什麼產品都做,最後做著做著就“死掉”了。畢竟百度的綜合實力很定是有的,使用者基礎也是有的。現在市場上任何一款產品,使用者都有多種選擇,能真正生存下來的,都是在做聚焦,在最佳化產品。因為只有產品足夠出眾了,才會真正讓使用者接受。
回覆列表
瀏覽器是重要的網際網路流量入口,曾是網際網路巨頭必爭的戰略要地,當然阿里為了搶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門票,重資收購了uc瀏覽器,並推出了神馬搜尋。騰訊系在全力扶持qq瀏覽器。當時作為搜尋巨頭,百度最擔心的是這些重要的流量巨頭一旦把持了瀏覽器,強制捆綁自家的搜尋引擎,這樣對百度的打擊是很大的。所以,百度前後收購了hao123,並推出了自己的瀏覽器:百度瀏覽器與簡單瀏覽器,甚至還單獨推出百度app。可惜的是,其他巨頭並沒有把搜尋做好,即便是今天百度被全網罵,但還是佔據著搜尋的入口,這個讓百度的入口危機大大減弱。
所以,當搜尋這個重要的入口沒有替代者的時候,瀏覽器對百度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還有一個是,移動時代,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app,本質上也是瀏覽器的替代選擇,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瀏覽器在移動時代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戰略的重要性降低,且有了可替代的入口,這才是百度放棄瀏覽器背後的底氣所在。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對百度搜索的依賴並沒有降低,同時要素搜尋已經轉向內容搜尋,這也是當下的搜尋行為的一些特徵。
“從這一點,大家也能夠理解為什麼百度要頂住那麼多人的責罵,也要推廣自己家的百家號,因為圍繞內容的需求所發生的搜尋行為已經成為新的搜尋需求。”
“對於百度來說,最為重要的是提升搜尋的競爭門檻。如果出現第二款搜尋品牌,並且能夠成為使用者的第二方案,才是百度最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