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的菠蘿hz

    今天出成績,預料之中,但是還是不忍面對這個事實,今年第一次考綜合,綜合57分,差三分沒過,考試的時候我差點暈倒在考場,注會實在是太難了,今年沒過,明年又要重來一次,真的又得脫一次皮,想想就頭皮發麻。

    算來考注會今年是第九年,專業階段也是熬過來的,成績五年有效,我是考到第八年,我輪迴了三次才上岸,這幾年啥事沒幹,都是跟這個考試槓上了。

    考試有的時候也得講究點運氣,複習的再好,一些黑馬考點都把你考懵了,現在這些出題的專家也是絞盡腦汁不讓那些培訓機構抓題,有的時候出的很偏,老師說最多一個選擇題的,他給你來個出其不意,一個問答題考上,經常看到那些落考的考生出了考場就在那裡長吁短嘆,又白熬了一年,說真的,注會不是年輕人都熬不起,一晃都快十年,我都佩服我自己……

    今天心情很不好,但是又能怎麼辦,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今晚回去就開始翻書,我就不信啃不下塊難啃的骨頭……

    其實我也不知道考了這證就能怎樣,但是它就成了我的一塊心病,不考過怕是治不好,熬吧。

  • 2 # 無盡征程2022

    今天注會出成績,我通過了綜合階段,拿到全科合格證了,總共用時4年,其中專業階段用了3年,綜合階段1年。

    我是非會計專業零基礎在職,不從事會計行業,由於對會計知識感興趣考的注會,我的堅持主要就是興趣,還有對一件事的執著吧。

    2019年報了除審計外的5科,同時還順帶報了中級經濟師(那年還要求一年同時過兩門)和11月考試的軟考中級網路工程師。最終的結果是通過了高階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師、中級經濟師、網路工程師和注會的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兩科

    2020年繼續報了注會剩下的4科,還順帶報了相關的初級會計、中級會計和稅務師全科。最終順利透過初級會計、中級會計、稅務師全科和注會的審計會計稅法三科,財管考了五十多分遺憾未過。

    2021年繼續報了注會專業階段最後一科財管,同時對法律感興趣,也感覺到法律對生活中有用,報名了法考。最後財管考了將近八十分,拿到了注會專業階段合格證,法考客觀題考了222分,主觀題123分,也順利透過,拿到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證。

    2022年備考注會綜合階段和難度較高的勘察設計類證書註冊電氣工程師,其中注電停考了沒考上,注會綜合階段順利透過。

  • 3 # 歲月靜好226688

    我花了5年過的。

    註冊會計師太難考了,我是03年考完最後一門。當時查到成績,心酸的哭了。我們那時候單科合格率不到10%。

    我覺得最難考的是《會計》,那時候這一門要考三個半小時,不停的計算,考完覺得特別累。

    我考了兩次《會計》,第一次59分,第二年重考,真的覺得水平提高了很多,也只考了60分,剛剛及格。

  • 4 # 柒柒故事多

    花了四年,三年過專業,一年過綜合。

    從2018年開始考注會:

    第一年通過了會計,審計,財管三座大山;

    第二年由於工作原因,只考了戰略一科,還順帶考了個CMA證書;

    第三年高分過了稅法和經濟法,裸考一次過了稅務師五科,感覺是人生的高光時刻。

    第四年透過綜合。

    考證不易,感謝曾經付出的那些努力。

  • 5 # 東奧會計線上

    注會考試由於每個人複習程度和基礎都不一樣,所以透過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是好的注會科目搭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註冊會計師考試的通關機率。

    【一】注會各科透過率、難度係數、學習難度介紹

    【二】注會專業階段考試科目簡介

    會計

    會計,萬能搭配者和首選征服者,和其他科目均可搭配報考。為什麼是首選征服者?原因有很多,其一,會計和很多學科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果沒有學過會計,其他科目理解起來會很困難,有些科目的學習甚至需要惡補會計知識,把會計學在前面或者同步學是不錯的選擇;其二,會計屬於側重實務的一門學科,學好會計會對日常的賬務處理、會計工作、審計工作等有一定的幫助;其三,從上文的資料來看,會計屬於考試難度很大的一科,優先拿下會計會給自己帶來信心,也不會在第5年因為最難的會計導致之前已經透過的科目被pass(考生需在連續五年內透過專業階段全部六科,檢視注會成績有效期機制>>>)。所以,初次接觸注會考試的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優先選擇會計+其他學科進行備考。

    那麼,怎麼選擇其他科目?別急,先來看看其他科目的介紹,透過深入瞭解科目特點,再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注會科目搭配方案。

    審計

    審計,對於沒有接觸過審計的人來說,審計介於“文言文”與“現代文”之間,都是看得懂的文字,但連起來讀就好像在讀文言文,不理解其中含義。主要原因就是審計和我們平時生活與工作關聯太少,審計的學習需要結合會計,也需要經濟法中的“公司結構”來幫助理解,審計考點考查很細,有些知識點學過一遍再接觸還是像新的知識點一樣。如果不是相關專業或者接觸過審計的考生,不建議把它放在第一年考,至少要在會計透過之後再報考。

    財務成本管理

    財務成本管理,從考試的角度來看,財管考題不是特別難,難的是計算量大,多數考生做不完題。這就對考生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做題的準確率要高,二是做題的速度要快,也就是又準又快。但要準>快,這是因為歷年都有考生最後一道大題沒有做完,但是也通過了考試,原因就是準確率較高,哪怕最後一道大題沒答完,前面的分數也超過60分。財管不像經濟法的備考模式,財管要求平時就要多做練習題,以題帶點來把握財管中的公式,做題的時間佔據學習的60%以上,透過做題來提高備考效率,總結答題技巧。多做題不是盲目做題,要選好題重複做,尤其是做錯的題,多做幾遍揣摩出題意圖。

    如果大家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動手做題的時間非常少,可以先考慮報考其他科,相對的,如果更偏愛透過做題來學習的考生,財管就可以作為本年度的報考科目。

    稅法

    稅法,考查範圍很大,幾乎教材章章都出題,雖然重點很突出,基本上綜合題會以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為中心,計算題以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和國際稅收為中心,但是小稅種也會出現在計算或者綜合題中,作為後續計算的基礎,如果小稅種計算錯了,後面也會丟分,因此大家一定要全面學習。

    稅法的知識點細碎,全面複習也就對考生的記憶提出了挑戰,而其又不像經濟法單純的記憶,還需要在記憶的基礎上進行理解並會計算,平時學習時要進行大量的計算,並能夠透過題目達到舉一反三,達到重複記憶的目的。所以說,稅法單靠記憶不行,考生如果對計算有一定興趣,能夠對一步步簡單卻又容易出錯的計算,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考試就會有優勢。稅法貼近實際生活,如果是從事相關工作會有很多優勢,但要區分考試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不同,並以考試內容為主。

    經濟法

    經濟法,重點集中,要學會把時間更多的分配在重點章節和重要知識點上,經濟法需要理解和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關鍵法條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對於關鍵的法條能夠理解其含義,能夠判斷對錯,在這個基礎上對法條或法條的關鍵詞進行背記。考試時如果能夠完整的背記下來整段法條是最好的,即使完整法條記憶不準確,能夠透過自己的話把關鍵詞準確答出,也會給分。說白一點,理解就像高中的閱讀理解一樣大多數都沒問題,剩下的就是對法條的記憶,對記憶效率高的考生很友好。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大部分知識點屬於文字性內容,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而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案例題較多,單純的記憶已經不能滿足考試要求,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即能夠對案例題進行分析,總結下來就是記憶與理解分析缺一不可。相對於其他科來說,戰略難度不大,對於記憶力、分析能力較強的考生很友好。

    戰略與財管、審計、經濟法都有部分重合知識點,但不屬於重點內容,與這三科搭配報考更易通關,分開報考影響也不大。如果報考會計、財管和審計這種複習戰線較長的科目,可以選擇類似戰略和經濟法這種適合考前突擊複習的科目。

    總結建議

    ▲ 在較難梯隊中,如果時間和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會計、財管可以首年搭配報考,審計建議在會計透過之後的第二年報考;

    ▲ 在較易梯隊中,任何一科都可以和會計搭配報考;計算能力相對薄弱的考生,稅法和財管不建議同一年報考,因為計算量會很大。

    ▲ 四科以上的報考模式適合學習時間非常充裕或者學習能力非常強的考生選擇,否則不建議一次性報考過多科目,這樣會過度耗時耗力,從而導致每科的學習效果都很一般。

    ▲ 已經過科的考生,只需把已經透過的科目排除,將未透過與未考過的科目搭配起來,分清主次,合理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

  • 6 # 雲走西沙

    孩子他爸連著考了5年,前兩年每年過兩科,還比較順利。剩下的一科連續考了三年,其中兩次分別是59.5 和59.8分,差零點幾分就過了,我總是調侃他,說因為他的字寫的太爛,人家扣的他卷面分,他也總是很認真的表示認同,第5年終於過了,哈哈。

  • 7 # 記住生活的美好Yeah

    非會計專業,但是想考過也曾經報過名,但是沒有真正的複習,最終考試也沒去,我也在想自己為什麼要考,可能以前就是喜歡考證,覺得是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後面發現好累,就不想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蘿蔔出苗了怎麼又細又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