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縮水的人生
-
2 # 回不去的東北
人老了,就要退出兒女的生活,讓你說就多說幾句,不想聽你的話就閉嘴不管他們,自己過自己的生活挺好的,跳跳廣場舞,和同齡人散散步,自己做點喜歡吃的飯,多好。
其實,不是兒女反感你了,是你過多的參與了兒女的生活,而你的生活方式又跟不上現在的年輕人的節奏了,人老了,一旦感覺兒女反感自己了,就要馬上從兒女的生活裡抽離,過好自己的日子,和自己的老伴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兒孫自有兒孫福的他們自己的事讓他們自己決定去好了。
我大學裡的老師,是一個退休返聘的老頭,人特別和藹,我們都挺喜歡他的,下課了和他聊天,聊到他是不是和孩子一起住,他這樣和藹可親的性格,子女一定會喜歡的,在我們這些從農村來的學生的概念裡,父母老了就要和子女一起生活。但是老師說,我們不和他們一起住,給他們買了房子,他們搬出去住,我和老伴一起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用受約束,年紀大了看不慣年輕人的做法,眼不見心不煩,週末了,他們帶孩子過來吃一頓飯,一家其樂融融也沒矛盾,要是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有矛盾了,不好。那時候我就特別羨慕這個老師,活得通透。
其實,不太理解老人為什麼非要和兒女在一起生活,每天吵架看不慣生氣,那樣過日子不難受嗎?所以啊,人老了,自己能走能動的,就不要和孩子住一起,生了多少麻煩。有句話叫,遠香近臭,就是這個道理。
一旦覺察出孩子反感你,就趕快分開住吧。
-
3 # 小李愛寫文
首先你應該放開心態,別亂想!事實可能沒有你想得那麼糟糕。
我不懂老人怎麼想的,身為一個子女,我想從兒女的角度去談談這件事。
不是反感,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和工作導致心煩,所以回家後對自己的父母會“放肆”一些。
拿我來說,我個人認為已經很注意爸媽的感受了,也沒有丁點的反感。但是有時候就是忍不住會表現出自己不耐煩的一面。
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吧,在外人面前態度比較好,回到家裡就是不想聽爸媽嘮叨,對於他們不好的一面,也會直接說出來。
很多時候事後也會後悔,想著下次再對他們好一點。但是嘴裡不會說出來,所以更多的還是溝通問題吧,不要給自己增添過多的負擔。
覺得父母總愛亂想,說了也不聽,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很煩。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可能父母也是怕會影響到我們,所以萬事都小心翼翼的。嘴裡總是說著不行,這樣那樣的,不停地念叨。
當然作為子女也明白老人的想法,不過聽多了真的會很煩。
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情況,就減少一些心理內耗,正常溝通就行。
不用旁敲側擊的去測試子女是不是在意你,只會讓他們覺得很煩,認為你不信任他。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你懷著目的去測試,肯定會適得其反。
我感覺自己的父母有時候就會故意說一些奇怪的話。
比如以後爸媽走不動了,你會不會嫌棄?會不會給一些零花錢?或者故意說以後老了就回老傢什麼的。
還有最多的就是,一點小毛病會一直嘮叨,讓他去看病,他就各種不去,你說孩子能不煩嘛?
反正我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就會不舒服,每次都要跟他們爭論,聽得多了乾脆就不理會了。
所以如果是因為這種情況,讓你覺得孩子反感,就多信任他。要是他真不想養你,也不會等你年紀大了才反感你。
所以呢,身為父母,就算是老了也要多跟孩子溝通。少亂想,少嘮叨,有病就早點去醫院看看,讓孩子少操心。有空幫著孩子做做飯,看看孩子什麼的,這樣一家人自然會融洽很多。
我是小李,一個喜歡寫文章分享身邊故事的九零後,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對朋友們所有幫助!
-
4 # 淇寶媽媽要努力
拿我家的例子說話吧,我媽媽今年65歲,年輕的時候沒有主見沒有脾氣,總是被人欺負,現在老了,非常的固執,我們叫她好好照顧自己,不要種那些地,天天自己身體不好,每天吃藥的,種地幹活的錢,還不夠自己看病的,但是她總是不聽。
每天沒有目標性的忙碌著,總是讓我們各種擔心,各種焦慮,時間久了,心裡就會有種反感,覺得她很不聽話,很不理解兒女的關心和焦慮,我們怕她哪天身體不好,突然和那幾次一樣累倒了,帶她回兒女家住也不來,反正各種問題各種固執。
我們現在孩子小的小,自己還有小家要管,也要想辦法賺錢,真的是沒有辦法了,現在壓力又特別大。
-
5 # 碎夢刀
怎麼說呢,可能現在我們的想法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已經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儘量別去摻和年輕人的事情,多半意見不會統一。還惹大家都不高興。年紀大了要學會閉嘴
-
6 # 梧桐春餘782
兒女長大了!我們做老人儘量尊重他們的意見,不要還把他們當長不大的孩子,什麼事都要管都要依著老人的心思,太叨叨時間長了孩子嫌煩!
-
7 # 美好一六八
薑越老越辣,畫越老越珍貴,人越老越無力,牛越老越不值錢,這是自然規律,也是常態。
人快60進老年,只有閱歷沒有動力,只有嘮叨的嘴巴,沒有實幹本領,再也不能創造財富。在有些兒女眼裡,不但已無利用價值,而且還是個累贅。走不讓路,坐不讓席,人老討人嫌,不是鼻涕就是涎,人老話多,說話哆嗦,思維、步閥都跟不上節奏,子女當然越來越反感了。
該怎麼辦呢,我可以直接告訴你,只要你有退休金,一切都好辦。每月的錢都交給兒女,兒女就尊重你,有病給你醫,讓你享清福,你是聚寶盆搖錢樹,就害怕你倒了。有個笑話講的好,一位兒媳把公公當豬養,讓他吃好喝好,一年養頭豬能值多少錢,養個公公一年的退休金好幾萬當然划算。
沒有退休金就要遠離兒女,互不打擾,互不干涉,不要把所有的積蓄都交給子女,以備不測。快60歲的人說老不老,在外面乾點力所能及的活還可以餬口。在農村還是好勞力,自食其力沒問題。不向兒女訴苦,不向兒女伸手,莫給兒女添麻煩,兒女敬也好反感也罷自便。
兒女的反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的思想進化快,看不慣落後的東西。反感不等於嫌棄,只要上了老紀的人,不倚老賣老,不干涉年輕人的生活,還是受尊敬的。
-
8 # 彭祖股票農家樂
說實在的,我並不嫌棄父母但有時候卻反感他們的有些言行。作為老一輩人應該感知兒女的反感,改變一些令人反感的言行。
一、須知家醜不外揚,不要在外面說兒女的是非,揭兒女的老底。
老人在一起總喜歡謙虛說自己的兒女沒本事,贊別人兒女本事,有意無意降低別人對兒女的評價。
我前幾年建房子,向藉機向銀行借了一筆錢做週轉。別人在母親面前讚歎我本事,但母親卻到處說我欠了一屁股債,還到老都還不清。自己找了幾個相識的人合作做生意都不成,原來別人擔心我欠了很多債擔心合作後會拖欠貨款。知道原因後,“罵”了一頓母親多嘴。
二、不要過多幹涉兒女的工作生活。
有一段日子我睡覺睡到九點才起床,可母親看不過眼,天天敲門叫起來“上班”。其實是自己店裡已正常運轉了,自己想休息放鬆下,但母親不信,天天敲門,搞到心煩至極。
三、不要往家裡搬垃圾。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喜歡撿一些被人丟棄的自己認為有用的“垃圾”回家裡,搞到家裡雜亂不堪。自己用不到,又不讓兒女丟,越積越多。
兒女反感老人,一般都是在這幾方面出問題。
-
9 # 閒人莫默
年歲越大,代溝越深,兒女越來越反感,恰似長者反感年輕人的某些行為。要想不被反感,必須修正自己。1、經濟獨立,不向兒女伸手。
2、不管閒事,兒女的事兒女尊重兒女自己的決定,沒有徵求意見不亂指點。
3、不干涉兒女私生活。特別是兒女夫妻矛盾儘量不干涉。確實想幹涉,適當偏向女婿或兒媳婦。
4、給兒女力所能及的幫助,或是經濟上支助,或是照看小孩,或是打理家務,儘量做幫手而不是累贅。
5、講究衛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
6、尊重兒女生活習慣,千萬別讓後人遷就你。
7、不背後說兒女是非。
8、不讓兒女在外人面前難堪。
9、注意自身言行,別給外人留下口舌使兒女丟面子。
10、儘量跟成家兒女合住。
11、保養好身體,健康是對兒女的最大支援。
12、注意溝通技巧,儘量平等對話,避免居高臨下的口氣。
-
10 # 陳正道
答:快60歲了的發現越老兒女越是反感。我認為要到60歲,歲數還不算大,還有一定的活動能力,還可以做點小生意,或者乾點活,能把兒女們養到這麼大,知道自己的兒女品質,大度了大半輩子,繼續的大度下去,儘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生活儘量的搞得豐富多彩,儘量的能行、能吃、能活動。如到了老了,走不動,什麼都幹不了了,再說唄,一直大度的終點站。兒女是自己養的,也是自己花錢送到學校裡受教育,怪得了誰呀,只能自己大度的承受唄。如果承受不了的話,只能再繼續闖蕩,跌倒在哪兒,想辦法就把自己埋在那兒,讓自己的身體腐爛,為幸運的野草施肥唄。當然好的辦法也有,但我沒想好,等想好了再告訴各位。
-
11 # 匯侃
找到兒女反感的原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平時多和兒女溝通,慢慢地縮小代溝,增加共同語言,儘量和兒女少爭論,最好是不爭論。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作為老人,境界高些,多做事,少管事。多栽花,少栽刺。
大事清醒小事糊,不管閒事少參與。父子有親家安寧,慈孝相伴萬事興。
回覆列表
這就是我們的腳步以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老年人頭腦謹侷限在我們現有的生活當中,可兒女們必須要追上時代的推進。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讓他們感到了拖拉了他們的腦中頻率。我看我們老年人應該少說多做,以一個保姆的身份與兒女相處相伴,時間長了他們會感到內心的愧疚,我們終究是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恩人,他們會慢慢的改變對我們老人的看法,。我們也要拿出他們兒時的包容,愛護,細心。這樣家中的寶也就是你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