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止勿由心

    李白現存詩千餘首,而格律詩加起來有兩百多首。會有李白格律詩很少的這種錯覺,應該是李白的古體和樂府風頭太盛。但要知道的是李白並不是不擅長格律詩,恰恰相反的是,李白的五言律可以進唐人前四家,李杜王孟,七絕可以穩二爭一,另一個是王昌齡,五絕也是前三的水平,至於七律存世實在太少,只有區區十首,但也能進唐“名家”之列。李白沒有所謂的弱項,真要說弱項,只能說相較於他自己來說是弱項,但和其他人比起來,仍然是高峰一樣的存在。自古爭唐人七律第一,有說崔顥黃鶴樓的,有說杜甫登高的,也有說李白鳳凰樓的。由此可見太白在七律方面也不是善茬。

  • 2 # 炎黃家譜

    詩言志,歌詠情。詩又貴在意境,而並非格式,掌握格律,又能巧妙且完美地突破格律之詩者,乃詩仙也。李白豪放自由,不拘理學,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故能大成也!

  • 3 # 岑家澤根藝

    這個應該是李白的思想性格所決定,李白性格開朗自由散漫,思想豪邁奔放放蕩不羈,不拘泥於繁文縟節條條框框,而且又自恃才高八斗似酒如命,要不怎麼會有李白醉酒詩百篇的傳說流傳自今呢!

  • 4 # 都書華

    這個話題只能根據流傳、傳說進行“笑談”、“猜測”!

    猜測:李白情格“豪放”、不拘小節!這便養成了他不受“條條框框限制的浪漫本性”!體現在寫詩上就是:自已“願怎麼寫、就去怎麼寫”!在這點上“古板”、“教條”的杜甫就不如李白!

    二是李白“高傲”、“狂放不羈”!他沒有真正的把“清規戒律”、或者說是“條條框框”放在眼裡!因此寫起詩來“隨意”、寫起詩來“自我”、寫起詩來早已把這個“格”那個“律”的統統的都忘到了腦後!

    三是、也是主要願因:李白嗜酒!李白要不是寫詩出名,人們一定會稱他為酒鬼!喝起酒來、在他酩酊大醉時都可以不理不睬皇帝:“天子呼來不上船”!因此他在“醉”的情況下發揮的最好:浪漫的詩便“層出不窮”!因此他在“醉”的時候更加的不按“規律”行事了!

  • 5 # 泉聲詩韻

    李白有時不嚴遵格律寫詩,似乎與謫仙狂放不羈的秉性有關。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此刻他不願受"平仄對仗"等格律的拘束,出句恣肆曠達,直抒胸臆。

  • 6 # 邀遊太空我信步

    這個問題我認為正確的提法是“李白為什麼幾乎不寫律詩”。

    因為李白寫的七絕和古體詩都是格律詩。

    而律詩幾乎一首沒有。

    律詩相對其他格律詩來講,要求更嚴謹,除了平仄外,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分別要求對仗,所以即興發揮難度較大。

    李白性格放蕩不羈,號稱“斗酒詩百篇”,靈感爆發,脫口而出,即興而作者許是居多,而律詩中間四句對仗相對而言難以隨意而成,所以這應該是主要原因。

  • 7 # 閒人云中仙

    李白寫的是律絕人家就標律絕,不是人家就不標。也不去說哪個對哪個錯,哪個好哪個賴。不像現在的噴子,本來沒人逼你寫律絕,你也寫不出來,但非要把不是律絕的東西標成律絕,有人批評他還不樂意,反噴噴律絕呆板啥的。這就不地道了,既然律絕不好,你還非舔個臉把自己的東西標成律絕幹嘛呢?說你還不樂意。

  • 8 # 楊業光2019

    李白為什麼幾乎不寫格律詩?

    這是誰的定論?不敢苟同。

    用大家都熟悉的《唐詩三百首》說事。《唐詩三百首》收錄李白的詩共33首,粗略統計了一下,其中有歌行體9首,古風10首,剩下的不管是五言還是七言,基本都是嚴格遵守格律的。如《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贈孟浩然》、《送友人》、《聽蜀僧浚彈琴》、《夜泊牛渚懷古》、《玉階怨》、《清平調詞三首》以及五言六句詩共9首,《子夜四時歌》《春思》5首,共計14首,都是嚴格遵守格律的,也就是說有33首中四層多的詩是嚴格遵守格律的。這還是在格律詩詞不成熟的唐朝早起,有這個成就已經很不錯了,應該是很了不起的。當然相比稍後的杜甫來說,李白的詩確實遵守格律的比重太少。就算是這樣,也不能下定義李白幾乎不寫格律詩。其實,李白的很多古風,多數句子都是遵循格律的,只是有時率性而為,給人不遵守格律的感覺,最為大家熟悉的《靜夜思》和《登金陵鳳凰臺》,特別是《登金陵鳳凰臺》,完全是比照崔顥的寫法,前半部不合律後半部完全合律。

    處在盛世的唐朝,不按照規矩寫詩,是會影響仕途,尤其是宋以下,特別是明清時代,格律被嚴重扭曲,被譽為“帶著鐐銬跳舞”。

    如今是華夏盛世,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詩只要是寫時代心聲,有思想,有情懷,文采卓然,就算不是格律詩又如何?會寫格律詩,也不是什麼高大上,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認真學習三個月,格律的基本規律就能輕易駕馭,至於熟悉韻書,多記多背就可以了。至於寫出精彩格律詩詞,還是要下功夫的,所謂厚積薄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還是奉勸有些喜歡寫詩的人,明明不是七律,就別標七律了,免得鬧笑話。——這是另個問題,不展開。

    【七律】秋瑟

    作者/楊業光

    遠浦斜陽鶩寂寥,西風葉落木蕭蕭。

    寒砧搗碎湖心月,晚笛吹殘筆底謠。

    水潤柳眉存映像,花簪雲鬢透飛綃。

    鴛鴦錦被紅燈掛,且待春來逐浪潮。

  • 9 # 李飲新

    李太白一生縱情于山水,從不為世俗觀念所囿,性情豪放灑脫,行為放蕩不羈,酷愛自由,崇尚自然。這在他的詩文中可窺一斑。李太白創作格律詩的情況比較少,因為格律詩縱然詞美意更美,畢竟從內容上和形式上有眾多的限制因素,而且欲表達而沒有完全表達的部分都需要以想象或聯想的方式進行腦補,遠不如洋洋灑灑一通文章來的更為猛烈暢達。況且李太白的神來之筆通常都是在酌酒之後即興發揮出來的,所以他不會刻意去選擇半命題的作文題目,或者八股文似的條條框框去直抒胸臆,因為任何一篇名篇大作及其豐富雋永的詞彙根本難不住下筆如神助,妙語似連珠的李才人,沒有出口即千古文章的那點能耐,這還是號稱詩仙的李白嗎?

  • 10 # 董元奔古典情懷

    李白早期思想狂放不羈,寫詩自然多用形式灑脫的古體,少用看似呆板的近體(律絕)。“賜金放還”後,他認識了以寫近體詩為主的杜甫,儘管他在人生觀上沒怎麼受杜甫影響,但是其後期詩歌在創作上確實有變化,變化之一就是他寫的律絕不僅多起來了,而且很工整,詩歌的思維方式、結構等方面明顯有杜甫的深刻影響。

    這或許是李白自己沒體會到的,其實杜甫也一樣,他最終離開李白後,詩歌中慷慨的成分明顯增多。

  • 11 # 梅竹先生

    首先題主要明白什麼是格律詩,中國第一部詩歌載體就是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小雅,最早的雛形就類似於現在的流行音樂,百姓們傳唱消遣。春秋戰國時期的齊桓公假借尋仇由魯國救出管仲,魯國派人追殺,齊人抬著囚車裡的管仲跑不快眼看被追上,管仲便交給齊人邊唱邊跑齊人不覺累而逃過一劫。據記載第一首七言詩是三國時期曹丕寫的,魏晉前沒有七言詩載體。曹丕的燕歌行其一曰: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多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此時的七言詩還是沒有格律的,詩在唐宋時期達到一個歷史的巔峰,無論是詩的質量、數量和傳唱度都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鼎盛期。隨著時代發展,詩的創作也逐步有了完善體系,比如韻書。中國最早的韻書是三國時期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兩書早已亡佚。詩和詞最早的雛形都是傳唱地,根據音節的抑揚頓挫而起承轉合,詩和詞的格律——是後人根據前人同一曲種的不同作品而總結出來的共同點,一般認為盛唐前的為舊體詩(也稱為古風),盛唐後的為新體詩,李白時期的詩詞還沒有完全界定出來絕句和律詩的概念,加之詩仙的豪邁灑脫不羈的詩風,他的詩詞有些是不能用格律的眼光來審視的。

  • 12 # 多多5545

    那個年代對於格律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唐之前沒有格律一說,所以看之前的古體詩,大多數的經典之作都沒遵守這個規定,也沒有影響成為經典,詩詞這個東西,無需要用格式規定那麼死,格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這個東西有點兒八股的意思,一首詩詞寫得好不好?看內容和意境,而不是看包裝,就好像酒好不好喝在於品質?而不是在於瓶子和外包裝。

  • 13 # 趙建明Zhao

    李白號稱詩仙,謫仙人。詩言志,他寫的詩自由、豪放不羈,不受格律的束縛,在天地間弛騁,寫出了泣鬼神的詩篇。他敢於接受挑戰,敢於做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另闢奚徑,在唐代文人沉迷於詩的時候,他卻開創了新的文學形式,成為了著名的詞作者,引領了時代發展。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居功至偉,樹立了一座豐碑。

  • 14 # 瀟灑明月s1

    可能是天縱之才,豪邁無拘束之名士派頭使然,對仗,平仄。他懂,墨守陳規,師法格律,他做得到就不叫李太白了,李詩仙仙氣十足,浪跡天下名勝,吟詠幹古名篇無數,長歌短嘆,峰迴路轉,氣吞山河,抑揚頓挫,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傲骨諍諍,成就了詩仙名垂幹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人,堪稱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