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年蘭亭

    一個人,一杆槍,幾顆手雷,炸燬敵軍2輛坦克和1輛軍車,把美軍一個師堵截了整整8個小時!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級戰鬥英雄譚秉雲的英勇事蹟。

    在1951年的5月的第五次戰役中,我軍某部班長譚秉雲,帶領戰士駐守在麟蹄至自隱裡的309高地。

    這時,美軍一個師的兵力正在數十輛坦克的帶領下,沿公路殺來。

    譚秉雲在佈置好其他戰士後,自己帶著小戰士毛和,佔據了敵軍必經之路的一處險要之地。在此處的公路兩旁,一邊是一塊巨大的岩石,一邊是一條小河。

    埋伏好後不久,敵人的坦克已經耀武揚威地開過來了。等開在最前面的第一輛坦克走近後,譚秉雲扔出一顆手雷,誰知手雷爆炸後坦克卻沒有絲毫損傷。

    眼見坦克從自己的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開過去了,譚秉雲急得跳起來對著它的屁股又扔出了一顆手雷。只聽一聲巨響過後,坦克趴在地上不動了。

    原來,坦克的後部是它的弱點!

    這時,第二輛坦克又開過來了,譚秉雲趕緊又扔出一顆手雷,而毛和則趁機機靈地繞到坦克後面,朝它的屁股扔出手雷,把這一輛也報銷了。

    後面的坦克一見,以為進入了我方大部隊的埋伏圈,趕緊加大馬力往後退。

    這時,第二輛坦克頂上的蓋子被人從裡面打開了,譚秉雲一看不好,趕緊跳上去,抱著槍對著裡面就是一梭子彈,把坦克兵消滅在裡面了。

    敵人退到遠處,對著陣地就是一陣狂轟濫炸。見我軍陣地已經沒有反擊,於是美軍派人開著一輛吉普車前來坦克前檢視。

    躲在巨石後毫髮無損的譚秉雲瞅準機會,對著吉普車就是一陣猛烈射擊。只見吉普車一頭撞在路邊的石頭上不動了。

    這三輛車就這樣嚴嚴實實地把公路堵死了,而此時夜色降臨,敵人不敢輕易行動。

    8個多小時後,我軍後援部隊已完成部署,譚秉雲三全命帶領戰士們順利撒出陣地。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戰例:

    1951年10月11日,為打通東線門戶文登裡,美軍第2師、韓軍第8師在一百餘輛坦克的帶領下,在飛機、火炮的配合下,沿文登公路向我軍駐守的陣地殺來。

    為對付敵人的坦克,我軍早已在陣地和公路旁挖好了一萬多米長的交通壕和三條寬4米、深3米的反坦克壕,並在陣地前佈置了5個反坦克雷區。

    同時,我軍沿公路設定了3道火力線,分別由76.2毫米加農炮、山炮、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組成。

    戰鬥開始後,戰士們按照事先的部署,照著坦克的薄弱之處打,使得敵軍損失慘重:28輛坦克被擊毀,8輛被擊傷。

    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著名的反坦克戰鬥——文登川之戰。

    在戰爭中,我軍逐漸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付坦克的戰法:

    1、充分利用地形

    就如譚秉雲那樣,在地形險要處埋伏重兵,一旦擊毀敵軍一二輛坦克,就可以堵住整條公路,讓敵人的坦克失去用武之地。

    2、充分利用敵軍視區的死角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駕駛員是有視覺盲區的。坦克也如此,我們要利用其視區、射區的死角,靠近了坦克再從其側方、後面攻擊。

    3、多用夜攻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取勝的法寶之一就是夜戰。這時敵人的飛機、大炮都發揮不了作用,對付坦克也是如此。

    4、陣地佈置要講究配合

    實戰證明,壕溝、雷區是對付坦克的有效手段,同時要合理配置火力,在敵人坦克趴窩時給其致命一擊。

    5、使用合適武器,瞄準薄弱之處攻擊

    履帶、尾部、通風口、側裝甲等處,是坦克的薄弱之處,而其正面的裝甲則很厚,難以攻擊。

    打坦克就要瞄準其薄弱之處,使用火箭筒、地雷、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等武器,近距離進行攻擊。

    6、分割攻擊

    敵軍進攻時,往往是坦克在前面進攻,步兵在後面跟進。對付這種進攻方式,我軍總結出來的經驗之一,就是將敵人的坦克和步兵分割開來,分別進攻,這樣能讓敵軍不能互相配合。

    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正是這些成功經驗,使得我軍在裝備遠遠落後於敵軍的情況下,擊毀、擊傷和繳獲敵人的坦克2251輛,為取得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人,好人和壞人怎麼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