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保小狗

    馬克龍一枝獨秀,喊喊,咋呼咋呼就是了,起不了大作用。美國將繼續割他們,割不醒他們?還是不敢得罪美國老大.受吧。

  • 2 # 張廣葉159

    這個問題很簡單、美國損害了法國以極歐盟的利益了、我早就說過誰抱老美的大腿、誰會死的更快、老美吃肉、湯都不想讓別人喝、這就是老美的真面目、你想呀?法:得是北約的領袖國家、馬克能不反抗嗎~

  • 3 # 曾2968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冇它不可告人的目的?還是俗語講的好呀一個願打另一個願挨什麼事更不可能是無冤無故的供手相讓的?美歐盟們成員囯們都樂意為美效力吃虧的小弟們明的吃了虧而暗地從長遠看歐盟們都還是在佔到贏的?比方說歐州非州中亞一些國家的利益都被歐盟成員國瓜分這就是利益互換。

  • 4 # 遠方回望

    法國從戴高樂執政就明白,一味跟在美國後面跑,多數會跌入美國挖的坑裡。

    所以它儘管屬於美西方集團的一部分,從來都有自己獨立的內政外交。就拿與新中國建交來說,法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並在國際事務中多次給予了支援。

    本次俄烏衝突,法國也是始終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姿態的西方國家,作用不大也改變不了什麼,卻充分顯示了法國類別於其他西方國家的獨立存在。

    美國始終也是抓住法國不放,但是不仁不義,自然受到盟友的質疑。一個"削減通脹法案"硬搶西方企業去美國,招致反對再正常不過了。

    此次法德站出來,聯合發聲,充分表達不滿,聲稱要堅決維護自身利益,即是替自已發聲也是為歐盟國家張目,凸顯對歐盟的領導力影響力,於公於私都會受到難兄難弟的理解和支援。

    做賊心虛,美國為此並未作出正式迴應。一個自私自利到極點的美國,怎麼以理服人當好老大,所以也只好裝聾作啞,任法德發洩一通,也知道絲毫不影響自己的既得利益。

    但是,長此以往,美國帶的這支隊伍會散的,也是在削弱自身霸權,最終會反噬自己。

    感覺世界所有的正義力量都願意看到美國霸權的終結,因為苦美久矣。它們的窩裡鬥,都是樂觀其成的!

  • 5 # 正義者永存

    有勇氣是對的,這也表明美國霸權不得人心,也充分證明做美國的盟友是要命的真言,所以,盟約國離美國越遠越好,為了他們國民不給美國當奴隸,必須與美國作鬥爭,最好解散,走上和平多極發展之路,這樣世界才能安定和諧快速發展。

  • 6 # 頂級圓月3No

    簡單地說,法國的國家利益給了馬克龍的勇氣。這就應了民間一句俗話:屁股決定腦袋。至於美國會不會收拾德、法兩國?從目前看,遠遠未達到公開對抗的局面。

    一`美國的做法嚴重傷害了德`法兩國及整個歐盟國家的利益。最直接的因素是:要求歐盟國家站隊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使其經濟遭受了重創。首先是制裁俄羅斯,不進口或少進口俄羅斯的石油丶天然氣丶糧食丶化肥等重要產品,企圖拖垮俄羅斯的經濟。單就天然氣一項來說,就給這些國家帶來了災難。德國原來以環境保護為由,關仃了煤電,改為天然氣發電。現在主動制裁俄羅斯,大副減少了天然氣進口,不得不又仃止了天然氣發電,造成了電力嚴重短缺的局面。其次是老百姓的天然氣價格飛漲,超出了承受能力,給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困難。歐洲競然發生部分國家的老百姓大量購買中國生產的電熱毯,有的還準備柴火,以準備度過寒冷的冬天。再次是,少數企業經營成本上升,難以為繼,關門或外遷,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失業。許多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活動。

    二丶在歐盟國家遇到困難時,美國藉機發財。按理說,以德丶法為首的歐盟國家,緊跟美國製裁俄羅斯而受了害,美國應該主動幫助其克服困難。但是,事實恰恰相反,反而藉機從這些盟友身上揩油,趁機發財。仍然是以天然氣為例,美國用船將天然氣以超3-4倍的價格賣給歐盟國家。據有關資料報導,一船天然氣,美國就賺一億美元。

    另外,美元又連續多次加息,導致歐元大量貶值,使其貶值了15%,歐元區通貨膨脹高漲,美國又趁機薅了一次歐美國家的羊毛。

    三丶在吃虧之後,德丶法早覺醒了一步。站隊美國,制裁俄羅斯,自己吃了大虧。在事實面前,德國和法國首先開始覺醒。最近,美國又搞了一個降低國內通貨膨脹的辦法,還想將繼續轉嫁危機丶傷害歐盟各國及其它國家。在此情況下,德丶法首先改變主意,牽頭組織歐盟國家出臺了部分反制措施。目的是,給美國提個醒,不能再讓我們繼續受災了,這算是受災後的猛醒。但是,畢竟他們還是美國的盟友,呼叫幾聲而已,遠未達到和美國公開對抗,分庭抗禮撕破臉的程度。充其量,美國做一點小讓步給一點安慰,以平息怨氣,絕對不會用對付俄羅斯的手段去對付德國和法國。預計,美國還會繼續用拉丶打結合的手法來處理與德國丶法國的關係。

  • 7 # 不一樣的理工男視角

    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更何況“民主社會”也的容許別人說話嘛

    不存在收拾不了德法兩國的問題,但收拾也要有度,不能操之過急。真要把德法兩國逼到了對立面,對美國而言一樣也是個麻煩,也要花費力氣來安撫。更何況美國大陸一樣也有反對的聲浪,又怎麼可能讓境外的兩國比大陸的反對勢力更聽話?

    拜登政府簽署的新法令,直接繞開了世貿的諸多限制,讓德法兩國的企業明顯處於了不利地位,也讓德法兩國政府的處境極為尷尬。於情於理,作為政府首腦的馬克龍都只能站出來表態反對,避免被政壇對手甩鍋,繼而威脅到自己的權位。

    公正地說,法國在做美國盟友的過程中,獨立性已經在一步步地喪失,到了今天已經不可能像前輩那樣豎起特立獨行的旗幟了。在美國的鼓動下,翹掉了澳洲的軍火大單,法國不也只能吃下了這個啞巴虧嗎?更何況沒有馬克龍的鼎力協助,通用憑什麼能強行收購阿爾斯通?

    美國作為世界的老大,總得有點老大的派頭。動不動就顛覆別國政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美國完全可以憑藉資本的力量,“兵不血刃”地控制別國的經濟,又何必過於在意些許的抗議聲音?反正裡子已經得到了,就多給人留點面子,還能得到一個寬厚待人的名頭不是更好嗎?

    俄烏衝突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用來檢驗下面的小弟是否能緊緊跟隨住美國的腳步。事實證明德法兩國“經受住了考驗”,做到了跟美國“同心同德”。只要這個大方向沒有走錯,些許的不滿又算個啥?大不了實施時適當給這兩國讓點利就是了,馬克龍的本意不就是這樣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瓶梅》和《水滸傳》中武松誰更貼近真實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