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頑強麻醬h

    我清楚地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年農曆十月一,就是寒衣節。

    我的一個同學,才十歲就因病去世了。經村裡人介紹,就迷婚給了學校旁邊的一個十幾年前死了一個男孩。

    是我同班同學的叔叔,我的同學還穿上白孝衣,站在墳地裡。

    全學校的孩子們都去了,就和結婚娶新娘一樣。有大箱,小箱,桌椅板凳。不過尺寸都是縮小的,都是紅色的。大箱子裡,有被子、褥子,衣服、褲子,鞋子等等要有盡有。小箱子裡都是化妝品,木梳,鏡子等等。

    看了那場面,倒讓人減少了悲傷難過的一面,心裡平靜了不少。

    我們那裡,老人們叫陰婚。

  • 2 # 老夥計610322

    我們這裡80歲以上老人去世才能稱得上為喜喪,即所謂的白喜事。

    喜喪的人家在辦喪事過程中,要僱請一班吹鼓手,來家坐陣演奏嗩吶,而非喜喪的人家只能以淚洗面,在靈堂裡播放哀樂。

    喜喪的,在逝者出殯的頭天還要帶戲班子來家搭臺唱戲,對前來觀看的街坊四鄰們,不但要提供板凳茶水,還要招待花生瓜子和香菸。

    同時在治喪期間,喜喪人家對每位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每人臨走時都要奉送上一對壽碗、一雙壽筷,據說帶回家給孩子們使用,吉祥如意,能長命百歲也…

  • 3 # 老氣橫秋lcz

    所謂的紅、白喜事,喜事是娶媳婦喝喜酒、小孩的滿月酒,或是升學升遷,不一而足。白事只有一樣,就是喪事。本地有一種習俗,叫:喜事偎、白事請。意思是人家結婚,自己主動送禮,並表示願意幫忙跑腿。喪事請,說的是主家要請別人來幫忙料理喪事。

  • 4 # 不欺善不怕惡

    聽說過,以前我們這裡兒子接媳婦或嫁女兒就叫紅喜事。

    七十多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過世了就叫白喜事。

    農村紅白喜事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

  • 5 # 無劍之俠

    “白喜事”雅稱“冥婚”,就是給已故的未婚男子找個已故的未婚女子,把兩人合葬在一起,俗稱“結陰親”。山東河北一些地方也稱“娶幹骨”,下葬過程和正常的喪事一樣,只是一反黑白的主色調,棺材和招魂幡都是紅顏色的。

  • 6 # 魚重同學

    俗話說:“紅白喜事”,紅事稱為喜事的話我們都好理解,那白事明明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又為何被稱為“喜事”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瞭解一下!

    他的朋友惠子前來弔唁,看到莊子這樣一番模樣問道:“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輩子,吃了不少苦不說,又為你生兒育女,最後直至衰老而死,你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怎麼還能又唱又跳的呢?”

    莊子答曰:“她剛死時,我也是痛苦萬分的,不過我仔細一想,人從出生到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只不過是遵循自然規律罷了。雖然她的離去讓我感到傷心,但我也要為她的離去感到高興才對,因為她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狀態。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執行一樣,是天地間的自然法則,如果我一味的哭泣,不是說明我不知曉天道嗎?所以,我就停止了哭泣,轉而為她感到高興”。

    從此以後,民間也就有了“白喜事”一說。後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的壽命也延長了很多,對“白喜事”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常言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辦理“白喜事”的人除了不能小於七十歲外,還必須是福壽雙全,無疾而終的老人才行。既上邊的父母都已經送走了,下邊的兒女也都養大成人成家立業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都已經完成,無災無病自然去世的老人。據說,只有一直行善的人,才能有此因果。像一些因為意外或重大疾病去世的人,即使是滿足了年齡要求也不能稱之為“白喜事”。

  • 7 # 網名文秀

    不是聽說,而是現在就在實踐中,就是九十歲以上至百歲老人去世,現在不請和尚唸經而是請樂隊回來唱歌,演小戲,引來極多觀眾,弔唁者是雙親都已過世發雙百歲碗雙紅毛巾,是單親又就發單的,農曆九月十六我房族九十五歲老人過世就這樣做的。

  • 8 # 一哥於一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喜喪不是亂說的

    有人問及,紅白喜事之中,紅事為喜事,白事怎麼也能稱為喜事呢?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理解,紅事為婚事、壽禮,白事為喪事,而“喜”字是充數的,舊時本稱作“紅白事”的。語出清人楊靜亭《都門雜詠》集,原詩句為:“居家不易是長安,儉約持躬稍自寬;最怕人情紅白事,知單一到便為難。”看來感嘆隨份子這事,自古都是讓人心煩的啊。

    至於喜喪,則是另一回事了。據《清稗類鈔》載:“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這裡說得很明白了,是有喜喪這一說法的,但必須是有條件的,不達到一定條件是不能稱之為“喜喪”或“老喜喪”的。最重要的一點得是個“全人”,具體的條件是:

    1、全福之人,家庭興旺發達,人財兩旺,子孫滿堂,德高望重,流芳餘馨;

    2、全壽之人,“古稀”之年是底線,往上年紀越大、越老,越好;

    3、全終。亦稱“善終”,年老到瓜熟蒂落、無疾而終,表示其一生積德行善、才有此好的結局。

    以上條件,缺一不可,不能因為有錢、有權、有勢、有其他手段就能辦喜喪的,缺德之人是靠錢買不來“喜”的,雖是年高,但德不配位者,別人也不認賬,至於暴斃都就更不行了,

    喜喪的辦理,不僅僅表現在大家不用悲傷地大聲哭泣,在舊時,更表現在它的教化意義上,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死了,才能在家停屍三、五、七天辦喜喪的,至於“九”,恐怕常人是不能用的。

    還有另一種喪事也叫喜喪,即是一些地方為老人辦“三年”祭奠,其實就是除孝的,守孝三年期滿,是一場喜事,而且在一些地區可是大喜事,規模、規格都是很高的。

    當然,還有人說喜喪與莊子所言“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語出《莊子·至樂》)有關,應該是不對的,莊子這句話,或許是個哲學道理吧。

  • 9 # 魯笙笙

    早上睜開眼,懶腰才伸到一半,就聽見樓道里有嘈雜的腳步聲。聲音不大,但是因為夜色還沒有撤去,樓裡安靜得如同真空一般,行人再躡足而行,動靜還是有的。

    我看了下手機,此時正是凌晨五點一刻。

    不知道他們有什麼事情要辦,竟然行動得這麼早,簡直近乎於詭秘。

    感覺應該不是“大白”們光臨了,因為直覺不是,我相信直覺,不是剛剛解封幾天嘛,病毒不會這麼邪門,我們更不會這麼倒黴。

    該不會是有人走親訪友吧?不會的,小孩子都不會幹這樣沒分寸的事兒。

    難道是有人攤事了或者犯事兒了嗎,招來了執法者?也不可能。這是老區,這個單元的人我都認識,除了誠實隱忍的中年人,就是慈眉善目的老年人。都是手裡無權,不貪身外之物的淡定者,都沒有超常發揮的理由啊!

    小偷小摸的人更不是了,哪裡有成群結隊、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道理呢?何況這裡沒什麼好拿的呀!

    紅事不會有。“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該飛的早飛了。

    白事沒可能,樓上樓下的老人們健康著呢!年齡最大的四樓的劉老教授夫妻兩人每天都像歸巢的鳥一樣飛來飛去的,腳步輕鬆得讓年輕人都羨慕。

    劉老教授過去在大學裡是教中國古典文學的,他帶出過很多優秀的研究生。他妻子是我們當地一個小學的語文教師。別看他們都是語文方面的學者,但是他們教學層面不同,個人術業有專攻。但是井水河水都是水,到一起也有也氾濫成災的時候。我記得有一次,他們為了一個字詞的解釋,愣是爭論了半天,其結果還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除此之外,生活中他們從不鬧矛盾。就像彩雲之南,四季如春。日復一日,都是高山流水般的生活狀態。

    我曾經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新區住寬敞明亮、環境優美的電梯房,老教授說,在這裡住習慣了,不想改變習慣。老教師說,在這裡方便,人都熟了,有什麼事情好處理。再就是不想結識太多的人了,沒那個精力。

    老學者的觀念有點“僵化”,他們的思維就是“墨守成規”。

    就連舞步,他們都只跳交誼舞,而且只在他們幾個同行當中。當然,這幾年已經看不到他們的幽幽舞姿了。自從小公園被健身者們的廣場舞佔領,他們就已經把舞步藏起來了。有的時候,幾個老人打幾路沒有音樂的太極拳,後來也收手了,據說是害怕走火入魔,因為廣場舞的音樂聲席捲了公園裡的角角落落,他們的太極拳跟不上那種音樂的節奏。

    他們十分安靜,不像別人那樣邊散步邊交談。也不去人堆裡湊熱鬧,也不主動和別人搭話。

    但是他們並不高傲,並不冷漠。熟人過來打招呼,他們常常很熱情,臉上也是笑意盈盈的,好像遇到了知己的樣子。偶爾遇到不太熟悉的人和他們打招呼,他們的語氣很溫和、謙遜,似乎怕自己不小心說錯了話。但只要聊上一會兒,他們就放鬆了,猶如家人般親切和諧。

    我知道他們有三個子女,兩個在外面的城市生活,一個在這邊的大學裡教書(返聘),年紀也都不小了,因為二老已是耄耋之人。

    他們恩愛了一輩子。鄰居們都覺得他們是人生的標杆,是後人的榜樣。

    他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家的老人”

    ,屬實令人肅然起敬。

    七點鐘,我出門準備去早市買菜,碰見鄰居拉我到一旁,很神秘地告訴我說,“你說奇不奇怪,他們竟然一起走了!”

    誰們?一起去了哪裡?她的話題突兀,令我懵圈。

    “老教授,還有他夫人。”她肯定地說,表情依然很神秘。

    我依然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似懂非懂地追問她:“去了……哪裡?”

    她急了,說我傻瓜。可不是,這麼早,這麼大年齡的人,能去哪?可是,怎麼著也不能“都”走了?

    我就請她進屋裡來,問是怎麼回事。

    她說,半夜裡就聽到樓上有動靜,似乎是老夫人在給誰打電話,聲音聽不太清。後來,外面有人進門了,隱約的有抽泣聲傳出。我就猜出是老教授出事了,應該是歸西了吧,因為好些日子了,老人家看著就沒有精神,很衰弱的樣子,我跟他打招呼,他都是有氣無力的哼一聲,走路顫顫巍巍的。這幾天,老夫人就不讓他下樓了,總是一個人出去走走就回。昨天一天都沒見他們出門,他們家老大一家子都過來陪著了。

    她說,後來自己和老公過去看看——都是老鄰居了,也許有什麼忙要幫。老夫人很精神,主動跟我們介紹了老教授去世的過程,說就像睡覺一樣,給他念著他的著作時,他就睡著了,非常安靜,非常祥和。老夫人說,謝謝你們的好心探望,但是已經後半夜了,這裡也沒有什麼事要拜託你們去辦,那就請回去休息吧!又說自己的孩子也在這裡,就不勞我們費心了。更主要的是,她老夫人懇切地說,自己也想休息一下,畢竟年紀大了,有點累。

    我們只好告辭,留下話說,有需要幫忙的事時,會隨叫隨到的。

    那時時間正是子時未盡,我們回到家裡,一時也睡不著,就刷了一會兒手機。

    忽然聽到敲門聲,有些急促。我們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趕忙開門過去。進屋一看,也傻眼了,剛才還說話的老夫人已經睡過去了。他們家人正圍在一起手忙腳亂呢!

    這一家人都是知識分子,可能沒經過什麼俗間世務,眼看著老太太都沒有氣息了,也不知道給搽搽身體換換衣服,只一味地哭泣和呼喚。

    她說,她帶著老大媳婦做好了這一系列的活計。老太太的身體很軟,面目和善,冥冥之中配合得很好。只是在穿衣服的時候有個小插曲,換了好幾套衣服,好像都很彆扭。最後,在她睡覺的床底下翻出來她年輕時的裝束,才順利地給她穿上了。

    我鄰居說,這事還不算奇怪,奇怪的是,這老兩口一起上路的呢?關鍵都是壽終正寢,無聲無息地和這個世界告別,他們是怎麼約好的呢?最奇怪的是,給老夫人清洗身體和穿衣服的時候,你不管怎麼動她,她的臉始終是偏向老教授那一邊的,怎麼調整都調整不過來。她兒媳婦說,也不能讓老人家歪著脖子走啊!等到衣服都穿好了,一切妥當,我跟她說,你老人家把臉正過來吧,老教授等你呢!

    她當然沒反應,還是那樣歪著脖子。

    後半夜,他們的女兒趕回來了,抱著媽媽哭了一會兒,女兒起身之後,老太太就是正面朝天了。奇怪不?

    她說,這家人神了,讓她很驚悚。

    驚悚倒不至於,但真是神了,如果我的鄰居說的話是真的。

    民間向來有這種說法,叫做紅白喜事,紅事為喜好理解;白事曰喜,是怎麼回事呢?

    白喜事,是指家裡的老人有了高壽,又無病無災無痛苦地正常辭世。這樣的白喜事,又叫喜喪。

    劉老教授夫婦兩人雙宿雙飛,一起離世,則更是給白喜事添了一個充分的佐證。

    他們在世的時候,我景仰他們,他們的愛情婚姻,他們的學識、事業,還有他們淡泊人生的處世態度。如今,我更加景仰他們了,因為,這樣的生命和靈魂太乾淨,太純粹,太與眾不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穎莎技術進步了,主管教練起了很大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