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清茶彥

    有一些書是可以隨時翻閱的,電紙書就做不到了。電紙書適合讀那種你讀過一遍幾年之類不會重讀的書。我看一些經典書還是看紙質書的,放在床頭隨時翻幾頁。電紙書的優點是讀書快,記筆記也方便,我一般如果不方便抄下來就先儲存書籤,等到有紙筆再一起記錄。我自己是紙質書電紙書都看的,覺得這兩樣並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

  • 2 # 電影鏡頭讀名著

    喜歡買紙質書的人才喜歡讀紙質書。不知道這樣說,算不算一個滿意的答案。

    其實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只要有人喜歡讀都不錯了。這兩天傳一個影片,說調查了美華人民的精神生活,人均一年還讀不了四本書。其實大家都一樣,我們也好不到哪去。看到一個數據調查,四月份剛頒佈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題目很醒目說,2016年人均閱讀7.86本書。這個資料相比美國可是高很多啊,正暗自竊喜,往下翻新聞,瞬間心情哇涼哇涼的,大概我們對閱讀的定義不一樣,這種閱讀是把紙質書,電子書,甚至手機,上網閱讀也都統計在內。

    但是如果對這種月底行為進行詳細劃分,有數字化閱讀行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為49週歲以下人群,紙質讀物閱讀仍是五成以上國民傾向的閱讀方式。對於同樣內容的紙質版和電子版圖書,在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中,有51.2%的人更傾向於購買電子版。

    可以看這個資料,我們能夠察覺到,數字化閱讀是49歲以下習慣的閱讀方式,而中老年人習慣紙質書閱讀。所以,重要的是閱讀習慣的養成,老年人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生活在紙質書的世界裡,所以,他們的生活習慣,閱讀習慣都是老式的,讓他們接觸到電子書,他們也覺得電子書適合遊戲,溝通,交際,觀看影視等等,但是並不適合閱讀。相反,年輕的一代人,比如現在的零零後,他們出生後,最早接觸的就是手機,iPad,網路和電腦,所以,這就是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們公共網路和電子媒介審視世界,對他們來說,電子媒介天然具有合法性,是他們生活的方式。當然,現在有很多家長,從小會培養孩子紙質書的閱讀,讓他們儘量少接觸電子裝置,但是,畢竟是少數,大環境如此,現在我來是家庭,還是學校,社會都在使用各種電子裝置,就算你極力培養孩子們接觸紙質書,你也免不了整個文化環境都已經主張借用各種網路授課和學習的便利性,所以,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電子書一定會取代紙質書。

    現在能夠維持紙質書閱讀的,是那些從小養成紙質書閱讀習慣的一代人,或者少數從事文化出版和媒體工作的少數文化人。像我接觸到很多出版界人士,文化界人士,大多數人都有包容的心態,電子書確實便利,紙質書有感情,所以可以兼顧兩者,同時閱讀。我們不排斥新的閱讀媒介,更不會放棄自己的養成多年的閱讀紙質書的習慣。這樣的人,在我身邊有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多年的丈夫,如果晚年想回歸家庭,妻子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