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指的是絕對意義上的外語,除了本華人或本族人外沒有任何人懂這門語言,本華人或本族人也完全不懂任何其它語言。
“學會”,指的是從完全不懂,在不借助任何教材(因為根本沒有)或翻譯接力(因為雙方沒有都會說的第三種語言)的情況下,達到熟練使用的程度。
1. 這個學會的過程很可能涉及到不止一個人,也並非一蹴而就。
2. 可能有多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作為“第一個人”掌握了這種外語。
猜測一:商人
當一個商人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時,他眼前的所有人都是赤裸裸的掙錢機會,即便完全不懂對方的語言,商人也肯定會找到辦法向這些潛在的客戶表達自己的商品有多麼好,為什麼一定要買,以及該付多少錢,最後達成交易。
與客戶建立首次關係後,商人覺得自己還能搗鼓很多商品賣給這些人,持續不斷的在這片新市場上掙錢,於是他決定要學會客戶的語言,以進行更有效的溝通。這個學習的過程對於他來說緩慢而痛苦,但每次想到掙錢,他就能重新燃起無限的學習動力,人類的原始慾望不斷驅動著他。
商人唯一的學習方法,是最原始的沉浸式外語學習法(Immersion language learning)——把自己放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外語環境中,讓環境逼自己去適應新的語言。
但在真正開始沉浸式的學習前,他還需要打下更原始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名詞靠手指,動詞和形容詞靠比劃。
下面以“這是蘋果,它很好吃,我很喜歡”這句話為例,想象一下這個過程。(假設商人和客戶分別是古代英華人和古代華人)
商人拿起蘋果放在客戶面前,手指著蘋果,投去一個略帶疑問的眼神,客戶明白商人是在問這是什麼,於是用中文說“蘋果”,商人也模仿著說“蘋果”,語調上揚確認自己說得對不對,客戶點點頭,再次說“蘋果”,商人也跟著重複了幾次,然後高興的切換到英文,說“apple”,客戶懵了幾秒,然後跟著說出“apple”這個人生中的第一個英文單詞,並重復了幾次。如此這般,兩邊都知道了那個圓圓紅紅的東西在各自的語言裡分別叫“蘋果”,和“apple”。
剩下的形容詞和動詞,與名詞相比,更容易透過比劃來幫助理解,因為不管什麼語言都要表達人類共有的動作和感受。還是以蘋果為例,形容詞“好吃”,和動詞“喜歡”,都可以用動作和表情來比劃,過程比學習“蘋果”這個名詞簡單的多,具體大家自行腦補。
這樣的過程重複N次後,商人終於有了足夠的語言基礎——比如一百個最常用的詞彙,從這時起,他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過程也不再那麼痛苦,接下來他可以開始真正的沉浸式外語學習了。
然而,哪怕是歷史裡無人記載的小事,也往往充滿波折。能遠離家鄉到未知國度做生意的人,多半已經不年輕了,學外語對他們而言絕不是普通的挑戰,再加上只能使用最原始的學習方法,他們很可能在臨死前還沒法達到掌握的程度。於是,商人將自己的半吊子外語傳給子女,繼承家業的年輕人帶著父輩當初沒有的基礎繼續學習,最終“學會”了這門外語。這大概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猜測二:早期航海隊與傳教士
相比於商人,這兩種人群學習外語的動機略有不同:商人是為了掙錢,航海隊和傳教士則是為了征服和傳教(精神征服)。然而即便有此不同,三者的學習動力都同樣強烈,所使用的學習方法也一定都是原始的沉浸式學習法,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其它選擇。
猜測三:走丟的孩子
一個孩子走丟,或者被人遺棄,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被人收養,從而自然而然的學會了當地的語言——雖然機率較小,但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意外”,那這個孩子就極有可能成為這兩個國家或部族中的第一個雙語使用者。原因很簡單,孩子學習語言,比成年人成功率高得多。
面對絕對的外語,孩子和商人,航海隊,以及傳教士一樣,都使用沉浸式學習法,不同的是,後三者是別無選擇,孩子則是自然而然,事半功倍。
如果把陌生的語言環境比作水,那麼沉浸在其中的孩子就像是一塊蓬鬆的海綿,而成年人大概是一塊木頭,都能吸收,但效率相差懸殊。
當然,歷史上經歷過這樣意外的孩子可能有幾千個,其中並不是每個孩子在進入陌生世界時都還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有些孩子甚至可能還沒掌握自己的語言,還可能有些孩子學會了外語後並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但歷史是個大篩子,不管多少人錯過,留下的哪怕只有一個,就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猜測四:跨族婚姻
這是最有趣的一種猜測。
來自兩個地方的一男一女,雖然說著兩種完全無法理解的語言,卻因為種種原因結婚了——可能是一時亂性將錯就錯,也可能是跨越地域的一見鍾情。無論如何,他們結婚並生下了孩子(或者生下了孩子然後結婚)。在之後的人生裡,夫妻二人無法讓當初的衝動和激情持續,最終選擇了分開,孩子有時在媽媽身邊,有時在爸爸身邊,久而久之,孩子掌握了兩邊的語言~ 好了我編不下去了~
歷史很大很大,無論如何,這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我們很幸運,除了極個別的冷門語言外,大部分的外語都已經有成熟的學習資源。我們不需要像歷史上的“第一人”那樣用原始的方法學習外語。沉浸式對我們而言,只是一種輔助,而不是唯一的選擇。
連比帶劃,然後發出聲音。比如說,吃,這個字,手的動作加嘴巴的發音。就是這個吃的發音。然後其他人就記住了,然後流傳開來,所有人都認同這個發音了。
“外語”,指的是絕對意義上的外語,除了本華人或本族人外沒有任何人懂這門語言,本華人或本族人也完全不懂任何其它語言。
“學會”,指的是從完全不懂,在不借助任何教材(因為根本沒有)或翻譯接力(因為雙方沒有都會說的第三種語言)的情況下,達到熟練使用的程度。
1. 這個學會的過程很可能涉及到不止一個人,也並非一蹴而就。
2. 可能有多個人透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同時作為“第一個人”掌握了這種外語。
猜測一:商人
當一個商人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時,他眼前的所有人都是赤裸裸的掙錢機會,即便完全不懂對方的語言,商人也肯定會找到辦法向這些潛在的客戶表達自己的商品有多麼好,為什麼一定要買,以及該付多少錢,最後達成交易。
與客戶建立首次關係後,商人覺得自己還能搗鼓很多商品賣給這些人,持續不斷的在這片新市場上掙錢,於是他決定要學會客戶的語言,以進行更有效的溝通。這個學習的過程對於他來說緩慢而痛苦,但每次想到掙錢,他就能重新燃起無限的學習動力,人類的原始慾望不斷驅動著他。
商人唯一的學習方法,是最原始的沉浸式外語學習法(Immersion language learning)——把自己放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外語環境中,讓環境逼自己去適應新的語言。
但在真正開始沉浸式的學習前,他還需要打下更原始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名詞靠手指,動詞和形容詞靠比劃。
下面以“這是蘋果,它很好吃,我很喜歡”這句話為例,想象一下這個過程。(假設商人和客戶分別是古代英華人和古代華人)
商人拿起蘋果放在客戶面前,手指著蘋果,投去一個略帶疑問的眼神,客戶明白商人是在問這是什麼,於是用中文說“蘋果”,商人也模仿著說“蘋果”,語調上揚確認自己說得對不對,客戶點點頭,再次說“蘋果”,商人也跟著重複了幾次,然後高興的切換到英文,說“apple”,客戶懵了幾秒,然後跟著說出“apple”這個人生中的第一個英文單詞,並重復了幾次。如此這般,兩邊都知道了那個圓圓紅紅的東西在各自的語言裡分別叫“蘋果”,和“apple”。
剩下的形容詞和動詞,與名詞相比,更容易透過比劃來幫助理解,因為不管什麼語言都要表達人類共有的動作和感受。還是以蘋果為例,形容詞“好吃”,和動詞“喜歡”,都可以用動作和表情來比劃,過程比學習“蘋果”這個名詞簡單的多,具體大家自行腦補。
這樣的過程重複N次後,商人終於有了足夠的語言基礎——比如一百個最常用的詞彙,從這時起,他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過程也不再那麼痛苦,接下來他可以開始真正的沉浸式外語學習了。
然而,哪怕是歷史裡無人記載的小事,也往往充滿波折。能遠離家鄉到未知國度做生意的人,多半已經不年輕了,學外語對他們而言絕不是普通的挑戰,再加上只能使用最原始的學習方法,他們很可能在臨死前還沒法達到掌握的程度。於是,商人將自己的半吊子外語傳給子女,繼承家業的年輕人帶著父輩當初沒有的基礎繼續學習,最終“學會”了這門外語。這大概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猜測二:早期航海隊與傳教士
相比於商人,這兩種人群學習外語的動機略有不同:商人是為了掙錢,航海隊和傳教士則是為了征服和傳教(精神征服)。然而即便有此不同,三者的學習動力都同樣強烈,所使用的學習方法也一定都是原始的沉浸式學習法,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其它選擇。
猜測三:走丟的孩子
一個孩子走丟,或者被人遺棄,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被人收養,從而自然而然的學會了當地的語言——雖然機率較小,但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意外”,那這個孩子就極有可能成為這兩個國家或部族中的第一個雙語使用者。原因很簡單,孩子學習語言,比成年人成功率高得多。
面對絕對的外語,孩子和商人,航海隊,以及傳教士一樣,都使用沉浸式學習法,不同的是,後三者是別無選擇,孩子則是自然而然,事半功倍。
如果把陌生的語言環境比作水,那麼沉浸在其中的孩子就像是一塊蓬鬆的海綿,而成年人大概是一塊木頭,都能吸收,但效率相差懸殊。
當然,歷史上經歷過這樣意外的孩子可能有幾千個,其中並不是每個孩子在進入陌生世界時都還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有些孩子甚至可能還沒掌握自己的語言,還可能有些孩子學會了外語後並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但歷史是個大篩子,不管多少人錯過,留下的哪怕只有一個,就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猜測四:跨族婚姻
這是最有趣的一種猜測。
來自兩個地方的一男一女,雖然說著兩種完全無法理解的語言,卻因為種種原因結婚了——可能是一時亂性將錯就錯,也可能是跨越地域的一見鍾情。無論如何,他們結婚並生下了孩子(或者生下了孩子然後結婚)。在之後的人生裡,夫妻二人無法讓當初的衝動和激情持續,最終選擇了分開,孩子有時在媽媽身邊,有時在爸爸身邊,久而久之,孩子掌握了兩邊的語言~ 好了我編不下去了~
歷史很大很大,無論如何,這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我們很幸運,除了極個別的冷門語言外,大部分的外語都已經有成熟的學習資源。我們不需要像歷史上的“第一人”那樣用原始的方法學習外語。沉浸式對我們而言,只是一種輔助,而不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