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嚴眼看天下

    哥薩克是典型的遊牧民族,這個問題也是遊牧民族的共性問題。

    哥薩克是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的遊牧社群,以驍勇善戰著稱。對咱們華人來說,最熟悉的也是當年支撐俄羅斯帝國從彼得大帝到葉卡捷琳娜二世及後續沙皇們不斷向東方擴張的主要力量。

    哥薩克騎兵一直都是聲名狼藉的代表,無論是當年東擴南進中的燒殺擄掠,還是蘇聯十月革命期間作為白軍參戰,鎮壓革命的劊子手,都是累累罪行。但是如果從遊牧民族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點都不奇怪。

    先從中國來說,中國從農耕文明定居以來的夏周時期開始,西部和北方的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衝突和融合,就一直伴隨著中國古代北方邊境歷史的始終,封神榜裡的犬戎,就是典型的西北少數民族,包括當年西周滅商之戰,西周包括他的聯軍,基本都是遊牧民族。

    再後期的如烽火戲諸侯而亡國的周幽王,春秋戰國時率先革新的趙武靈王,後來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西漢的白登之圍,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唐末起義掀起五代十國篇章的朱溫,元朝,清朝等,可以說,中國的古代史,就無法迴避遊牧民族的影響。

    這個問題放眼世界也都是如此,西方東西羅馬帝國的相繼滅亡,都是被來自於日耳曼和北歐的蠻族(相當於我們北方的遊牧民族)打敗,後來蒙古西征帶來的上帝之鞭,北歐與西歐大陸長年累月的戰爭,都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衝突史。

    遊牧與農耕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很長時期內曾相互對立、相互依存。這種衝突和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邊境的生態環境,反過來,生態環境的變遷又導致了文明的變遷。

    戰爭、掠奪、和親、互市等所有的歷史現象似乎在說明一個主題:生存與財富是遊牧國家興起的原因。遊牧民族並不是時時擴張的,真的需要擴張時,遊牧民族一般採取以下方式來確保後勤和戰鬥力。

    首先,騎兵作戰,遊牧民族有許多天然的優勢,他們的作戰技能和生產生活高度重合,騎馬與射箭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像農民文明,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不像現在,十個農民是沒法打過一個訓練有素的機動騎兵的,因此在史書上我們經常見到遊牧民族常常以少勝多,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戰鬥力確實很強。

    哥薩克騎兵擁有上述的優勢,作為一種半牧半軍的準軍事民族和組織,一旦發生戰爭,動員起來,幾乎每個成年男丁都可以成為兵員,所有的老弱婦孺也能做到迅速遷移,根本不會給敵方留下大規模的燒殺擄掠的機會,而這一點是周圍的各個農耕王朝遠遠做不到的。

    當然,歷史上,春秋戰國時的秦朝也曾經做到了型別地步,商鞅變法確保了秦朝將所有資源動員起來,全國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這確實幫助秦朝在七雄爭霸中最終勝出,但是秦統一天下後繼續實行這樣的政策卻招致了二世而亡,可見農耕文明全體動員進入準戰爭狀態是多麼困難和不穩定。

    哥薩克的補給或者說後勤主要靠隨身攜帶的乾糧,隨軍驅趕的牲畜,邊打仗邊放牧,這兩點是也是確保他們能夠從西向東,從北向南遇到大規模抵抗之前長驅直入的法寶,畢竟只要能夠種莊稼的地方也都能長出樹和草來,所以以上兩點才沒有遇到王朝組織大規模軍團正面決戰之前都可以奏效。

    但是如果所到之處的國家真正開始重視他們這股力量了,要派出軍隊來全面應對時,不給他們在農耕區遊牧的機會了,哥薩克就要採取後面兩種方式了,一是掠奪,二可能更殘忍一些,但是一定存在過,吃人。

    因為是入侵其他民族和國家的地方,哥薩克也不存在長期經營的想法,所以打下一處,掠奪一遍,至於掠奪完當地以後剩下的人怎麼活,後面的日子怎麼過就和他們無關了,他們也不操心當地老百姓是否支援等等,本來就是一群強盜,搶完就走。反正騎兵民族來無影去無蹤,只要不被正規軍前面圍困就行。

    至於我說為什麼有吃人的情況,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有介紹的,尤其是五胡亂華時期,其實古代本來就把老百姓的民看的很輕賤,如果不是為了建立王朝,長久統治,是沒人在乎底層的死活的,這也是元朝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描述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至於忠誠,哥薩克一方每次出動的作戰力量並不多,並不是中原王朝那樣動輒上萬人的軍團,他們基本以部落為單位,各自為戰,除了部落的高層坐在一起謀劃了統一的進攻目標以外,基本上並沒有太多的戰略戰術層面的合作。

    簡單的說,就是安排張家部落攻西門,李家部落攻北門,王家部落攻南門,趙家部門攻東門類似這樣的合作,而前面我也說了,出動的時候本來就是前部落共同遊牧而來,可以說哥薩克人安營紮寨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鄉,你的背後就是你的父老鄉親,完成你的任務,打下這座城池,就能給部落分到豐厚的戰力品,你的老人,老婆,孩子都等著分到些什麼好東西,這樣的情況下,你逃跑嗎?

    再說了,剛才我說的情形是需要圍攻大城才採用的,小的城市一兩次衝擊就打下來了,更談不上合作了,重騎兵出現以後,這是哥薩克騎兵的高光時刻,基本可以理解成冷兵器時代的坦克,進可攻,退可守,農耕文明能傷害你的手段不多。

    打仗本來也有一個士氣的問題,已經告訴你放心大膽的上吧,贏了就是各種戰利品,打不贏也沒關係,逃了就行,別人也追不上你,傷害不了你,請問換做是你需要譁變,擔心叛變嗎?

    當然,這一切隨著熱兵器時代戰爭的到來終結了,最後一場類似的重騎兵之戰可以參考清朝和八國聯軍的八里橋之戰,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而一萬人的英法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各國有哪些在當時特別厲害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