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卓農牧

    近年來,在我們養殖過程中,經常遇到雞群由開產階段至高峰階段,突發呼吸道,比例迅速升高,繼而引發氣囊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症狀,按照大腸桿菌進行治療,效果不佳,行業內往往定義為產前細菌病。

    產前疾病不是獨立存在的,常與多種疾病混合感染,或由其他疾病繼發而成,產前疾病本質上是在開產階段多種應激疊加超出了部分雞體的耐受範圍,進而導致雞體體溫升高、呼吸系統受損、生殖系統分泌紊亂,體質下降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較高死淘的疾病。其性質屬於產前細菌病,應歸類為與飼養管理密切相關的條件性疾病。

    產前疾病發生季節在秋冬季、春季上高峰雞群也多發,夏季會有零星發生,但發病比例和嚴重程度明顯低於秋冬季節,此病無水平傳播性,主要集中在開產前,產蛋率上升到40%左右易發病,易反覆。

    一、發病特點

    產前細菌病發生的時間段為140天左右,產蛋率40%左右,主要表現為耗料減少、體溫升高、有輕微的呼吸道、精神萎靡、眼睛無神、倒冠、雜毛。剖檢症狀主要為氣管充血、少量粘液,氣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典型的症狀。

    二、發病原因

    1、雞群體質下降

    雞群在開產期生殖器官迅速發育,骨鈣沉積快,為產蛋期儲備能量和鈣質,肝臟體積增大且合成機能增強,內分泌機能旺盛,隨著大批雞群的開產,有部分雞體能消耗較大,體質下降,抗病能力較差。

    2、應激疊加

    雞群進入開產階段,是從育成到產蛋期的過渡階段,在飼養過程中常常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應激,很容易產生應激疊加現象,如:冷熱應激、免疫應激、加光應激、換料應激、挑雞應激、測白痢應激等。因為開產期間均需要在預產期完成多項工作,為產蛋期做準備,所以應激疊加成為生產管理中難以避免的難題,也是造成雞發病的最大誘因。

    3、“三道”受損

    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外界天氣的變化,尤其是秋冬季節,早晚溫差較大,冷熱空氣交替,通風不當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換料不合理以及通風過大會引發雞群拉稀造成腸粘膜受損,損傷消化道。雞群體能不足,產蛋初期內分泌系統紊亂均會引發生殖道疾病。任何一道的損壞都是引發細菌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4、外源入侵

    養殖業生物安全至關重要,管理不當受外源影響較大,如與外部淘汰車的接觸、與拉商品蛋車接觸、與拉糞車接觸、天空中遷徙的鳥、以及外界進入廠區的物品等都可能攜帶著致病菌,如果消毒和隔離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將病原菌帶給雞群,造成雞群感染。

    三、控制措施

    產前細菌預防的核心是增強雞群體質,做好育成期、產前期體重管理,保持雞群有一個良好體質,其次控制好產前的八大應激,避免應激疊加,再次做好三道保健,避免三道被細菌感染,最後就是落實好場區的生物安全,減少外來物品的帶入。具體內容如下:

    1、增強雞群體質是核心

    雞群體質是否達標體現的三個核心要素:大群體重是否在標準體重正負5%左右、適時加光是否達到體成熟與性成熟同步、產前雞群是否產生均勻有效的抗體。好的雞群這三者缺一不可。它是日常管理綜合指標的體現,如有任何一項不達標,對雞群日後生產效能的發揮與抗病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2、控制應激疊加是關鍵

    開產是雞群生理應激最大的一次,為了減少應激疊加我們要合理制定時間表,錯時做好產前的各項工作。如雞群出現異常時,要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雞群容易造成雙重應激的主要有:

    開產應激:開產應激是雞群自身產生最大的一次生理應激,因此開產期間做好日常的操作管理,以免與開產應激造成應激疊加。對一些影響較大的日常操作,要提前給雞群一個適應的過程、或透過關燈、錯排卵時間等方法降低應激。對於敏感的開產日齡135-145天,產蛋率在40%左右,建議新增一些增強雞群體質的藥物,緩解雞群應激。

    天氣應激:春秋季換季---溫差大:白天溫度高,夜間溫度低,確保雞群在適宜溫度範圍內,適當調整通風級別縮小晝夜溫差,根據溫度變化做好通風調整。

    冬季---冷應激:提前關注天氣預報,在降溫前要提前堵好漏風口、校正小窗、調整好目標溫度、保證舍內最小通風量。對於突發降溫的可短時間內犧牲空氣質量保證溫度平穩過渡。對於氣溫回升後要及時調整好舍內的通風量。

    免疫應激:免疫前要關注天氣變化、保證免疫前後2-3天內天氣無異常變化,如免前有異常天氣的要暫停免疫。為了減少免疫的操作應激在免疫前2天和後3天新增維生素,緩解免疫應激。

    換料應激:為了減少換料與開產應激疊加,根據雞群的生理需求可以將換料提前到110天左右,將產前料劃分為四段,每一段過渡7-10天,保證在敏感的日齡段換料完成。換料期間要進行腸道調理緩解產前的生理拉稀,以免影響雞群體質。

    3、三道保健有方法(腸道、呼吸道、生殖道)

    養雞就是養腸道,日常飼餵中禁止飼餵變質的飼料,根據雞群狀態定期投餵益生菌、酶製劑、多維等來做好腸道保健工作,避免由於拉稀時間長引發腸炎或由於長期拉稀生殖道被汙染感染細菌病。

    預防呼吸道,開產期應時刻關注雞群呼吸道比例及變化趨勢,如比例有增加趨勢,需考慮整體通風量不足或區域性通風有問題,要及時查詢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呼吸道比例已達到2%以上要進行藥物治療,避免激發細菌病。

    4、落實生物安全做保障

    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減少病原傳入。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的進入,日常重點做好場區和舍內的消毒,有進舍的物品要做好消毒。透過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好雞群,最終實現消除病因,保證雞群安全。

    產前細菌病的發生會給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日常管理我們要關注每天的雞群狀態,發現蔫雞要及時進行治療。根據蔫雞的位置、死雞的時間及剖解的症狀判定發病的原因,透過採取合理措施,將損失降到最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六七十歲的女人,喜歡穿花花綠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