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身健康諮詢
-
2 # 一粒谷兒
回憶過往,第一次焦慮的時候可能是我面對學業或者步入社會抉擇的時候。
雖然那時我沒馬上步入社會,但是對未來的焦慮已無形走入了我的內心,學業在繼續,但是焦慮也時而出現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
回憶過往
我有過的焦慮?
什麼時候可以畢業、
什麼時候拿證、
怎樣選擇工作、
工作如何提升、
如何和同事相處、
房價這麼高、
已經30歲了還沒女朋友、
房貸20年怎麼還、
彩禮終於湊夠了、
終於要結婚了,
唉,又要還車貸了、
最近開始失眠了、
終於當爸了
奶粉、尿片、
讀書、寫字、
最近開始脫髮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伴隨著成長而來的責任與壓力,以及對未來深深的迷茫,讓我怎能不焦慮……
焦慮屬於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徵,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患上。但是的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長時間無法擺脫焦慮狀態。具體原因主要有這麼幾個:
1,家庭不富裕,年輕人既需要掙錢為自己積累買房結婚之用,又要支援家庭,特別是父母多病,需要花錢。
2,社會風氣被西方誤導,物質化,奢侈化,懶惰化。自己不做飯,總是花錢吃外賣。衣著打扮一定要西方奢侈名牌。只是自己的收入滿足不了這些“日常”的花俏。
3,飲食嚴重缺營養。主要是缺肉蛋奶的攝入。而大腦神經系統的營養是動物蛋白質和脂肪,所以大腦長期處於缺乏營養的狀態。這種缺營養的狀態只能讓人從事重複性的工作,相對容易的工作。一旦開始從事複雜的工作,比如從技術崗變成管理崗,從個人技術工作到複雜協調的多人專案,大腦缺營養的狀態就會暴露出來,人就會進入焦慮狀態。
4,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幸福,父母離婚。年輕人從小到大根本就沒有感受到家庭父母的愛,再加上當今社會也是嚴重缺乏愛的環境,所以年輕人進入社會後在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後得不到鼓勵和安慰,無法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
5,當代社會已經進入到了工業和資訊社會。它與農業社會的區別是大腦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時間。農業社會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業社會出現了夜班工作。但是仍然可以安排休息。資訊社會則是無規則的全球化的工作。所以人的大腦休息的時間大大減少,極易患上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徵。
6,最關鍵的一點是當代年輕人缺乏愛情,無法產生愛。愛是減輕大腦疲憊的最有效方法。可是當代社會被西方誤導。年輕人只追求生理慾望的滿足,而不願意追求愛情。因為愛情需要透過犧牲部分慾望換來昇華自己,從庸俗蛻變成高尚。
實際上患上大腦疲憊與營養缺乏綜合徵後完全可以改變,而且是逆水行舟,必須要改變。否則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從焦慮發展成抑鬱,躁狂,雙相,高血壓,心臟病,甚至癌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