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坦蕩的遠山df
-
2 # 奢萬
現在的結婚與古時的結婚,實質上是兩個概念。
古代結婚,其實是兩個家族聯姻,女方從女方家族轉而加入男方家族,故而有家譜記媳不記女之說。所以,彩禮有男方家族向女方家族贖買的意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紛紛縮小了規模,呈原子化趨勢,現代結婚,是男女分別脫離原生家庭,組建一個新的社會單元,這時候,提彩禮就很扯了,誰是付賬方?誰又是貸出方?不合理嘛。
-
3 # 淡雨的雲
習俗,是習慣的風俗。
精神常是很少人注重的,三從四德是精神層面了。它縛住了人的自由
既是倡導自由戀愛,彩禮當示為陋習
當去除才是。我村一女孩
要了十餘萬的彩禮。一手交錢,一手放人
過門不到一週,男方便帶著出外打工了
因為彩禮是借的,一年期限,借錢給男方那人家一年後要建房。
說到彩禮。多是男家愁斷腸,女家樂洋洋
在彩彩的禮前,真愛是無力的
-
4 # 樂觀的大馬哈
首先您得知道什麼叫“三從四德”,
三從:
在家從父、無父從長兄
出嫁從夫
但這裡還有一條叫做“無夫從長子”,由此可見婦女沒有一點兒權力。
四德:
婦容、婦顏、婦工、婦德
過去把夫家送彩禮叫“過聘”,女家回禮叫“嫁妝”這是約定俗成。
所以從字面上看“三從四德”是給婦女立的“規矩”,這個“規矩”亙古不破,包括裹小腳。
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首先打破了所謂的老規矩,提倡男女平等,並在北京興辦女子學堂。新中國成立後又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使婦女得到徹底翻身。
翻回頭來,所謂彩禮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它和“三從四德”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說彩禮是風俗,“三從四德”是封建禮教。
-
5 # 一哥出江湖
彩禮是借婚收穫一筆可觀財產,即便女方帶回婆家也是個人婚前財產。而三從四德是教會女人的怎樣做媳婦,社會發展了女人解放了誰尊從三從四德。
前者是斂財後者是做人,這年頭有錢是王道誰還在乎怎麼做人!
-
6 # 想當公務員
我先宣告我是男的,因為三從四德本來就是封建思想,對女性的一種壓迫,我們今天不是一樣看不慣伊朗婦女,阿富汗婦女矇頭蓋臉?毛主席就提出解放婦女,反對三從四德。至於說彩禮,本來確實是傳統習俗,但是不知道啥時候慢慢演變成了陋習。我的印象中是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
-
7 # 了緣520
拿不出彩禮的人,認為彩禮是習俗。如今女人一般在家中掌權,因此三從四德就成了封建。現實生活中:在家父從女,出嫁夫從妻,夫死子從母。
-
8 # 神仙本是人做
對女性願意的東西就算壞的都是對的,對女性不願意的東西就算對的都是壞的,假設某普通百姓家漂亮女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男明星強暴啦,就算女生在生理期被強暴的,後來知道是明星強暴的也覺很幸福很榮幸的。再如某女生在婚內老公作愛女生不開心都能告老公強暴她,這就是有關女生女人評判好壞的差度。三從四德對社會無疑就是對的,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更是孔孟之道理論的道德規範,可違背了現在女性的利益啦,當然就是封建思想啦。彩禮也是一個道理啊。都是近些年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的原因啊。
-
9 # 蹉跎浪子270153
謝邀,我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誠然,是習俗,但不能因為過多的父母輩干涉而飄移了青年人的戀愛觀。雙方的戀愛平等而不是偏向一方的壓力。社會上提倡的是"信",奠定感情基礎不是大筆的錢財,而是一個信字。錢財和信物相比就可去了一個大壓力,高額的財物不是每個人能辦到,而信物隨意可取。至於三從四德,一直是封建的枷鎖,如果與彩禮並存的話,恕我直言,可能會成為婚後"報復"的工具。淺談,不對之處,敬請朋友們指正。
-
10 # 國學禮儀傳承楊侃
彩禮是禮儀,不是習俗。禮儀是官方倡導和推介的,也是統一規範的。習俗是特定地區或特定人群形成的習慣性人際關係行為,各地有差異,有的差異很大。
禮儀規範文字《儀禮》《朱子家禮》等中都有關於“婚禮”的專門設定。婚禮的第一道程式叫“納采”,就是彩禮。彩禮有多少可以商議,但必須有。不給是不講禮,不要也是不講禮。
三從四德是對禮儀的遵從和遵守,是中國特定的農耕文明形態下形成的特定的社會規制,與封建無關,現在仍然還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女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是男女家庭分工差異造成的,不是男女平等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
11 # 王桂蘭
其實,彩禮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它是聯姻的象徵,一收到彩禮,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東西,也表示這門婚姻已經確定,如無其他變故,兩人終身大事基本定型。
自古及今,在普通老百姓中,很多父母在乎的是子女的幸福,彩禮多少,並不強求,根據男方的經濟狀況。
先父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兩個孩子在河邊玩耍時,男孩撿了一塊非常好看的石子,問女孩喜歡嗎,女孩說喜歡,男孩就送給女孩,女孩視為瑰寶。等兩人長到婚嫁年齡,男孩因為家裡很窮,早忘記了童年的往事。
有一天女孩的家長找上門,提及兩人童年的事,並說到了婚嫁年齡了,要男方迎娶女兒。可男方窮得揭不開鍋,女方家長就偷偷地送來錢糧(怕別人知道倒貼而取笑),為兩個孩子舉行婚禮,婚後領著女婿,給女婿教會生意經,女婿成為一個大商人,對岳父一家感激涕零,視岳父母為親生父母一般,對妻子疼愛有加,成為當地佳話。
而三從四德看你怎樣理解,從女人需要保護這一點出發,女孩未出嫁前,需要父母保護,就必須聽從父母親的合理安排;出嫁後,就一心扶持丈夫,使家庭幸福。如果丈夫先自己而去,那就依靠子女生存。
但有人理解錯了,以為女人是附屬品,自己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這種思想不用說是封建,他們把女人當商品處置,當奴隸而歧視、打罵、奴役,這樣的做法,誰見誰反感。
至於四德,也一樣,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結論。自古及今,女德、女容、女工、女言,對家庭和社會,都有很大的影響,不得不重視,並非封建殘餘。自由是有空間,出格人人反感。
回覆列表
彩禮是中國幾千年流傳於世的文化習俗,也就是說,彩禮在古代早已有之,古時候就有下聘禮一說,當然也是視家庭情況而定。
古代無論是貴族、官宦家庭,還是農民,彩禮必不可少,當然視家庭情況而定,因為兩人婚娶要經過父母同意,可以說,彩禮是兩人婚姻的必不可少的樞紐。到現在只要在合理的情況下,也一直被我們所接受。
我們也聽過“女子無才便是德。”古代女子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不需要過高的文化水平,而三從四德就是在女子出嫁之後必須嚴格聽從男人的話語,即男人的話就是號令,女子沒有話語權。可以說女子成為了男子的附庸,沒有自主性。
雖然有“夫為妻綱”,可是我們更應該知道“巾幗不讓鬚眉”。
三從四德對女子束縛太多,是傳統文化的糟粕,必須去除。現如今,教育普及程度與日俱增,女性受教育程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對傳統文化也要辯證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