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烏蒙子弟孫志成
-
2 # 中林之木
題目中的偽題先批一下,乃是故意引人入坑,產生錯覺判斷。首先什麼是量與質,武器精良也可當量,鬥爭方式也可是質,主要看那方面的量與質,題非總體而言。遠隔重洋到人家國家,質上就受損,人氣上不如當地人,以武器上的質與量還制服人家,現代戰事上也不允。人是活的,物是死的,還有地理環境的利用,遊擊方法的應用脅,以及人多勢眾大反攻,給敵大兵壓境式心理威脅。(像中國韓信式阻敵;乃是預謀好了的,秦軍幾萬人一旁觀望,尚有擔心和後怕)。三次戰爭都是人民戰爭,反侵略戰爭,其勝利都是高質量的。人民心理因素決定一切,這也是戰鬥質量之一,儘量敵人武器裝備好,只能逞兇一時,終歸失敗。
-
3 # 梨城雅士
還有土地革命 解放戰爭.抗美援朝,
我軍海戰都曾以優勢兵力而勝利!
為戰勝強大的武裝到牙齒的敵人,
堅決捍衛了祖國和中華民族利益!
-
4 # 小瘋瘋34
但是你這仨例子實在差著點事,抗戰和越戰本質上是以人民戰爭的方式拖住敵人前進的步伐,使敵人舉步維艱的同時消耗敵人。你所有人都是戰爭的一部分,就別說“數量”了唄。
你用“蘇德戰爭”,那就是單論蘇聯戰場。數量戰勝質量?蘇聯戰場前期那慘烈的戰況,中期的劇烈消耗,還有後期的裝甲反推……無一不在說明“優勢裝備與意志”比人數遠遠重要?那是真真正正的質量戰勝數量!
-
5 # 隨山刊木
這個命題就是錯的
蘇德、越戰、抗戰勝利有很多因素,戰場本身因素並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都到1944年底了,日本還發動豫湘桂戰役,把中國大陸打了個對穿,1945年8月日軍投降的前幾天,日本還新佔了幾座縣城。
僅從戰爭軍事角度分析
這幾場也不是靠數量打贏的
而是蘇、中、越靠自己的法寶
軍隊政工體系、政委體系
讓統帥部的意圖不折不扣的在各級指戰員身上得到貫徹
所有軍人知道為何而戰
透過高度的軍隊組織度彌補火力的差距
達到消耗敵人,讓敵人最終因承受不起消耗而失敗的戰略。
蘇聯本身也是工業國,但面對更強的德國,只能幾十萬幾百萬軍隊往上推。那時的中國和越南還是農業國,某種程度上講,是純靠人命去填,但填的都是高度組織化、隨時準備為勝利獻身的精英戰士。
在武器裝備、軍事理念有代差的時候,數量從來就戰勝不了質量。
舉個明顯的例子
西班牙征服者在美洲,向來是幾十、幾百打成千上萬,滅國屠城毫無懸念。
再舉個例子,鴉片戰爭,整個大清幾十萬軍隊,對工業革命後的幾千英國遠征軍束手無策。
當武器裝備、軍事理念沒有代差,在軍隊組織度、軍事技能熟練度有明顯差距的時候,數量很難戰勝得了質量。
舉兩個明顯例子,一個亞歷山大靠馬其頓方陣的幾萬老兵打波斯幾十萬,一直殺到印度。凱撒在阿萊西亞靠幾萬軍團老兵,建內外兩層包圍圈,反殺幾十萬戰鬥力爆棚的蠻族。
再幾個晚明的例子,武器裝備基本沒差別,就看軍隊本身組織度。
李自成的農民軍不管號稱多少萬,但每次明真正抽調邊軍主力去打的時候,總是能打垮。
而明邊軍主力在與滿清的八旗在歷次會戰中,雖然一開始還能打的有來有回,但耗下來便容易被找到弱點,被八旗擊潰。
所以,數量絕大部分時候打不過質量,在有質量代差的時候,數量絕對勝利不了。數量只有被組織起來了,形成一種新的“質量”才能抵消一部分質量。
本質上講,是“質量”打敗質量。
-
6 # 檢子
你指的是著名人海戰術,其實人海戰術是最基本上戰爭條件。
一進攻方人數必須得超過防禦方三倍以上的條件才可以發達進攻。
這就是毛主席的《持久戰》中日本必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鬼子人太少啦。
二戰爭最重要的戰術就是包圍,這樣可以全面徹底的消滅對方,人數不夠是不行的,二戰時期,蘇聯包圍納粹德國的人超過六倍,也就是一個德國蒼蠅蚊子也跑不了,密不透風。
三還有1950年5月15日開始密密入朝的抗美援朝戰爭,兩個數字,一個是我軍168萬,還有一個240萬部隊,按3:1計算,當時聯合國部隊80萬左右。只要勝利不必管人的多少。
戰爭不是拳擊賽的一對一的單挑
回覆列表
很多平臺都被這種想帶節奏的有坑的問題攻擊過。
根本就不存在數量戰勝質量的戰爭!戰爭本來就是政治的延續,決定戰爭最終勝負的因素往往是綜合實力。
多勝少,強勝弱,智慧勝愚笨,不外乎這些形式。提問者是演義小說看多了!
蘇德戰爭中看似蘇軍是數量佔上風,其實是隨著蘇聯戰爭潛力的激發,質量上也完勝德國。
說到越戰,被越南趕走的美法在區域性戰役中哪次綜合實力不強於越軍?但有中國做為堅強後盾,付出與收益永不對等,他們還有打下去的必要麼?對越自衛反擊說數量戰勝質量更扯,那根本是一種碾壓,一種綜合國力的碾壓。退一步講,越方全民皆兵,你們說是中國士兵多還是越南人多?
按兵棋推演規則,將參與戰爭的各種因素都換成可計量的單位,抗日戰爭中中國軍人哪次不是在絕對弱勢下堅持?抗戰勝利恰好也同蘇聯戰勝德國一樣
總有一些人拔高美蘇在抗戰中的功勞。不可否認美蘇加快了勝利的步伐,但云南在這之前已將日寇趕出國門也是事實,華北已進入戰略反攻也是事實,日本在中國大地上的戰爭收益小於付出也是事實!
有網友被一些人誤導,總認為抗美援朝打贏靠的是人海戰術,是數量戰勝質量,這更完全是因為缺乏軍事常識。三三制是我軍戰士衝鋒的特點,人海戰術豈不是讓戰士們主動放棄自己擅長的戰術動作?50軍是公認的陸戰最強防禦部隊,戰爭後期一直守在美軍可能登陸的地帶,人海戰術志願軍豈不是得把守北韓海岸線的隊伍全壓向三八線還得乘以三?
最後得說一下,很多人得慶幸毛主席,劉少奇主席等一些共和國的領導者沒喝過洋墨水,是完全依賴於中華傳統文化成長起來的偉人與智者。在他們的領導下宣傳機構的確迴避了一些話題,但並不是小雞肚腸,恰恰是為了給一些人留點顏面,可惜有些人理解不了這份中華文明特有的善意,總喜歡自以為是的挖掘。挖吧,不管你們是美粉還是果粉,希望你們挖深些,挖全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