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隱士夢言

    恐怕是教學方式太死板了吧?

    說說我自己的實際經歷吧。上高中的時候,我是個產生了嚴重厭學心態的學渣,數理化英一塌糊塗,唯一還勉強能拿得出手的,就剩寫作文這一項技能了。

    有一次,一個作文的題目是:根據案例來寫一篇議論文。案例故事是:水在水壩裡,但水想衝破水壩的束縛,於是大水沖垮了水壩,之後水散落在荒地上,水也被太陽曬乾了。由此論證,凡事都有規則有界限,一旦衝破了界限,破壞了規則,那麼最終的苦果要由自己來承受。

    在寫這篇作文的時候,全班四十名同學,基本都是同一個套路,先敘述案例故事內容,然後提出論點,然後再用一些其他論據來論證論點。

    唯獨我沒按這個套路來,我單獨用了“小狗乍行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的對聯來作為作文的起始,從反向來提出論點,之後將出題中,大水沖垮水壩的故事案例,當做是論證論點的主要論據之一來寫作。

    交卷之後,老師對我的創意寫法大加讚賞,公開朗讀我的作文。

    藉此,我想說的就是,由於我們的教學方式是針對於全體學生的,比較缺乏個體差異的針對性,於是很容易造成學生群體,所學知識成為模式化的情況。

    學生不是沒有作文思路的創意,但在某種模式化教學、標準化評分標準的模式下,很容易造成學生下意識去遵循模式化的表現,不敢也不願意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為發揮創意,代表違背了固有模式,也就需要承擔低分的風險了。

    因此,對於學生寫作的教學,還是應該進一步明確評分規則,明確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創意的規則和界限,就像水壩的最大承載量一樣,要讓水有足夠自由的空間,還不至於衝破水壩,才是最理想的結果!

  • 2 # 曾是天上星

    作文的提升絕非一朝一夕跬步之行即能至焉,須經年累月長途跋涉方可感悟寫作的別有洞天。

    有時候,我不斷髮現,越到後來,學生越不會寫作文。從兒時的看圖說話、日記隨感起,那時的學生有話可說,表達充沛,看見什麼說什麼,甚至沒有什麼也能盡情發揮想象,讓你感受他們馳騁思維的寬廣,雖無過多立意、語言、結構的精心籌劃,但孩子的寫作慾望和內在驅動,是一種不加雕琢、渾然天成的真情顯露。

    記得我讀小學一年級時,語文老師讓大家準備一本厚練習本,當時叫“硬麵抄”,說要隨時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吃過的、玩過的內容記下來。依然記得,老師的這次寫作啟蒙提示,讓我有了更多記錄的習慣。學校的一次春遊,山間的一次勞動,甚至老師的一次批評,都會灑落在那本自由抒情的厚本里。沒有任何寫作要求,沒有任何思想捆綁,就是完全放飛心靈,看之即記,有之即寫,頓有逸興遄飛之感。

    這樣的放誕任性隨寫,其實就是寫作前期的應有儲備,也就是卡夫卡所言寫作中的全然敞開,當內容厚積夯實時,表達在潛移默化中不斷薄發升格。這固然是寫作的一種自然美好狀態,但要想讓這些文字真正成為美文佳篇,還需一定的寫作“招術”和“路數”。

    初中時,命題或半命題式的作文,給學生的寫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經常會讓學生敘寫成長經歷、分享生活感悟或抒發內心情感,這時的學生基本按照小學延續的寫作思路,大多會選擇記敘文體,但眾多學生在記敘過程中,情節單一,思路狹窄,無話可說,即使成文也是強拼硬湊,甚或無病呻吟,這是一種缺乏生活體驗和感悟思考的體現。直至高中,學生的文體由考場作文的任務驅動要求,逐漸轉向議論文體,我們很少再能看到催人淚顏、滿目清新的記敘文或散文了。此時學生的主要症狀還是“不知寫什麼”“不知如何寫”,其實這也是多年來困擾不同學齡階段學生的最大問題。

    學生作文成長的痕跡,從開始的暢談隨寫,到寫作要求下的文體、文風改變,誠然,善讀必為其最紮實根基,但閱讀伴隨學生的時光日漸弱淡。其實很多學生在小學和初中始還比較喜歡讀書,到了初三,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興趣頓減;進入高中,讀書更為功利,迫於“刷題”的需要,教師和家長不再讓學生讀和考試無關的的書籍了。溫儒敏教授曾說過,年級越高,讀書越糟。確實如此,這也是很多學生的作文多年來一直沒有改進的原因,很多高三學生的作文還停留在初中寫作水平層次。

    閱讀確為寫作之根本,但有的學生擁有了閱讀經驗並不代表有好文,隨著考場作文要求的不斷更迭,一定的寫作技法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語文教師的嘴邊掛著一句話,“作文不是教出來的”,這是對中小學實施寫作教學必要性的否定,讓多年的學生寫作指導在語文課程和教學中逐漸缺失了。這種“寫作不可教”論是對寫作過程中寫作技巧的淡化,思維指導的忽視,不少教師、家長,包括學生自己,都認為寫作耗時過長,效果不經濟,做法不明智,與其溺於作文之泥淖如此之長時,不如騰時於數理化題潭裡,讓分數來得迅猛,來得實效。

    著名教育家張志公說過,在作文這件事情上,教師萬萬不能做“難服侍的婆婆”,也不能老做“醫生”,而是要做“園丁”;他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時施肥澆水,幫助幼苗迅速地發育成長。其實我們的教師就應該適時“施肥澆水”,傳授作文思維方法,讓學生在寫作迷惘之時豁然開朗,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帶來的進步和快樂,由被動寫作變成一種“需要”,變成一種“渴望”,這樣才會讓學生真正愛上作文課,愛上寫作。

  • 3 # 如歌行板

    按題目的意思,學生的寫作水平每況愈下,其原因不是出在學生身上,而是出在你的身上。我也教書快二十年,我每屆學生的寫水平,與你所說的情況剛好相反。

    剛畢業那會,我被分配到一個遙遠的小山村任教。那裡的學生說苗話,語文基礎差得離譜。別說要寫篇三、四百字的文章,就是要他們造個簡單的句子,他們也造不通順。

    面對他們如此糟糕的學習狀況,一開始我真的很無能為力。但又不能放棄他們。我想了很多的辦法去幫助他們,讓他們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但不管我怎樣努力,他們提高的速度還是太慢。

    一天,我突然想起,他們的寫作水平如此之差,應該是和他們的學習環境有關。他們生活在苗區,平常的交流都是用苗語。而寫作文是要用漢語。學生們在把苗語翻譯成漢語時,中間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翻譯出來的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其實說到底,苗族學生的寫作水平低,其關鍵問題就出在語感太差。所以要想提高苗族學生的寫作水平,第一步就是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語感。

    記得當時,我為了培養班上學生的語感,規定他們在校園時,不準用苗語交流,所有的對話與表達,都只能用漢語。

    不久校長也下達命令,全校所有學生無論課上課下,一律說普通話,違者罰寫作文一篇。

    這招還真有用,一年後,全校中高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當然,我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採用的辦法很多,如多背、多寫。我規定我的學生,每天必讀一篇優秀的中學生習作例文,每兩天必背一首唐詩;每天寫一篇日記,每週寫兩篇作文。

    這樣的要求從三年級開始,直到他們從我班上畢業。

    當然,學生們完成的日記和作文,我每篇都認真地改,細心地給他們提修改意見,然後要他們根據我提的修改要求重寫,直到寫得我滿意為止。

    我對我每一屆的學生,在寫作能力的培養上都始終保持這樣的要求。功夫不負有心人,你付出多少耕耘,便會得到多少收穫。我班上的學生們,最愛學的就是語文。最愛做的語文作業便是寫作文。

    現今,我有些學生大學畢業後,因寫作能力突出,在基層工作不過一兩年,便被上調,且在其工作平臺上做得如魚得水。

    我說這麼多,其實是在間接告訴提上面這個問題的朋友,不是學生的寫作水平每況愈下,而可能是你工作久了,產生了職業懈怠,對學生寫作能力差的現狀,再沒有當年你剛踏上教育崗位時,要努力改變的積極性。

    這才是導致你的每後一屆學生的寫作水平,都比前一屆差的主要原因。如果我說錯,請你諒解。我無意冒犯你。

  • 4 # 荷葉村夫

    教書二十多年,學生的寫作水平每況愈下,到底是什麼原因?

    答:學生的作文水平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很多,聽我一一道來。

    一、學生缺乏生活沉澱,缺乏生活積累。學生每天都是清早起床吃飯,然後匆匆初送去讀書,黃昏被接家吃晚餐,做作業,睡覺,然後進入第二天的機械重複。雙休農村裡的學生除了做作業,就是看電視耍手機,然後只有吃飯睡覺。城市裡的學生就是補課補課再補課。假期也是如此,相當於多幾個雙休天而已。生產就是一天的重複。沒有新奇的刺激。學生不勞動,不幹活,沒有寫作素材。故難寫出優秀作文。

    二、語文教師素質日趨薄弱。隨著高考擴招,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整體素質下降。優秀的語文不斷地被城市挖走,老牌科班(升學率只百分之幾)部分退休,其他原因導致優秀語文教師流失。缺乏挑大樑的語文教師。現在有的優秀語文教師上點哄領導的花花課也許還勉強(這個對提高學生素質也有一定作用)可以,但真正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就有困難了,許多自己都寫不出一篇好文章,語文老師自己寫的文章都上不了書,見不了報刊,也沒寫幾篇像模像樣的文章,想指匯出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雖說不一定完全不可以,但其機率肯定降低。

    三、閱讀教學流於形勢,花架子多,其實學生沒有讀幾本書。

    四、農村優秀生源不斷充實城市。學生整體素質一年比一年下降。此條城市沒有。

    五、其他原因。

    回答供參考。

  • 5 # 九日天使的翅膀

    我兒子高三,非常不會寫作文。急,也沒用!看書太少了,班裡孩子作文好的基本都愛看書,從小就看。我在高中階段曾經把一個書亭的書基本都借遍了,當然是自己喜愛看的型別,什麼二戰將軍傳記,什麼武打小說,什麼言情小說等等,那個時候從8小時讀書會到路邊書亭借閱很常見,一本一天幾毛錢,也記不住了。看的多了其實很多話自然而然地就能說出來了。可我兒子從小不愛看書,上學後學校要求看的書也沒看全過,確實能力有限,寫文章乾乾癟癟流水賬。還是要多讀書才行!

  • 6 # 別小默

    大多數教語文的老師,自己也寫不好作文,怎麼能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呢?很多語文老師,除了讀過大學裡的教材,基本上不讀書,他們是因為當老師才讀的書,不是因為讀書多,才成為一個好老師;他們往往是因為當了老師了,才開始寫文章,而不是因為文章寫得好,才去當老師。

    到底什麼樣的老師適合教語文?其實是可以探討的。

  • 7 # 看山一醉鎮邊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覺得還是和學生看書少有極大的關係。

    古時候,讀書人沒什麼娛樂,一天到晚就是讀書,寫出的文章當然非常棒。什麼唐詩宋詞,明清的小說,寫得多好。

    五四之後 ,白話文時代開始,湧現出一大批作家,受人尊敬。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80、90年代是看書、寫作最好的時代,古今中外的名著,大家都如飢似渴地看。那時候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比比皆是。文章的內容也很深刻,有思想。

    到了21世紀以後,隨著網路的興起,社會的進步,看書之外的消遣娛樂越來越多,看書的人漸漸的少了。

    這個年代長大的小孩更是如此,他們更感興趣的是電視、網路遊戲和抖音。看課外書對他們來說不是娛樂而是一種任務和差事,和作業差不多。在這種狀況下,你能指望這些孩子的作文能好到哪裡去呢?

    所以從古到今,人們的寫作水平是緩慢倒退的。

    不過也不必杞人憂天,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還有極少的一部分人是有文學天賦的。

    比如現在的網文,玄幻之類的如火如荼的。當然中國文學發展的希望不能寄託在他們身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兒就一定能防老嗎?14億華人,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