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韻文史

    秦後期,起義暴起。六國後裔紛紛借勢起義,比如楚國後裔項羽,有比如刺殺顧義士刺殺秦皇的南韓貴族張良,秦滅六國為什麼有這麼多叛亂,而到了西漢卻沒有了呢?

    秦統一六國後採取的措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滅六國後,以王號不足以顯其業,乃稱皇帝。並繼續執行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

    據史料記載,

    秦統一六國後所採取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統一了貨比,文字,尺寸。所謂“書同文車同軌”。這些措施有哪些弊端呢?

    加強中央集權就必須用各種各樣的刑法來維持統一。陸賈認為“秦二世尚刑而亡”。“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李斯趙高為杖。故有傾僕跌傷之禍。何哉。所任非也。”

    提地收為國有,這使得土地剝削更嚴重了,土地兼併更厲害了,往後小農思維成為社會主流,生產力一直未能有的大的突破,基本原地踏步,制度也是在框架內修修補補。與之相對的反彈力度也更大了,農民起義自秦開始越來越多,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明清時君主專制制度達到巔峰。

    秦對六國後裔的處理

    秦統一六國後對六國後裔是怎樣處理的呢?這些處理有什麼樣的弊端?

    主要採用的是流放或遷徙,當然也少不了殺戮,主要表現在“殺豪俊”,而對於曾經六國的王公貴族也採用了殺戮方法。

    對於與自己外祖父有仇的一些趙國貴族就用了殺戮。而滅掉南韓之後,嬴政對於南韓的王公貴族,採用的就是遷徙的措施,他將南韓的皇室成員從原先的國都陽翟,遷徙至下邑,遠離曾經的勢力範圍。

    雖然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這些貴族的實力,政權穩定時,這些貴族翻不起任何風浪。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遇風吹草動,這些不甘心的傢伙就帶頭造反。

    那麼對於這些弊端西漢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西漢統一後採取的措施

    西漢時期的政策要分為前期和後期。

    漢朝初期,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在手下大臣的幫助下劉邦順利稱帝,為了籠絡人心,劉邦冊封了7個異性諸侯王,其中楚王韓信實力最為強大,隨後劉邦透過各種計謀,將實力強大的異姓諸侯全部誅滅,分封了九個劉氏王侯用來拱為中央統治。同時封列侯140位,用來獎勵功臣,在他死前,劉邦曾與大臣立下了“白馬誓言”,主張“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漢武帝繼位後,為削弱地方勢力,實行了“推恩令”其中規定準許諸侯王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將土地分封給其他的子嗣。並且漢武帝還常常對地方諸侯挑剔刁難,廢除爵位,在這種情況下,地方諸侯的實力大大被削弱。

    此外,為避免地方勢力做大,漢武帝將全國財產超過300萬的富豪遷住到京師地區,由中央政府直接監控。同時全國被分為13部,每部設立刺史,對地方官員進行監督,刺史可直接上書彈劾官員。

    結束語

    西漢時期,劉氏王朝透過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剪除了異姓王,然後通推恩令等措施消除了同姓王爺手中的權利。

    沒有了權利當然無法像秦那樣六國紛紛叛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友出軌,吵架他還抽你耳光不止一次,但又分不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