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學奧數一日一題

    背後的供需矛盾

    多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一年半以來,全國共整頓27.3萬所違規機構,完成整改率已達98.9%。

    各地教育部門透過辦學許可證把監管的主動權掌握到了手中,扭轉了過去工商部門管不好、教育部門管不了的窘境。

    與此同時,教育培訓整體需求仍很大,補課轉到線上、轉向攢課、轉回校內,凸顯了機構整治易、需求遏制難的教育深層次供需矛盾。

    1、轉到線上

    在嚴管線下的背景下,線上培訓日趨火熱。諮詢機構L.E.K.近日釋出《2019年中國教育市場投資展望》認為,中國消費者已形成“線上優先”心態。從增長空間來看,大陸超過85%的使用者願意為線上產品增加額外20%至25%的教育支出。

    2、轉向攢課

    重慶市九龍坡區某小學校長在調研中發現,在職教師居家高收費補課現象仍然廣泛存在,且更具隱蔽性。

    北京海淀區的家長們追逐名師、牛師,只要是名師就有神通廣大的家長能請來,“攢”成一個十幾人小班。

    3、轉回校內

    推進彈性離校以來,多地依託學校開設多種興趣培訓班吸引了大批學生。南京市近期推出彈性離校升級版服務,赤壁路小學過去只有100多個學生報名彈性離校,增加到700多個。江寧實驗小學放學後,60多個校內社團舉著牌子領走2000名學生,場面壯觀。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家庭對孩子個性特長培養上旺盛的需求。

    同時,培訓機構在整治過程中也舉步維艱,漲價只是其洗牌過程中的表現形式之一。

    “早上教育系統來查,中午消防系統來查,下午工商局的人來查,緊接著社保機構的來查,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候。說得重一點,培訓機構被整得有點‘民不聊生’”。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界別聯組會議上表示,多部門聯合整治培訓機構應進一步明晰標準、把握好尺度,才能讓更多從業者欣然迎接政策監管、進行轉型調整。

    告別"堵式減負"

    轉向“疏導提質”

    有關專家認為,部分培訓機構破壞教育秩序,加劇教育焦慮,助推了培訓熱,但從整頓效果來看,市場供給端趨於規範的同時,在需求端,家長渴望孩子獲得升學優勢的願望仍然強烈。

    如果不透過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少家長的教育培訓需求,培訓熱會長期存在。而在培訓價格高漲的背景下,無證無照或有照無證的機構必然會伺機反彈。

    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迅速壯大,背後推波助瀾的是培訓機構和名牌中小學形成的“密考”“點招”招生利益鏈。名校或明或暗地藉助培訓機構“掐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暴雪與網易鬧矛盾,《魔獸世界》等遊戲或更換代理,騰訊會接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