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雅一滴水

    理性看待問題是最明智的。孔子的思想是為了維持當時封建社會的統治而思維的,與現代社會可能有許多相悖的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為站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方法自然不同。俯視者和仰視者的心態同樣是不同的。所以沒必要去較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事與站在別人的位置上看事,一定是不一樣的。

  • 2 # 師者新說

    孔子是大思想家,在全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是榜上有名的。

    孔子晚年學《易》,並且對其進行註釋。

    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

    相傳伏羲觀察宇宙自然變化規律,創作出八卦,周文王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並且給每卦創作出卦辭和爻辭,這就是《易經》。

    它包含了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因此也能預測出事物的變化方向,所以,它主要是周朝的一本占筮用書。

    由於他晦澀難懂,孔子對它進行解讀註釋,並且進一步發展了它的思想。孔子及其弟子共寫了十篇闡釋《易經》的文章,合起來稱為《易傳》,也叫做《十翼》。

    正是有了《易傳》,《周易》才成為一部哲學著作。

    而《周易》也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孔子去世後,孔子弟子輯錄孔子言行而成《論語》。

    在漢武帝的時候,經董仲舒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就是現在還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3 # 飄風我塵

    孔子當然是不折不扣的思想家!但卻是根本無法和《道德經》相比,因為‘道德經’的思想是天地自然、包括人,而孔子的思想完全是隻針對於人。恰是因為孔子只針對於人,故而其儒家必定盛行,原因在於恰能更好的體現彰顯出‘自我’、或自我價值——這是每一個人都非常希望的事情、且說起來也是對社會很有利的事情。所以,孔子才是‘自我’的提倡者、是每一個人的師,其他……就未必了。

  • 4 # 易博者

    孔子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貫穿著中華文明,為中國幾千年歷代帝皇統治做出指導思想,使國家興旺人民生活安定做出極大的貢獻,但他的思想是人道社會的思想,沒有開擴前進的指導作用,阻害了中國新文明發展,使西方文明佔了鱉頭,這就是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本原恩。

  • 5 # 炘妤讀書

    孔子的儒家思想傳承今年,所著《論語》更是傳世之寶,影響著每一代人,與《道德經》各有千秋。都值得去領悟。我個人認為可以媲美。

  • 6 # 丐丏讀札

    思想寓於文字。《論語》《春秋》《易傳(十翼)》……對於兩三千年後的一般學人而言,要不疑那就是孔子的東西,此外他還經手了《詩經》《尚書》《三禮》等。這些即便不在五千字《道德經》之上,也不在《道德經》之下,單拿出《十翼》也可擂臺一下——可併為中華傳統思想(人文、哲學、政治、宗教等諸方面)的寶庫和淵源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論語》《道德經》等都是值得百遍的,而我僅《論語》五遍、《道德經》三遍、《大學·中庸》《詩經》兩遍……慚愧啊!

    面對博大精深的《論語》,略皮毛其思想也即孔子之思想一二如下——讀後感而已:

    奢者不仁

    孔聖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里仁》)約,儉約、簡約。如此,我們可以懷疑奢侈者之“仁性”。“奢則不孫(遜)”(《述而》),富奢必致驕,驕必敗,所以其也就不可能是什麼謙遜低調的仁者了,也就不可能“長處樂”了——所謂“富不過三代”是也。

    與德為鄰

    孔聖說:“德不孤,必有鄰。”(《里仁》)有德的人是有感召力的,必然有投奔之而去的“粉絲”,主動友之師之——“居必擇鄰,遊(友)必就士”(《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嗎!無德的人,人必避之唯恐不及。曾子說:“君子……善則有鄰。”(《曾子·守業》)善行必基於德,德行必是善舉,德善者不可能被孤立;仁慈者亦然。

    孔聖未見過七種人

    有幾種人,孔聖毅然決然地表示未曾見過——其中充滿了辯證的智慧。

    《里仁》:“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哪怕你仁一天呢……又說“未見蹈仁而死者”,又說“有殺身以成仁”的“志士仁人”(均見《衛靈公》),有點兒矛盾——講仁義,更有捨身(生)取義、慷慨赴義者。

    《公冶長》:“吾未見剛者。”無欲則剛,誰無慾呢?又:“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自咎)者也。”聞過則喜比較難也不必要,聞過自新則沒那麼難吧?

    《子罕》《衛靈公》:“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衛靈公》另記孔聖曾對子路說“知德者鮮矣”。

    《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禮記·射義》:“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好男兒志在四方!隱居,那你求的是什麼志呢?

    《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之先記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後記其又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兩段可能是相對而言。若真的否定善、善人之有,又談何“擇、從”呢?《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這裡是既“聞其語”又“見其人”的。《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可見孔聖還是善於向先進看齊、勇於找出並改正自身不足的,是深知“改之為貴”(《子罕》)、“過則勿憚改”(《學而》《子罕》)的。

    孔聖這樣說“未見”,未免太悲觀、太目中無人、打擊面太大了,也太傷人了;有的“未見”的意思可能就是一種除我而外、捨我其誰的表白、自許。《子罕》中謂孔聖“絕四:毋意,毋必(絕對肯定),毋固,毋我”,其至少沒有做到“毋必”,其絕對肯定的事兒還有很多。

    生命在於靜止

    孔聖說:“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能靜方能壽;山居靜,益壽宜壽易壽。能動方能樂,樂亦致壽;樂,不止在於水,更在於知足。魯哀公曾問孔聖“有智壽乎”,孔聖回答“然”(《韓詩外傳·卷一·第四章》)。亦或,壽確非仁、靜專利!《管子·戒》中有句話將仁、靜、壽(生)乃至聖、義聯在了一起:“靜然定生,聖也。仁從中出,義從外作。”聖、仁一類,仁、義一類——仁、智異類。

    動、靜在知、仁,動、靜還需以時,“時則動,不時則靜”(《管子·宙合》),“聖人齊滋味而時動靜”(《管子·戒》)。《管子·心術上》:“靜則能制動矣。”比之於動,靜似略勝一籌。

    荀悅在《申鑑·俗嫌》中曾專門談到“仁者壽”:“或問:‘仁者壽,何謂也?’曰:‘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徵(惡報)不至,而休嘉(吉兆)集之,壽之術也。’”荀悅所言,在於無為,也即靜。儒道中庸中正,講究不偏不倚、亙古亙今,其本質亦在靜——不動、不為。

    王通《中說·天地篇》:“圓者動,方者靜。”如此則又可謂“方者壽”,方、正一體,則正者亦壽(今人有“貪官短命”一說)。

    君子兩變可矣

    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常有這樣的人,不苟言笑,不易接近,令人生畏;真正接觸了、接觸多了卻可能發現其實際上是挺隨和的,言語亦徐徐而不厲……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十半軟半》:“凡數三分有二曰大半,有一分曰少半;大半亦曰強半、亦曰太半。”如此,這樣的佔兩變的人或可算大(太)半個或半個強君子吧!君子凡兩變可矣!

    學重於思

    孔聖說:“學而不思則罔(迷惘),思而不學則殆(疑惑)。”(《為政》)這是辯證看,學與思不可偏廢。其又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又說:“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韓詩外傳·卷六·第九章》)其孫子思有所繼承:“吾嘗幽處而深思,不若學之速。”(《子思子·無憂》)荀子亦有言:“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不學肯定是不行的,學多了,自然就思了。清名儒陸隴其讀過朱熹《性理精義》後猛然覺悟:“向來正病在思之功多,而讀之功少,所以學問不能長進,何可不自勵也。”(《三魚堂日記·戊午中》七月廿六)

    “兵”事重還是不重?

    子貢向孔聖請教為政之道,孔聖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顏淵》)“兵”在第二位;說到“必不得已而去”其一時,“兵”竟被首選。《堯曰》有“所重:民,食,喪,祭”,這裡又沒有“兵”了。“所重”,誰之所重?《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管子·重令》:“凡國之重也,必待兵之勝也,而國乃重。”其《參患》:“君之所以卑尊,國之所以安危者,莫要於兵。”於古於今,兵事都當作為國之頭等大事而得到重視,都是“國之利器”——就算“足兵”之“兵”乃是指古之軍賦、今之軍費。——據林鵬在《足食足兵釋義》(《蒙齋讀書記》)一文中考證,足食、足兵分別是就稅與賦而言的,去食、去兵分別是指蠲免田稅、軍賦——此食、兵非通常之飲食、用兵之謂。

  • 7 # 只為黑土地心痛

    孔老二,有點小機靈,無大智慧,更無體系化實踐檢驗過的思想。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處為治而非興。道德經中的無為而治比孔老二高出了自信,自覺,自恰!無為而治,首先自信,自信把握了正確方向,無須過多幹預,而達其治;其次是自覺,即知道自己的無知,無能之處,以普通參與者心態參與;再者,自恰,社會是在溝通,理解中進化的,而非服從中前進的。從這三者,可知道德經之高。其實,華盛頓總統再美國《憲法》起草期間,僅作為個觀察員和衝突協調者,從未作為主官發表過一句話,而美國《憲法》就是在華盛頓無為而治下出臺的。

  • 8 # xie12580

    孔子毫無疑問是思想家,半部論語可治天下,這還不是寥若晨星的大思想家嗎?孔子和老子都是代天宣道,各述天道的一部分,從歷史地位而言,是與老子並駕齊驅的,沒什麼高低之論。

  • 9 # 元氣水滴FO

    孔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是偉大的思想家。他所著巜論語》,這部書是2500年前的書!在春秋時代,諸子百家共存,是各種思想爭鋒的時代。我們現在為人處世的思想完全的繼承了孔子的處世之道!孔子的學生曾子的《大學》,孔子的孫子子思子的《中庸》探討的思想都很深刻。孔子的巜論語》完全可以媲美巜道德經》。

  • 10 # 靜靜的奕靜

    “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行,行之為事業。”——見通書·陋第三十四,作者周敦頤(1017-1073)。

    聖,誠而已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至正而明達。五常百行,非誠則邪暗塞也。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通書·誠下第二,作者周敦頤(1017-1073)。

    周敦頤不是理學家,是聖道弟子,憑《論語》就學於孔子。

    所以題主,你覺得《論語》很low麼?趙普為什麼不自己揚名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你讀過《論語》嗎?“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你怎麼看?

    你說的“思想家”,其內涵是指導人們正行的人麼?那《論語》當之無愧。而《論語》集孔子言行於一書,單集結孔子言行的書就有教後人以行以治的作用,孔子不是思想家?

    道德經你也看不懂吧?不然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不行不修,要看懂道德經就要憑天賦;如果有行有修有證,如果有《論語》指導言行以正心,不講天賦也可能看懂道德經。你說孔子還需要什麼著作媲美道德經?

  • 11 # 大明雄魂

    孔子是述而不作,沒有和老子一般的有道德經這樣的鉅著傳世。但孔子絕對是偉大的思想家,不但是中華文明的思想體系的最重要奠基人,也是構建人類整體文明體系的重要奠基人。作為華人,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我們是炎黃子孫,但我們更是孔孟傳人。華夏文明作為一個開放性文明體系,對血統並不十分看重,而關注的是思想文化的認同、價值觀的認同。所以,作為華夏文明的一份子,是否在血統上與炎黃一致不重要,但是否認同由孔子奠定形成的華夏人文思想卻是關鍵因素。

  • 12 # 簡艾紅

    有啊!比如說《象傳》。

    孔子晚年專心研究《周易》,並且寫下了解釋《易經》的《象傳》。

    《易經》當然是人類思想學,那麼孔子當然是思想家!

    還有孔子的孫子孔伋子思也是大思想家!

    孔子和後來的儒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理學。

    孔子嚴格來說應該是道家,是後來的人副會孔子為儒家。

  • 13 # 白玉子

    謝謝邀請ヽ(^0^)ノ所謂思想家,是不同於舊意識習慣,創新性思想的理論家。新思想新思維具有獨創性。在哲學層面也是自成體系,不雷同於他人的。孔子是“克己復禮”,以求恢復周公之《周禮》。當然不能屬於思想家!雖然被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帝王封為,‘‘大成至聖先師”,這一超越了得道真聖人之上的高位。但並沒有“聞道”。

    這在其三次拜訪“老子天下第一”的得道真聖人“老子”,視道祖為“神龍”而自感高不可攀。以及其臨終前慨嘆“朝聞道,夕死可矣。”可知,其並沒有得“道”。聞道都未及,怎麼會是得道真聖人呢!只不過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衛士,為帝王家的家天下長久統治,制定出了以“忠君”第一的“三綱五常”為核心宗旨的“儒術”“憲法”,因而深得“皇上”的歡心。才被封建帝王的“金口玉言”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封號的!

    “儒術”的內容是《周禮》的翻版,只不過是加以了細化和充實。怎能比得上“天道”之鉅著→“老子天下第一”的《道德經》呢!其“儒術”,連創新思想的書也談不上,當然更不會有比得上《道德經》的“思想”專著了。

    聖人“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術”,“數”同義,都是算計的意思。聖人“善數不用籌策”,也就是說,得道聖人是用不著算計的。因為“道”擁有著“無漏大智慧”德性。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用不著“算計”,而自然天成,毫無人為造作的痕跡→“無為”!而盡善盡美的“天人合一”,巔峰境界層次的傑作。

    孔子的“儒術”,只是“勞心者治人”的法術。與“道常無私,衣養萬物”,“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無漏大智慧德性,是邊兒也沾不上的!當然,這裡是就事論事,就理說理。並不是全面否定儒家學說。對其中符合人情世故的內容,還是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6邊框掉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