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跑步狂人

    我猜測題主說的“吸氧量”指的是最大攝氧量,咱們就先說說這個神秘的“最大攝氧量”,你不用管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光看它的一個近似計算方法就行了:

    最大攝氧量 = 120.8 – (成績 x 1.54)

    這裡的成績指你的10公里最好成績(單位為分鐘),假如說你跑10公里最快需要50分鐘,那你的最大攝氧量 = 120.8 – (50 x 1.54) = 43.8。

    現在,經過一年刻苦訓練,你跑10公里最快只要40分鐘了,那麼你當前的最大攝氧量 = 120.8 – (40 x 1.54) = 59.2,比一年前提升了15.4,最大攝氧量得到了明顯改善

    這個公式說明什麼呢?說明最大攝氧量基本上只跟你的長跑速度有關係,跑得越快,最大攝氧量就越大,所以題主問的“跑步心率和吸氧量怎麼練”,就大約等同於“跑步耐力和速度怎麼練”。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因為長跑是一項速度耐力運動,它要練的就是這兩個東西:耐力和速度,合起來就是:低心率狀態下長時間的快速奔跑能力

    問題明確了,答案其實也就有了,要練耐力和速度,最科學的方法是針對性地“練兩頭”,一頭是長時間的低心率慢跑,一頭是短時間的高心率快跑,前者練耐力、後者練速度,兩者有機結合,就能實現低心率狀態下長時間的快速奔跑。

    這裡用我正在跟練的一個免費課程(手錶APP自帶)舉例說明具體的練法。課程是個馬拉松300-330完賽計劃,總共花費24周的時間,分成8期,每期3周。這裡以第5期為例,它的第1周訓練內容是這樣的:

    我們先看【第二天(Day 2)】的訓練內容,顯示的是“E10min T8minx3 I2minx6 E10”,它的意思是10分鐘輕鬆跑+3組8分鐘閾值跑+6組2分鐘間歇跑+10分鐘輕鬆跑。其中的兩個10分鐘輕鬆跑都是低心率耐力跑(最大心率的80%以下),8分鐘閾值跑和2分鐘間歇跑則是高心率速度跑(最大心率的80%以上)。

    看懂了【第二天】的訓練內容,再看【第四天(Day 4)】的“E60min 6ST”,它的意思是60分鐘輕鬆跑+6組高步頻跑。其中的60分鐘輕鬆跑跟【第二天】的熱身跑、放鬆跑一樣,都是低心率耐力跑;後面的高步頻跑就是單純要求步頻在210-250之間,不要求速度,也不要求心率,它的主要目的是在長時間低心率耐力跑之後刺激一下腿部肌肉。

    【第六天(Day 6)】的“E10min M20min T15minx2 E10”,意思是10分鐘輕鬆跑+20分鐘馬拉松配速跑+2組15分鐘閾值跑+10分鐘輕鬆跑。其中的馬拉松配速跑為中等心率耐力跑(最大心率的80%左右),其它幾項的意思跟【第二天】的差不多。

    【第七天(Day 7)】的訓練內容最簡單,只有150分鐘的低心率耐力跑(E150min)。

    所以看這一週的4次跑步訓練,大部分時間(共計10+10+60+10+10+150 = 250分鐘)都是在跑最大心率80%以下的有氧耐力跑,只有少部分時間在跑最大心率80%以上的混氧(要求配速400-438)和無氧(要求配速341-416)速度區間。

    下面再看第5期第2周和第3周的課表:

    可以發現它們跟第1周的課表基本相同,依然是堅決練兩頭,一頭是長時間的低心率慢跑,一頭是短時間的高心率快跑。

    這種情況直到最後6周(第7期和第8期)才有一些變化。因為最後6周進入“競賽期”,預設你透過前18周的訓練已經具備了430以內的絕對速度能力,下面要做的是不斷拓展耐力,最終把這個速度保持到3個小時左右,從而實現3-3.5個小時的馬拉松完賽目標。

    所以,上圖第7期的三週課表裡,馬拉松配速跑(最大心率80%左右的耐力跑)的比例顯著增加,包括40分鐘的M40min、60分鐘的M60min和80分鐘的M80min等。即便如此,輕鬆跑時間也在總跑量裡佔據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幾乎所有長時間的馬拉松配速跑都搭配著相同甚至更多的輕鬆跑(例如Day 7、Day14和Day 21)。

    透過這兩期典型課表,想必你對“練兩頭”有了更加直觀的瞭解。我個人體會長跑練習的精髓就是在一定跑量的基礎上,首先透過短時間高強度的間歇跑和重複跑提高絕對速度,然後透過長時間中低強度的配速跑和輕鬆跑,提高絕對速度下的耐力,把絕對速度在長距離上固定下來。在這個針對性的練習過程中,心率和配速(最大攝氧量)同步得到改善。

    所以,即使你沒有速度方面的追求,只是為了健康而跑步,我也建議你多跑低心率的有氧跑,因為這是練習耐力的最好方式,能讓你不知不覺地、安全地提升鍛鍊效果。當然,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偶爾跑點400米、800米的間歇跑和100米、200米的重複跑,也是大有好處的,它能適度啟用心臟和肌肉,讓你更好地保持活力。

  • 2 # 八桂晨跑歐—1951

    僅以本人跑步的經驗簡單敘述一下。心率與吸氧量的高低與氣候及跑步狀態有一定關係,從主要方面來看,心率與吸氧量呈正比關係,其高低與鍛鍊有著直接聯絡。

    跑步心率與各人的基礎心率有影響。如甲乙兩人靜心率分別為50、65,若兩人以同一速度走路,當甲心率上升到85,乙則達到100了。但心率可以透過長期鍛鍊提高心肺功能使其降低,或快速跑提高心率。

    吸氧量與配速快慢成正比,即當急促喘氣時吸氧量增加,易獲得最大攝氧量。訓練狀態就是以最大攝氧量來衡量的。同一跑者不同階段訓練狀態有所改變,最大攝氧量顯示也隨之不同。用本人進入72歲跑步資料圖加以說明。下圖是本人今年10月22日跑半馬配速545,心率141,訓練效果4.0,最大攝氧量僅49↓,所以訓練狀態顯示為效率不佳。主要是配速與心率變化較小。

    再從今年11月7日跑步資料看:

    儘管配速才552,心率也僅130,訓練效果只有3.5,但最快配速達到516,最大攝氧量上升到51↑,所以訓練狀態顯示為高效訓練。

    因此,要提高跑步心率與攝氧量,最好平時多訓練間歇跑。心率會隨著長期跑步而逐漸下降,這是由於心肺功能變強大的原因。

  • 3 # 空無舍

    按心率跑是科學的,也就是讓心率控制在有氧區間,一般是220-你的年齡,再乘以70%,不要超過這個心率,同時,要高步頻至少180以上,小步幅。堅持練上幾個月,同樣的配速心率是可以下降的。我特別想強調,科學的跑步是不會受傷的。

  • 4 # 華華sewa

    您應該是想問跑步心率和攝氧量怎麼鍛鍊吧。我作為一個跑步一年的跑者,一開始也有這個疑問。現在結合我個人實際說一下。

    可以看到,我三月份開始跑步的時候平均配速七分多,心率平均160多。而到了最近,我552的配速,心率平均158。所以,想要降低心率需要堆積跑量和有氧慢跑,來提高心肺能力。有氧跑的界線就是180減去年齡,在這個數值以下的心率跑。跑的多自然心率也就下降了,以我自己為例,我估計自己跑量到2000到3000的時候心肺能力才會好點。

    另外一點,攝氧量的話現在先跑就行了,自然就能提高。如果心肺能力上來後,可以加大跑步的強度,也就是間歇跑,來提高攝氧量。

    我現在攝氧量是50,希望您跑的安全、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學類在職研究生是否值得報考呢以哪種方式報考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