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物皆有源

    這句話也對也不對。一個科研工作者,如果他取得了有價值的結果,那肯定是要發論文的。發論文的目的,一是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果,二是體現自身的價值。一個科研工作者如果完全沒有論文,那是無論如何辯解,也沒人相信他的水平很高的;但搞科研的目的,又不應該是完全為了發論文,因為真正有價值的論文畢竟是少數,其實一個科研工作者一輩子能發少數幾篇有較大價值的論文已經足夠了。那種為了各種目的,不斷地拼湊論文的做法是很讓人不齒的。一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應該享受的是科研的過程,當發現了某個目標,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窮盡自己的思維與智力,既能體會到失敗的苦澀,也應該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與歡欣,如果自己的科研成果最終還能為別人的生活帶來一點改善和提高的話,那才是一個科研工作者最終的榮耀和幸福。

  • 2 # 很專特是我

    非常代表性,不光管理這麼認為,很多老師和學生也這麼認為。老師選拔科研苗子能不能發論文是個決定因素,前者協和逆襲淘汰高分考生的學生就深諳此道,當然在老師的這種認知下,所謂的培養也就變成了發論文的軍備競賽,一個課題重不重要取決於能否大量灌水產生論文,有些大組甚至共享一個想法,搭建模版,按工序化管理,批次產生核心想法一致,但不同策略組合的論文,所謂的豆腐塊加系列文章,因為數量眾多,相互引用,加上徒子徒孫搖旗吶喊,影響力很快就能炒作上去,所謂高影響力無價值論文,在此基礎上積累的人脈資源又主導了各種評價,所謂的評價雙標,高刊低質。搞科研的本質是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比寫更重要,論文只是交流的手段,當其變成了追求的目標和具備價值時,其導向就歪了,在大家都在追求價值不擇手段時,淘汰得就只能是實幹家。實幹家沒了,論文就淪為編造神話故事了,表面繁榮,但又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那是要我認同他人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