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尷尬的事情,不是想吃一種動物打不過,追不上,而是動物躺著讓你啃,你卻啃不動,這就是鬣狗與河馬的真實寫照。作為一種機會主義者,鬣狗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吃肉的機會,但是遇到河馬,河馬給機會,鬣狗的牙齒卻不爭氣,因為它咬不穿河馬的面板。
那麼,為何鬣狗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卻咬不穿河馬的面板呢?難道“掏肛”都會河馬無效嗎?河馬又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鬣狗圍攻呢?我們一次把鬣狗與河馬的那點事給說清楚。
01 鬣狗的“矛”
鬣狗通常是指斑鬣狗,就是身上有斑點的鬣狗,它是非洲大草原上數量最多、分佈最廣,也是在野生動物紀錄片中,出場率最高的鬣狗。不過它的名聲不太好,因為鬣狗總是以“以多欺少”、“搶奪其他動物獵物”以及“掏肛”的形象出現。
但是,這只是鬣狗的生存方式而已,靠著這個生存方式,它不僅僅坐到了“非洲二哥”的交椅,而且還成為了非洲數量最多的食肉動物,擁有著2.7萬-4.7萬的數量。
鋼性的測試器測得的結果還是鬣狗咬合力的峰值,而裂齒本身是用來咬碎骨頭的,所以要比犬齒的咬合力大很多,不過資料確實是450公斤,這個資料比獅子要優秀。但是,我們不能拿這個資料就說鬣狗的咬合力比獅虎強,因為咬合力比的是犬齒。
而鬣狗的犬齒咬合力只有300多公斤,比獅虎的咬合力要小,不過,以這個體型拿到了這個成績,鬣狗確實也非常的了不起。
有了如此強大的咬合力,再配合上平均2.8釐米長的犬齒,鬣狗有著極強的獵殺能力,而且其裂齒也非常發達,咬碎骨頭就像嗑瓜子一樣,所以,鬣狗才有了“碎骨者”這個稱號,這就是鬣狗的“矛”。
02 河馬的“盾”
河馬是非洲最強悍的食草動物之一,它們在水下能夠吊打現存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在河岸上能夠將獅子趕跑,將犀牛逼入水中,所以除了大象,來水邊的動物都要看河馬的臉色。
河馬之所以如此的讓動物忌憚,最關鍵的就是它們的體型和大嘴了,成年河馬體重平均在1.5噸左右,是成年雄獅體重的至少至少7倍,這種大塊頭,本身就具有威懾力。其次,河馬的大嘴威力也不能忽視,它們有著平均接近2噸的咬合力,比尼羅鱷都要強悍,這還要得益於它們可以張開到120°的大嘴。
同時河馬還有四個碩大的犬齒,平均長度可達50釐米,如此強大的咬合力配合上接近半米的犬齒,它能將尼羅鱷咬穿,所以河馬的“矛”也非常的強悍。
除了攻擊性的武器外,河馬的防禦也是非常強的,雖然它們沒有多少毛髮覆蓋,但是它們的皮是比較堅韌的,再加上平均厚度在4-5釐米的面板,這簡直就是披了一層鎧甲,在這層鎧甲下,就連獅子的大嘴,都很難對它們造成致命傷,這就是河馬的“盾”。
河馬的面板厚度是鬣狗犬齒長度的接近兩倍,所以讓鬣狗去咬,也很難咬透河馬的面板,況且河馬的皮下還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層,因此,在矛與盾的對決中,顯然是河馬勝出了。
“掏肛”是鬣狗最常用的一種進攻手段,這種看起來比較“卑鄙”的方法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鬣狗的跳躍力很差,再加上後腿短,前腿長的身體,讓它們很難夠到獵物的要害部位,所以它們才瞄準了防禦薄弱,同樣致命的肛門。
一隻鬣狗能夠趁水牛不備,靠掏肛將成年的水牛放倒,這是它們越級捕殺獵物的“法寶”。
但是這一招對河馬依然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的,首先,河馬生性警惕,它們不會像水牛那樣大意,其次,河馬的肛門被一條粗壯的尾巴貼合著,鬣狗很難繞過尾巴去掏肛,第三,河馬的肛門面板照樣非常的厚,二者有著大量的褶皺,因此,除非河馬一動不動的讓鬣狗長時間的去撕咬,不讓掏肛對於河馬來說也是無效的。
鬣狗圍攻河馬是低機率的事件,全年發生次數不超過3次,而這不足3次,是在兩種情況下產生的。
第一:年老生病的河馬。這種河馬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棲息在淺水區,鬣狗也非常聰明,當發現這樣的河馬時,它們會下水慢慢地靠近,正常情況下,河馬對侵犯自己領地的動物是零容忍的,會直接衝上去,但年老生病的河馬不會,它們依然會安靜的躺在水上,這樣的河馬就會被鬣狗圍攻。
第二:脫水的河馬。非洲的氣候通常是有乾溼兩季的,到了旱季,許多小的水體會乾涸,由於河馬是高度依賴生活在水中的,所以此時它們會透過遷徙來找新的棲息地。
但是,旱季非常的熱,河馬離不開水的原因是體表無毛,極容易被曬傷面板,而遷徙的河馬就會遇到這種情況,隨著體背面板的乾裂,河馬體內也會嚴重脫水,此時一旦被鬣狗群和獅群遇到,它就只能當“挨啃小天使”了。
河馬是真正的皮糙肉厚,它們的面板非常的有韌性,而且厚度也超過了大多數食肉動物犬齒的長度,正是因為這樣,獅群也極少會攻擊河馬,更不用說犬齒比獅子更短的鬣狗了,所以鬣狗是咬不穿河馬的面板的。
但是,在極端的情況下,鬣狗靠慢慢地磨,最終還是能撕開河馬的肛門,最終分食河馬的,但這種情況非常的少。
世界上最尷尬的事情,不是想吃一種動物打不過,追不上,而是動物躺著讓你啃,你卻啃不動,這就是鬣狗與河馬的真實寫照。作為一種機會主義者,鬣狗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吃肉的機會,但是遇到河馬,河馬給機會,鬣狗的牙齒卻不爭氣,因為它咬不穿河馬的面板。
那麼,為何鬣狗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卻咬不穿河馬的面板呢?難道“掏肛”都會河馬無效嗎?河馬又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鬣狗圍攻呢?我們一次把鬣狗與河馬的那點事給說清楚。
鬣狗的“矛”和河馬的“盾”01 鬣狗的“矛”
鬣狗通常是指斑鬣狗,就是身上有斑點的鬣狗,它是非洲大草原上數量最多、分佈最廣,也是在野生動物紀錄片中,出場率最高的鬣狗。不過它的名聲不太好,因為鬣狗總是以“以多欺少”、“搶奪其他動物獵物”以及“掏肛”的形象出現。
但是,這只是鬣狗的生存方式而已,靠著這個生存方式,它不僅僅坐到了“非洲二哥”的交椅,而且還成為了非洲數量最多的食肉動物,擁有著2.7萬-4.7萬的數量。
鋼性的測試器測得的結果還是鬣狗咬合力的峰值,而裂齒本身是用來咬碎骨頭的,所以要比犬齒的咬合力大很多,不過資料確實是450公斤,這個資料比獅子要優秀。但是,我們不能拿這個資料就說鬣狗的咬合力比獅虎強,因為咬合力比的是犬齒。
而鬣狗的犬齒咬合力只有300多公斤,比獅虎的咬合力要小,不過,以這個體型拿到了這個成績,鬣狗確實也非常的了不起。
有了如此強大的咬合力,再配合上平均2.8釐米長的犬齒,鬣狗有著極強的獵殺能力,而且其裂齒也非常發達,咬碎骨頭就像嗑瓜子一樣,所以,鬣狗才有了“碎骨者”這個稱號,這就是鬣狗的“矛”。
02 河馬的“盾”
河馬是非洲最強悍的食草動物之一,它們在水下能夠吊打現存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在河岸上能夠將獅子趕跑,將犀牛逼入水中,所以除了大象,來水邊的動物都要看河馬的臉色。
河馬之所以如此的讓動物忌憚,最關鍵的就是它們的體型和大嘴了,成年河馬體重平均在1.5噸左右,是成年雄獅體重的至少至少7倍,這種大塊頭,本身就具有威懾力。其次,河馬的大嘴威力也不能忽視,它們有著平均接近2噸的咬合力,比尼羅鱷都要強悍,這還要得益於它們可以張開到120°的大嘴。
同時河馬還有四個碩大的犬齒,平均長度可達50釐米,如此強大的咬合力配合上接近半米的犬齒,它能將尼羅鱷咬穿,所以河馬的“矛”也非常的強悍。
除了攻擊性的武器外,河馬的防禦也是非常強的,雖然它們沒有多少毛髮覆蓋,但是它們的皮是比較堅韌的,再加上平均厚度在4-5釐米的面板,這簡直就是披了一層鎧甲,在這層鎧甲下,就連獅子的大嘴,都很難對它們造成致命傷,這就是河馬的“盾”。
河馬的面板厚度是鬣狗犬齒長度的接近兩倍,所以讓鬣狗去咬,也很難咬透河馬的面板,況且河馬的皮下還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層,因此,在矛與盾的對決中,顯然是河馬勝出了。
鬣狗用“掏肛”可以對付河馬嗎?“掏肛”是鬣狗最常用的一種進攻手段,這種看起來比較“卑鄙”的方法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鬣狗的跳躍力很差,再加上後腿短,前腿長的身體,讓它們很難夠到獵物的要害部位,所以它們才瞄準了防禦薄弱,同樣致命的肛門。
一隻鬣狗能夠趁水牛不備,靠掏肛將成年的水牛放倒,這是它們越級捕殺獵物的“法寶”。
但是這一招對河馬依然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的,首先,河馬生性警惕,它們不會像水牛那樣大意,其次,河馬的肛門被一條粗壯的尾巴貼合著,鬣狗很難繞過尾巴去掏肛,第三,河馬的肛門面板照樣非常的厚,二者有著大量的褶皺,因此,除非河馬一動不動的讓鬣狗長時間的去撕咬,不讓掏肛對於河馬來說也是無效的。
河馬在什麼情況下會被鬣狗圍攻?鬣狗圍攻河馬是低機率的事件,全年發生次數不超過3次,而這不足3次,是在兩種情況下產生的。
第一:年老生病的河馬。這種河馬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棲息在淺水區,鬣狗也非常聰明,當發現這樣的河馬時,它們會下水慢慢地靠近,正常情況下,河馬對侵犯自己領地的動物是零容忍的,會直接衝上去,但年老生病的河馬不會,它們依然會安靜的躺在水上,這樣的河馬就會被鬣狗圍攻。
第二:脫水的河馬。非洲的氣候通常是有乾溼兩季的,到了旱季,許多小的水體會乾涸,由於河馬是高度依賴生活在水中的,所以此時它們會透過遷徙來找新的棲息地。
但是,旱季非常的熱,河馬離不開水的原因是體表無毛,極容易被曬傷面板,而遷徙的河馬就會遇到這種情況,隨著體背面板的乾裂,河馬體內也會嚴重脫水,此時一旦被鬣狗群和獅群遇到,它就只能當“挨啃小天使”了。
總結河馬是真正的皮糙肉厚,它們的面板非常的有韌性,而且厚度也超過了大多數食肉動物犬齒的長度,正是因為這樣,獅群也極少會攻擊河馬,更不用說犬齒比獅子更短的鬣狗了,所以鬣狗是咬不穿河馬的面板的。
但是,在極端的情況下,鬣狗靠慢慢地磨,最終還是能撕開河馬的肛門,最終分食河馬的,但這種情況非常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