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送您一個微笑

    您幫我帶小.我奉養您老,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每代人都應盡的義務和神聖的使命。一起努力吧,為了家庭的幸福與和諧,投入我們的一份力量吧

  • 2 # 桃李溪

    老人為子女付出順理成章,但是如果付出太多可能要出現問題。老人能幹活,能掙錢,對小輩厚愛可能滋生她們的懶惰心理。久而久之家裡的所有活就落在老人手裡。老人不應該對子女付出太多,自己把錢,房產過早的交給他們。到後來當你有病了或者出現其它問題時,可能問題就來了。你認為呢?

  • 3 # 清清水流的主場

    在中國在身邊這樣的父母很多,沒有教育好孩子有感恩的心,自食其果也甘之如飴的父母大有人在。老公的大爺大娘今年八十歲了,一直都在農村居住,看到村裡面的老年人絕大多數都到縣城裡居住了,非常羨慕。他們有三個兒子,個個都在瀋陽幹裝修。都在縣城擁有兩套房,可是都不願意讓他們的父母來城裡生活。

    我老公的女兒珠海市公務員,女婿幹醫藥代表非常能掙錢,在珠海兩套房兩輛車,洗髮都是髮廊,買的鞋子衣服幾櫃子,七月份生孩子月子中心28天四萬五千元。我老公呢出門電動腳踏車,十幾年不買衣服,鞋底穿破了縫縫再穿,我十元錢買的老花鏡腿摔折了用透明膠布給我粘上繼續戴。一個副高職稱的老師工資萬元,都省下來,給他女兒過奢侈生活,能怎麼看?也許上輩子欠債這輩子還吧

  • 4 # 滄桑倔老頭

    雖說是自食其果,大多數老人卻都是這麼做的,我們家鄰居老兩口就是這樣。

    老兩口有一個兒子,從兒子高中畢業去當兵,到專業到地方企業安排工作,是面面俱到。

    再後來,體制改革,兒子所在企業效益不好,又託人弄景的把兒子弄到了事業單位,段上了金飯碗。

    然後兒子結婚,又幾乎是耗盡了老兩口的積蓄。有了孫子,一家五口人住在一起,老兩口又相繼退休,在家享受天倫之樂。

    有了孫子後,兒子兒媳和老兩口商量,說這兩室一廳的房子也住不下呀,不行咱就把這套房子賣了,換一套複式樓房咋樣?

    老兩口一聽到也行,就把原屬於老人名下的房子賣了,又買了一套複式樓房。兒媳婦說,她們單位給報取暖費,房證寫她名字就得了。

    就這樣,老兩口原有的100平米的房子沒了,新房子變成了兒媳婦的了。

    五口人在一起生活,老頭把自己的工資卡給了兒媳婦,老太太的工資留做一家人的生活費。就這樣,過了十幾年,老兩口一分錢也沒攢下。

    有一年,春節前,剛下完雪。老頭出門溜達,不小心滑了一下,大腿磕在臺階上,造成股骨頸骨折。住院後,醫生的治療方案是更換金屬股骨頭,大約要兩萬塊錢。

    可是兒子兒媳婦卻拿不出來錢做手術,只好推回家保守治療。老頭就這樣癱在了床上,過了兩年,老頭就去世了。

    如今的老太太,還是和兒子一起過。每月三千多塊錢的工資,給孫子一千塊,給兒子五百塊。剩下的做生活費,還是一分錢也攢不下。

    老太太只能祈禱自己的身體一直好下去,能夠自己伺候自己,因為,她不敢有病。

  • 5 # 蘭草草

    我認為為子女付出太多,大多數父母都這樣,為子女竭盡所能,盡心盡力!

    我們不是正這樣做嗎?身在外地的大女兒買房子,我們傾囊相助,她公婆要回老家照顧老的,需要我們看孩子,我們立馬過來頂上;她公婆也是如此!

    小女兒有了孩子後,只要是我們在家,也是全心全意幫助她公婆照顧寶寶;當然,她公婆更是盡心竭力!

    孩子認為應該不應該,沒探討這個問題,本來為孩子付出,就沒圖回報,更談不上最後自食其果!

    我相信尊老愛幼,是有傳承的!

    我自小生長在這樣的大家庭裡,父母,叔叔嬸嬸,對爺爺奶奶很孝順。

    父親在世時,經常對我說:“你叔叔嬸嬸,能和你爺爺睡在一個床上,照顧他,很孝順!”事實上,父親也很孝順,只是在廠裡工作,不自由而已!

    我的三個弟弟(叔叔嬸嬸的孩子)包括弟媳,對嬸嬸也很孝順,對我們姐妹四個,也是非常親切!每當我們回孃家,一大家人,圍坐在嬸嬸身邊(老一輩只有嬸嬸健在了),其樂融融!

    公婆在世時,我和婆母親如母女!婆母住院半月有餘,同病房的人還誤認為我們是母女呢!

    相信我們的孩子,也會如我們般尊老愛幼!

  • 6 # 謝活鋒

    你知道食甘蔗怎麼食麼?是整條還是一斷斷呢?道理很簡單,食東西要方便,做人是要長久為好的,明白嗎?這就是福氣問題。

  • 7 # 夢玲阿英

    我們對子女全身心的付出,但不求回報!

    我姑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全靠我姑姑掙錢,她勤勞致富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姑父有點懶,她兒子隨他父親,我的姑姑在兒子身上一輩子的付出,但到終點也沒兒女彙報她們,最後留下一筆財產給兒子!這就是差別大!!

  • 8 # 寧靜不寧靜

    老人為子女付出的多,是一種天然的自生行為,也被社會廣泛認可。而最終的結果差異,則不是付出的結果;而最終結果的形成則與自己的處人為事,自己的道德行為,以及子女們的成長經歷,最重要的緊密環境有關。而不是由於付出的過多而造成。

  • 9 # 梅姐在行動

    我是這麼做的。我61歲,我和女兒的小家分別於兩個城市。我們之間達成的默契就是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事業,我心裡有她,她心裡惦記我。我不插手她的生活,我也不希望她粘在我的身邊。當有一天她需要我幫助照顧孫輩的時候,我們說好了,她們自己是主力,保姆是主力,我只起到助陣的作用。

    在我的心裡早就平衡出生活的模式是怎樣的,而且這種模式已經和女兒商量妥當。遊戲規則已經確認,雙方負責遵守規則就好。

  • 10 # misimi5028

    話也不能這麼說,我的兒子還是明事理的人,我曾經幫過他,他也多方關心我,這就足矣!而且他也不容易,要管倆孩衣食住行,管他們學習,還要堅持把工作作做好,有幾個男人能做到?而且他行為正派,光明磊落,沒有不良侍好,在當今社會,能找出多少這種男士呢?

  • 11 # 榮馬魯

    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應該,最後自食其果,這種果不同,完全在家教,嚴加管教孝子賢孫多,養不教,出不孝之徒,那也純粹是父之過!

  • 12 # 孫克言

    在我們中國這種現象很普遍,父母親為了兒女的福祉付出自己的畢生精力,甚至負債累累,到老了卻很少獲得子女的贍養,他們為了生存,很多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在寒冷的冬天,他們每天仍然還要靠自己的辛苦勞作來換取一點微薄的生活資金,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似乎成為一句空話,所以無論兒女多麼孝順,自己趁身強力壯的時候都要儲備一點養老金,以防不測。

  • 13 # 天師張錫

    老人為子女付出天經地義沒有可懷凝的,世界規律就是這樣,天空大地談不上收取支出,人類有了經濟發展負產品就產生了,過份的強調只能自滅的開始,答案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 14 # 高靜陶

    這樣的子女不孝,太自私了,咋不理解老人的難處,為兒女默默的付出,真感到無論男孩,女孩子,你的大學都白唸了,什麼叫應該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老年生活比想象中艱難多了,沒兒女,老了哭都沒人聽。”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