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富春惡水

    一、關於善惡的爭論

    人性是本善的,還是本惡的,二千餘年來,中國曆代的思想家作出了不斷的探索和爭論。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除此以外,還有公都子的“性善性不善論”和世碩的“善惡兼具論”,但這兩種觀點影響不是很大。還有告子的“無善無不善論”。

    在這五種觀點中,我比較贊同告子的“無善無不善論”,因為人性的善與惡,在社會客觀行為上存在善與惡的判別要求與標準,但將其與人的天性相聯絡,是缺乏依據的,因為人的行為在社會上存在善惡,而對於自己的利益首先是講究利弊,次之才講究道德的善惡。

    如果真像孟子那樣認為人性是善的,那麼就無法解釋人為什麼作惡;如果像荀子那樣認為人性是惡的,那麼如何來解釋父母愛子女、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的社會現實。

    孟子認為善作為人性,具有三個特徵,一是人皆有,即人人皆有;二是它類全無,即動物無仁慈為善的概念;三是天生就有,不是後天的結果。孟子在解釋這個觀點時說,善存在於每個人的身心之中,不是別人給予的,一經探求,就能得到;一旦放棄,就會失去。

    但問題在於:作為人性,不需要進行探求,它便會起作用。人性是不能被主觀意志所左右的,就是說主觀意志只能順著人性而作為,而不能主導人性。所以人的善,不是主觀上探求與放棄的選擇問題,就能證明其是天生的本性,孟子的人性本善論,理論上不夠嚴密,具有片面性,不切實際。

    荀子力主性惡論,對孟子的性善論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和否定。荀子說:“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的錯誤在於將人的生存需求本性,當作人性性惡的依據。每個人都有生存之需,惡產生於過份的獲取之需,而不是生存之需必然產生惡的結果。

    人性無所謂善惡,就是說善惡不是人性。具體地說善惡不是每一個人的第一需要,但善惡是社會的第一需要。

    就算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諧社會,一惡的產生,會產生惡的回報,惡行多了,不加遏止,會產生連鎖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個人考慮的是生存獲利,社會考慮的是遏惡揚善。遏惡揚善牽涉到共同富裕的問題。

    人的根本需要是——生存發展的需要。由其構成的社會需要必須要求善行更多一些,惡行更少一些;因為惡會影響到被惡者的利益。在這個要求下,人們總是先對別人的行為進行評頭品足,來分析評價其善惡,這種社會評論總是帶著抑惡揚善的願望;而不是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的自我判斷,進行自我批評。所以善惡與人性的關係不是很密切,但對社會的關係非常重要。

    二、什麼是人性?

    對於性善性惡的爭論和認識,關鍵的問題在於——人性的本質是什麼,而不是人性是否是善或者惡。

    人性不是善惡問題,那麼人性是什麼呢?

    人都要生存發展,社會也需要生存發展,生存發展構成了每一個人的必須,而人性與生存發展必然存在密切的關係。

    人性與物性具有哲理上的相同性,個體的存在形式,即矛盾運動的形式是——自利需求。於是人性也是——自利的需求。自利——構成了人性的本質特徵。人性的自利特徵,具有廣泛的共性哲理,其符合矛盾運動具有維護矛盾運動利益主體的特徵。

    人的自利性所構成的人性本質,其對人的行為具有不被意志所轉移的特點,你想排除這個特性是不可能的,人只能隨自利特徵而運動,不能逆自利特徵而違規,違規了就是對自我存在的否定。從這個角度看,人性的善惡,缺乏主導人行為的能力,缺乏排斥意志的力量,所以善惡不是人的天性。

    社會普遍存在人性是自私的觀點,如果人性是自私的,那麼人性也應該是惡的,而不應該是善的。但當善惡能被意志所左右的情況下,自私也能被意志所左右,於是,善惡不能反映人性,自私也不能反映人性。由於人性不能被意志所左右的特點,於是人性自私論是錯誤的,同時,將人性定位於善或惡也是錯誤的。

    既然善惡與自私都不是人的天性,那麼人的天性是什麼呢?

    人的天性是——自利。

    自利作為人性的特徵,不能被意志所左右。在自利特徵之下,人們,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存發展而去獲取自利的利益,這些利益包括物質和精神二個方面。其中的精神利益包括愛情、榮譽、尊嚴、地位等等的需要。

    三、作為人的自利天性必然產生的二個趨向

    自利作為人的天性,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二個趨向。第一個趨向是以個人發展為主還是以合作發展為主,也就是現代發展中的以為私為主還是以公為主。但在歷史發展的前期,是以以私發展為主體,這樣的社會現象的例子是多得不勝列舉了,奴隸主、封建王朝與官僚、現代資產階級都是自私意識為主體的行為思路;只是到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生,才出現了系統化的集體主義意識。

    第二個趨向是由於在公私發展的趨向上,必然產生的善惡趨向,其惡的一面在社會上形成了大面積的惡行,自私所形成的社會之惡行,是罄竹難書的。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樹立起了系統化集體主義的思想。

    於是,善惡與公私,都是人的自利天性在社會實踐中的反映。一方面,自利天性必然附帶產生了自私,同時也產生了惡;另一方面自利天性在社會實踐中也形成了大公無私與善。就是說,自利這個人的天性,在社會實踐中產生了大公與自私、善與惡兩重結果。

    自利,作為人性的特徵,其社會特徵是怎樣的呢?就是說人的社會關係是怎樣的呢?

    每一個人必須依靠社會去生存,而不是獨立就能夠生存的。單個的人,你如果一定要不依靠社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獲取生存物資,你會活得非常艱苦與艱難。糧要自己種,衣要自紡自織自裁自縫,就是日夜不停地忙死,其所獲也抵不上打工生活的一小半。

    所以人的生存是必須要依靠社會的,這個依靠社會就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互依互靠、互幫互助、互利共贏的關係。具體來講,這樣的關係,是你必須要為別人和社會去勞動服務,去交換別人對你的商品和勞務服務。這種情況是集體主義思想產生的原因,也是公有制觀念產生的原因。

    同時,在人的自利特徵之下也存在,一方面去追求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只看到別人也在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奔忙。這樣的認識,非常普遍,也還常常認為非常有道理,但事實上是對人性的錯誤認識。

    四、予文化與取文化

    當我們認識了人的天性是自利之後,公私與善惡是自利特徵發揮作用的必然的兩個發展趨向,這種趨向在社會主義社會產生之前,基本上是以自私意識主導的取文化現象左右著社會政治面貌,只是出現了社會主義,特別是當中國經過改革開放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之後,才逐步讓予文化浮出了海面,予文化的出現,是翻開了世界文化史的新一頁。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受自利天性的制約,但反映在社會關係上,出發點是為了獲取,但本質上是給予,是先有付出,然後才有收穫。農民種地,是先付出汗水,然後才能收穫。工人做工,是先為別人服務,然後才能獲得工資。不管是科研、領導、管理等等,所有的工作,都是先為國家或他人服務,然後才能透過工資的形式來服務自己。所以社會關係,是每一個(自利的)人,先去為別人服務,並得到市場的承認,才能被市場所服務,工資是這種被承認的制度形式。

    我們對於工資的認識,可以是多種多樣,對於經濟學來講,常常認為是購買力的具體體現,但從予文化的角度講,是你為別人工作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狀況的獎勵。

    在人的自利天性之下,解決自利需求就必須依靠勞動,勞動產生了文化。文化不僅僅是人類歷史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更應該是創造這些財富的社會關係,即在怎樣的社會關係之下來創造財富,於是文化,有取文化和予文化的區別。資本主義及之前的歷史,都是取文化的寫照,是產生自私與惡的必然,而從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開始,是予文化的新紀元,予文化是善,是形成大公的集體主義思想的必然和必須。

    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之下,產生了予文化,這是最大的善。從時間上講,予文化產生於社會主義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文化進步。於是,人性之善,需要予文化來引導,予文化對於自利的認識,是人人透過為別人的勞動服務,來實現為自己的服務,而不是現在普遍盛行的取文化思想。取文化是產生自私和惡行的根源。

    五、予文化是最大的善

    予文化不是我杜撰出來的,其客觀存在於社會之中,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在暗中主導著人類文明的程序。

    比如勞動,是先給予別人服務,然後再被服務於自己。

    比如企業,是先用產品和業務去服務於市場,然後才能獲得利潤。

    比如市場,是用效益和效率去為市場需求服務,競爭、產權、貨幣、等價交換等等,都是秩序和手段,其是圍繞於為需求服務這個中樞而發揮作用的。

    予文化,其產生於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產生於資本主義社會。

    予文化,倡導認識這樣一種觀點:先為別人勞動服務,然後在為別人勞動服務的過程中享受為自己服務;而不強調先為自己服務,不強調在不得已沒辦法的情況下才去打工和就業。

    予文化,需要人們具有這樣一種認識:各人只為自己,則自私內卷作惡遍地,而各人為己是表面現象,是自以為是,客觀上都是依靠的是別人,而並非真的是依靠自己。凡是自利中的所得,都是別人的貢獻,凡是認為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都是幻覺。你去仔細認真思考,有哪一種東西是你自己生產的,就算是自留地裡的蔬菜,其種植的勞動工具也是別人製造的!現代社會,離開了別人,你啥也做不成!

    於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的所需,都是別人的付出對你的給予,於此,你也必須要為別人為社會作出你的勞動付出,給予你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這是予文化的最基礎理念。

    予文化,是最大的善,由於先服務於他人,後再服務於自己,其大面積地降低了惡的產生,同時也大量地降低了自私的內卷,降低了這種內卷所消耗的成本。

    人性不重在善與不善,人性重在自利,自利具自私與惡行的趨向,同時也具有為公與為善的趨向。當倡導予文化時,可以大面積地降低對自私和惡行的產生。

    予文化客觀上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調節的動力在於:其比取文化具有更高的平均收益。

    之所以予文化在潛移默化中主導著社會的前進方向,比如勞動的發展過程,是從封閉勞動逐步向開放勞動轉化,其轉化的核心動力,是能夠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現代企業與現代市場的發展動力,都與讓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勝者獲得更多的利益有關,但這裡存在兩極分化的狀況,予文化需要從機制上逐步消除這種這種現象,但同時還需要保持動力的持續。

    本文藉助本提問,來探索討論人性及善惡問題,應該可以透過本文認識到,人性問題是生存發展中的自利問題,自利是人性的特徵和本質,善惡不是人性的特徵。自利作為人性的特徵,具有左右意志的能力。自利特徵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具有產生公私和善惡的兩種趨向,這兩種趨向的發展,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而予文化,是普惠大眾的文化,其具正能量,必廣受大眾的歡迎,於是反對者最少,阻力面也就最小,於是內捲成本就低,效率就越益趨高。於是,予文化,是最大的善。人的善與惡,總是與利益相關聯,如果常恨於自私中作惡,更重在需要提倡和宣傳在互利中趨善。這是文化發展中需要把握的歷史趨向。

  • 2 # 春夏秋冬776

    南宋時期的王應鱗三字經中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我想這應該說的是人性一開始的的時候其理念是善良的,但是由於後來為了爭奪利益,滿足人性的貪得無厭之慾望,這種善良會隨著貪圖利益的慾望而改變。怎麼變?那就是爭奪利益由善變為惡,那後來就有了兩種人性,善良能發揮到極致,惡毒也能發揮到無以復加。當這兩種人性發展到頂極狀態的時候,我覺得人性就是善惡人為首了。

  • 3 # 陝西銅川自強不息者

    人之初時性本善,

    長大以後有觀念,

    這時每人有區別,

    是惡是善自判斷。

  • 4 # 瀟灑藝術家WQ

    人性並非本善,善惡都是人性。只是有人善大惡小,有人惡大善小。我們是不是在這之間來來去去,去去來來。人只有克服了本身的缺點才能更好的向前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賣和電商破壞了實體經濟嗎?有人建議將二者取消,能行得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