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史

    這個問題不錯。但金川的那些個大小土司確實不是起義軍,也是壓迫者。乾隆原本並不打算向金川用兵,但是大金川土司在兼併戰爭中逐漸強大,對清廷在川邊的驛站和入藏通路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乾隆因為金川地處敏感,“東則四川成都,西則西藏,南則雲南、貴州,北則西寧、青海,與各處疆界相連”,日後金川當地土司做大,“恐日久金川與西藏聯為一氣,亦難保其不滋流弊”,威脅清朝統治,遂決意對金川地區用兵,只是讓乾隆始料未及的是,金川確實是塊硬骨頭,兩次金川戰役,幾乎七年時間,費銀近億,死傷慘重之下才拿下金川地區,為何金川難以攻克,我以前寫過不再贅述,下面重點討論清軍陣亡人數。

    ‬第一次金川戰爭清軍陣亡人數

    此次戰役乾隆十二年三月爆發,至乾隆十四年由於財政吃緊中止,共打了將近三年時間,清廷陸續投入了東三省、京師、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地軍人8萬多名參加對金川地區的戰爭。

    戰後,清廷將此役陣亡文武官員和軍人請入昭忠祠祭奠,共有三處。

    《清高宗實錄·卷三百三十五》乾隆十四年二月辛丑:賜金川陣亡三等侍衛丹泰祭喪如例,入祀昭忠祠。

    此處記載陣亡者有侍衛丹泰1人。

    《清高宗實錄·卷三百七十九》乾隆十五年十二月戊戌條:是年,追予金川出師陣亡傷亡之參將買國良等二十六員祭葬贈卹如例,外委、馬步、土兵等二千六百七十九員名卹賞,俱入昭忠祠。

    此處記載陣亡者有參將買國良以下官兵2705人。

    《清高宗實錄·卷四百五》乾隆十六年十二月壬戌條:是年,追予西藏出師陣亡、傷亡之主事策塔爾等五員。金川出師陣亡、傷亡之遊擊孟臣等二十二員,祭葬贈卹如例。西藏外委、馬步兵等四十九員民。金川外委、馬步兵一千二百三員名,卹賞,俱入昭忠祠。

    此處記載陣亡者有遊擊孟臣以下官兵1225人。

    由此可見,第一次金川戰役入昭忠祠祭奠官兵高達3931人。(注意入昭忠祠祭奠的官兵可能不代表真實的陣亡人數,但目前能查到的也只有這個資料)

    ‬第二次金川戰役清軍陣亡人數

    此役於乾隆三十六年七月開始至乾隆四十一年二月結束,清廷前後調集兵力共129500餘人參與對金川的戰爭,歷時4年4個月方告結束,完成了對金川的平定,並實行改土歸流。

    戰後,清廷將戰死文武官員、士兵分批請入昭忠祠祭奠,共有6處記載。

    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庚寅,此處記載陣亡文武官員22人,護軍、馬步兵357人,共計379人。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甲寅,此處記載陣亡文武官員172人,護軍、步兵3598人。共計3770人。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此處記載陣亡文武官員139人,馬步兵1215人。共計1354人。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壬申,此處記載陣亡文武官員198人,護軍、披甲、馬步兵2241人。共計2439人。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丁卯,此處記載陣亡文武官員201人,護軍、披甲、馬步兵2267人。共計2468人。

    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辛酉,此處記載陣亡武官4人。

    統計歷年入昭忠祠之文武官員計736人,護軍、披甲、馬步兵計9678人。共10414人。但入昭忠祠的陣亡清軍官兵似乎並不代表第二次金川戰役中的陣亡的所有清軍官兵,據《平定兩金川軍需例案》記載,清軍共陣亡高達14731人,此又是一數,至於哪個資料準確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軍需例案的資料為真,為何多出來4317名士兵沒有進入昭忠祠?實怪之。

    整體來說,第二次金川之役遠比第一次金川戰役慘烈,我還整理出了《八旗通志》之〈忠義傳〉中八旗軍官陣亡名單,共190名,激烈程度在十全武功估計僅次於徵緬之役了。

    至於本題的第二問,寫了多少文章是啥意思?乾隆平定金川后倒有御製碑文四篇,分別為《平定兩金川告成太學碑》、《平定金川勒銘美諾碑》、《平定金川勒銘勒烏圍碑》、《平定金川勒銘噶喇依碑》,第一次金川之役後,亦做《平定金川告成太學碑》,俱載於實錄。

    兩次金川戰役,清軍共陣亡文物官員、士兵近2萬人,斬戮番兵1.28萬人,最後全部平定大小金川之地,實行改土歸流,將西南入藏的重要通道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引用文獻:《清高宗實錄》、《欽定八旗通志》、《平定兩金川軍需案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歲後,遇到情投意合的知己,怎樣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