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寬厚仁義待人,因此一些大將都願意對他肝腦塗地,跟著他出生入死、歷盡艱辛也覺得幸福快樂。劉備是白手起家,創業過程可謂篳路藍縷;跟著他經常是流離失所,過著顛沛不安的生活。即便如此,關羽也寧願放棄榮華富貴,千里迢迢迴歸劉備身邊;趙雲身在河北大軍閥公孫瓚手下卻嚮往著劉備;魏延本來有機會投奔曹操,卻不惜得罪蔡瑁和張允,一心只想投奔劉備……
劉備知人善任,從善如流,求賢若渴,但是依然錯過了幾位當代大才。如果劉備不錯過這幾位猛人,應該可以抗衡曹操,甚至有可能統一天下。
第一、忠孝兩全的太史慈。黃巾軍包圍了北海,太守孔融想要請劉備前來救援。太史慈就自告奮勇前往平原,他單人獨騎,靠著神箭之技,衝出了黃巾軍的幾萬圍城大軍,搬來了劉備的救兵。我們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融曰:“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只是無人可使耳。”慈曰:“府君修書,某當急往。”融喜,修書付慈。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近河賊將,率眾來戰,慈連搠死數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引數百騎趕來。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這樣太史慈到了平原,見了劉備。劉備帶領關張二將和太史慈一起殺到了北海,解了北海之圍,斬殺了黃巾首領管亥。劉備這次和太史慈並肩作戰,應該有機會拉攏到他。但是劉備沒有任何表示,可能是劉備不願意挖別人的牆角吧,就放棄了收攬這員大將的機會。
第二、錯過了一員歷史名將張遼,同時錯過了張遼的同事高順和臧霸。
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正好趕上呂布被曹操打敗,無家可歸,就前來投奔。張遼隨呂布一起投奔徐州的劉備,同時前來的還有高順和臧霸兩位二流高手。
這是劉備拉攏張遼的最好時機。因為此時,張遼也算是劉備的部下了。劉備可以借整編隊伍的機會,把張遼調到自己的直屬部隊。張遼正好也對呂布心有不滿,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跳槽而已。這從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1、呂布因為張飛三番五次地羞辱和挑釁,和劉備翻臉了。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稱張遼失身於賊,張遼低頭不語。這就暗示了張遼對呂布的鄙視和不滿。關羽稱呂布為賊,張遼並沒有替呂布辯護,還頗有棄暗投明之心。張遼立即退兵走了。
2、被曹操擒拿之後,在白門樓上,張遼大聲斥責呂布。說明張遼早就不把呂布當成自己的主公了,根本沒有對主公的尊重之義了。張遼想另擇明主,只是缺乏方向和理由。劉備如果能給張遼指明方向,再找到合情合理的藉口,張遼應該能夠改投到他門下的。
同理,臧霸和高順也都是忠義之士。以呂布的作風,其屬下將領們早就對他不滿了,只是都沒有其它出路而已。所以,劉備如果使用一定的手段,可以收攬張遼、高順、臧霸三員大將。高順寧死不降曹操,說明他是看不慣曹操的作風;而劉備很多方面都跟曹操相反,說不定正好跟高順意氣相投。可惜的是,劉備沒有對他們伸出“橄欖枝”。消滅了呂布,劉備一股腦錯過了三員大將。
第三、錯過了車騎將軍車胄。
劉備第二次奪取徐州,想要收降車胄,因為劉備手下太缺少將才了。車胄當時是曹操留下,擔任徐州刺史的。曹操留下車胄,是因為他有一定的微信和資歷,並不是因為他是曹操的親信。這樣劉備就有機會把車胄收攬到自己的陣營。遺憾的是,關羽出手太快,把車胄斬殺了。劉備也因此批評指正了關羽。這是劉備唯一的一次批評關羽。由此可見,劉備的求賢若渴之心。
第四、袁術的頭號大將紀靈。
紀靈能夠抵擋關羽三十多回合不分勝負,起碼也是二流高手了。劉備主動請纓,帶兵討伐袁術,並不辱使命消滅了袁術。當時,他應該活捉紀靈,然後加以利用。可是張飛卻刺死了紀靈。應該說,這是劉備的失策,他沒有提前交代給張飛。紀靈多次統領十萬大軍出征,是有一定的統兵能力的,而且單挑能力也可以晉級二流高手;對人才凋零的劉備集團,他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第五、蜀中名將張任。
劉備曾經活捉了張任,勸降不成,就被諸葛亮下令斬殺了。劉備為此扼腕嘆息。弄不明白諸葛亮當時為什麼那麼急於斬殺張任。以至於劉備也措手不及,本來這樣的忠義之士,應該反覆勸說: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恩,誘之以利;還不行的話,也可以惑之以色嘛!諸葛亮這次表現得太缺乏耐心了,問了一下,人家說不投降,就殺了;如果人家一問就降了,是不是就太不值錢了?人家拿拿把,有什麼不可以的?
所以劉備嘆息不已,只好把張任厚葬了,以表示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望。頗有點“千金買骨”的意味。
第六、超一流高手龐德。
馬超投降了劉備,卻沒有帶上龐德;另外龐德的哥哥龐柔也在劉備集團。劉備卻與龐德失之交臂,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可能是劉備根本不知道龐德這個人,也可能是馬超和龐柔沒有起到好的作用。
第七、足智多謀的徐庶。
劉備對徐庶是得而復失。曹操以徐庶母親為要挾,劉備立即拱手相讓了。劉備當時至少有三個辦法可以留住徐庶。
1、得到徐庶之後,立即派人把徐庶的老母親接過來,以安徐庶之心。
2、曹操搶先一步,把徐母控制了,劉備可以採取補救措施。劉備可以派趙雲帶領一支小分隊,潛入敵後,營救出徐母。
3、可以用釜底抽薪之計。一旦趙雲營救失敗,可以想法讓曹操逼死徐母,使徐庶死心塌地。總之,如果劉備和曹操易地而處,曹操肯定會不擇手段地把徐母搶奪過去。
劉備是一位君子,得知徐母被曹操控制,立即放徐庶去曹營和母親見面。不過,也正因如此,徐庶感佩不已,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使得一代大軍師諸葛亮橫空出世,給劉備規劃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構思並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軍事局面。
應該說,劉備錯過了太史慈、張遼、臧霸、高順、張任、紀靈、龐德、車胄八員大將和大謀士徐庶。這是劉備的性格決定的,劉備一向都是要以仁義感化人;他從不強人所難,也不懂得用情感、道德、職業等等綁架人;很多時候,他還經常先人後己、捨己為人,因此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人才;更重要的是,他還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地盤和許多其它的東西……
《道德經》雲:
劉備,劉玄德,是名副其實的“玄德”。
劉備錯過的人才多了。就是給劉備再多的人才,他也統一不了天下。起步太晚,時機已錯過;有些忠厚,心不夠狠,太感情用事了。
劉備寬厚仁義待人,因此一些大將都願意對他肝腦塗地,跟著他出生入死、歷盡艱辛也覺得幸福快樂。劉備是白手起家,創業過程可謂篳路藍縷;跟著他經常是流離失所,過著顛沛不安的生活。即便如此,關羽也寧願放棄榮華富貴,千里迢迢迴歸劉備身邊;趙雲身在河北大軍閥公孫瓚手下卻嚮往著劉備;魏延本來有機會投奔曹操,卻不惜得罪蔡瑁和張允,一心只想投奔劉備……
劉備知人善任,從善如流,求賢若渴,但是依然錯過了幾位當代大才。如果劉備不錯過這幾位猛人,應該可以抗衡曹操,甚至有可能統一天下。
第一、忠孝兩全的太史慈。黃巾軍包圍了北海,太守孔融想要請劉備前來救援。太史慈就自告奮勇前往平原,他單人獨騎,靠著神箭之技,衝出了黃巾軍的幾萬圍城大軍,搬來了劉備的救兵。我們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融曰:“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只是無人可使耳。”慈曰:“府君修書,某當急往。”融喜,修書付慈。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近河賊將,率眾來戰,慈連搠死數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引數百騎趕來。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這樣太史慈到了平原,見了劉備。劉備帶領關張二將和太史慈一起殺到了北海,解了北海之圍,斬殺了黃巾首領管亥。劉備這次和太史慈並肩作戰,應該有機會拉攏到他。但是劉備沒有任何表示,可能是劉備不願意挖別人的牆角吧,就放棄了收攬這員大將的機會。
第二、錯過了一員歷史名將張遼,同時錯過了張遼的同事高順和臧霸。
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正好趕上呂布被曹操打敗,無家可歸,就前來投奔。張遼隨呂布一起投奔徐州的劉備,同時前來的還有高順和臧霸兩位二流高手。
這是劉備拉攏張遼的最好時機。因為此時,張遼也算是劉備的部下了。劉備可以借整編隊伍的機會,把張遼調到自己的直屬部隊。張遼正好也對呂布心有不滿,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跳槽而已。這從兩個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1、呂布因為張飛三番五次地羞辱和挑釁,和劉備翻臉了。呂布派張遼攻打劉備,關羽稱張遼失身於賊,張遼低頭不語。這就暗示了張遼對呂布的鄙視和不滿。關羽稱呂布為賊,張遼並沒有替呂布辯護,還頗有棄暗投明之心。張遼立即退兵走了。
2、被曹操擒拿之後,在白門樓上,張遼大聲斥責呂布。說明張遼早就不把呂布當成自己的主公了,根本沒有對主公的尊重之義了。張遼想另擇明主,只是缺乏方向和理由。劉備如果能給張遼指明方向,再找到合情合理的藉口,張遼應該能夠改投到他門下的。
同理,臧霸和高順也都是忠義之士。以呂布的作風,其屬下將領們早就對他不滿了,只是都沒有其它出路而已。所以,劉備如果使用一定的手段,可以收攬張遼、高順、臧霸三員大將。高順寧死不降曹操,說明他是看不慣曹操的作風;而劉備很多方面都跟曹操相反,說不定正好跟高順意氣相投。可惜的是,劉備沒有對他們伸出“橄欖枝”。消滅了呂布,劉備一股腦錯過了三員大將。
第三、錯過了車騎將軍車胄。
劉備第二次奪取徐州,想要收降車胄,因為劉備手下太缺少將才了。車胄當時是曹操留下,擔任徐州刺史的。曹操留下車胄,是因為他有一定的微信和資歷,並不是因為他是曹操的親信。這樣劉備就有機會把車胄收攬到自己的陣營。遺憾的是,關羽出手太快,把車胄斬殺了。劉備也因此批評指正了關羽。這是劉備唯一的一次批評關羽。由此可見,劉備的求賢若渴之心。
第四、袁術的頭號大將紀靈。
紀靈能夠抵擋關羽三十多回合不分勝負,起碼也是二流高手了。劉備主動請纓,帶兵討伐袁術,並不辱使命消滅了袁術。當時,他應該活捉紀靈,然後加以利用。可是張飛卻刺死了紀靈。應該說,這是劉備的失策,他沒有提前交代給張飛。紀靈多次統領十萬大軍出征,是有一定的統兵能力的,而且單挑能力也可以晉級二流高手;對人才凋零的劉備集團,他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第五、蜀中名將張任。
劉備曾經活捉了張任,勸降不成,就被諸葛亮下令斬殺了。劉備為此扼腕嘆息。弄不明白諸葛亮當時為什麼那麼急於斬殺張任。以至於劉備也措手不及,本來這樣的忠義之士,應該反覆勸說: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恩,誘之以利;還不行的話,也可以惑之以色嘛!諸葛亮這次表現得太缺乏耐心了,問了一下,人家說不投降,就殺了;如果人家一問就降了,是不是就太不值錢了?人家拿拿把,有什麼不可以的?
所以劉備嘆息不已,只好把張任厚葬了,以表示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望。頗有點“千金買骨”的意味。
第六、超一流高手龐德。
馬超投降了劉備,卻沒有帶上龐德;另外龐德的哥哥龐柔也在劉備集團。劉備卻與龐德失之交臂,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可能是劉備根本不知道龐德這個人,也可能是馬超和龐柔沒有起到好的作用。
第七、足智多謀的徐庶。
劉備對徐庶是得而復失。曹操以徐庶母親為要挾,劉備立即拱手相讓了。劉備當時至少有三個辦法可以留住徐庶。
1、得到徐庶之後,立即派人把徐庶的老母親接過來,以安徐庶之心。
2、曹操搶先一步,把徐母控制了,劉備可以採取補救措施。劉備可以派趙雲帶領一支小分隊,潛入敵後,營救出徐母。
3、可以用釜底抽薪之計。一旦趙雲營救失敗,可以想法讓曹操逼死徐母,使徐庶死心塌地。總之,如果劉備和曹操易地而處,曹操肯定會不擇手段地把徐母搶奪過去。
劉備是一位君子,得知徐母被曹操控制,立即放徐庶去曹營和母親見面。不過,也正因如此,徐庶感佩不已,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使得一代大軍師諸葛亮橫空出世,給劉備規劃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構思並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軍事局面。
應該說,劉備錯過了太史慈、張遼、臧霸、高順、張任、紀靈、龐德、車胄八員大將和大謀士徐庶。這是劉備的性格決定的,劉備一向都是要以仁義感化人;他從不強人所難,也不懂得用情感、道德、職業等等綁架人;很多時候,他還經常先人後己、捨己為人,因此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人才;更重要的是,他還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地盤和許多其它的東西……
《道德經》雲:
“生而畜之,生兒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劉備,劉玄德,是名副其實的“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