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漠清泉256

    一是《社廟之鼠》。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從前,老百姓用一根根木棒連成柵欄,在上面塗上稀泥,為土地神建成了社廟。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經常來給土地神敬獻供品,從來不敢冒犯土地神絲毫。

    有一群老鼠跑進社廟,在泥木牆中和土地神泥像的肚子裡打洞。它們隨時偷吃供品,吃飽後在廟裡又吵又鬧。老百姓知道後,恨得咬牙切齒,想用水去灌鼠洞,又怕沖壞神像;想用煙火燻死老鼠,又怕燒壞木柵欄,只好幹瞪著眼咒罵老鼠。這下老鼠更得意了,在社廟裡橫衝直撞,肆意搶吃供品。實際上,老百姓並不是沒有辦法去根除它們,而是不敢去毀壞社廟。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那些貪官汙吏就像寄身於社廟中的老鼠,因為有庇護所,老百姓很難清除他們。只有依靠黨的領導,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才能徹底戰勝他們。

    二是《葉公好龍》。

    出自《孔子集語》。

    從前,有個人叫葉公。他非常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雕著龍,在各種酒具上雕著龍,在廳堂、臥室、書房的牆壁和柱樑上到處都雕著龍。人們知道他如此喜歡龍,便四下傳說。

    有一天,天上的真龍聽到了這件事,心裡十分高興,它騰雲駕霧,從空中降落到葉公的庭院中。龍把頭伸進書房的窗戶裡探望,長長的尾巴蜿蜒伸展到廳堂當中搖動。

    葉公看到真龍,嚇得面如土灰,失魂落魄地逃離了家。

    其實,葉公並不是喜歡真正的龍,而是喜歡那些看著像龍而並不是龍的東西。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些人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非真正愛好,只是用以裝飾門面,圖個虛名。我們做人要表裡如一,名實相符。

    三是《庖丁解牛》。

    出自《莊子·養生主》。

    從前,廚師庖丁給梁惠王表演宰牛的本領。

    梁惠王看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才驚歎地說:“啊,好極了!你宰牛的技術怎麼這樣高超嫻熟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愛好的是探尋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我開始宰牛時,看到的都是完整的牛。三年後,在我眼裡就沒有完整的牛了。到了今天,我只用心神和牛接觸,而不必用眼睛去觀看。感覺器官已不起什麼作用,只靠心神支配刀的操作。

    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在石頭上磨過一樣,解牛時遊刃有餘。我按照牛體的自然結構,把刀砍進骨節間的縫隙處,再順著縫隙分離骨肉,完全按著牛體本來的結構,遊刃有餘。這樣,整頭牛的骨肉就‘嘩嘩’解體,像沙土散落堆積在地上一樣。

    解完牛,我才提刀站立,從容而滿意地環顧四方。然後,把刀擦得乾乾淨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完後,對庖丁說:“講得妙極了!聽了你這番話,我懂得養生的道理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要想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只有透過長期的實踐,善於探索,才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使複雜艱難的問題得到解決。

  • 2 # 正大光明Sunny95

    我認為,寓言《刻舟求劍》就很有現實版的意義。

    該則寓言,是說楚國有個人坐船(舟)過江,他佩戴的寶劍,不慎掉入水中,這個人急忙在船身刻下記號,還說,這就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但並他沒有立刻停船下水去找,而是等船划到岸邊後,才下水去尋劍。結果當然是找不到的。世界上,只要是個聰明的人,就會覺得這個楚人的做法,非常荒謬可笑。

    忽然我聯想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疫三年來的作法,原本是正確可行的,事實證明也是行的通的,但由於病毒本身的變異,它的傳染力雖然加強了,但致病致死率卻變低了。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如果仍然堅持固有的”動態清零”政策,就會顯得不合時宜,因此,中央決策機構,才會不失時機地,推出了”第九版”的抗疫”二十條措施”,及時調整了抗疫政策,適度地放開,即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復甦,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有利於人民過上正常安定的生活,把病毒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我本人對此,是完全理解,完全支援的。

    有些人對適度有序放開的政策,心存疑慮。擔心病毒在人群中大爆發,擔心造成社會的恐慌與混亂,我認為,這就像那個寓言中的楚華人一樣,是不懂得形勢變化,不懂得適度變通的愚蠢作為,是荒謬無比的。

    相信我們的黨,一定會有一項更加精準科學的防疫措施出臺的,人民要有信心,緊跟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在新形勢下,每個華人,一定要配合好新的政策,”清病不清毒”,為最終戰勝疫情,恢復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順產,但是聽說順產很費時費力,會不會生一半沒力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