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在天官賜福666

    看到這個問題,感觸蠻多的,所以有興趣來回答。

    東邊結婚,西邊嫁女,南邊喬遷,北邊滿月,中間再加金榜題名的學酒。有些時候不至於高調請柬相送,在通訊和社交平臺發達的今天,的低調要麼簡訊電話告知,要麼群發一條簡訊,要麼朋友圈公佈一條,好事喜事大家分享嘛,恭賀是必須的。但眾多人一方面分享別人快樂的同時也因囊中羞澀而覺煩惱。

    其實,對處於禮儀之邦的國度禮尚往來已是一種美德,何懼這喜結良緣喬遷之喜的慶祝而為之煩惱。說起這個,還得從當地目前的送禮現狀說起。

    一是辦酒名目增多。除了婚喪嫁娶,現在是百花齊放。小孩滿月酒,家中添新口,繁衍子孫壯大家族,為國家又添小苗和花朵啊,辦酒慶祝!之前當兵辦酒,為私鍛鍊自己掙工資,為公為國家國防事業做貢獻啊,辦酒慶祝!修房打頂,初步工程大功告成,辦酒慶祝!透過不斷的辛苦賺錢裝修新居落成,這嶄新的房子,時尚的傢俱,漂亮的裝修,自己享受不過癮,要學會分享,喬遷之喜辦酒慶祝!修廠房辦茶廠搞企業,為當地茶產業做貢獻,辦酒慶祝!話說女人33鐵門檻,男人36鐵門檻,要化劫難為平安,辦個慶生沖喜酒!孩子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咱中國又多了一個大學生,辦酒慶祝!人到60花甲之年,人到70古來稀,80、90耄耋之年,期頤之年更少見,這些統統都值得慶祝!

    二是送禮禮金已經失去了情的意義,並非你情我願,有時純屬攀比或是一種無奈。送禮是熟人之間相互往來的一種機會,有時還可以在送禮時見到不常見的親人,這就起到了一種交流的平臺。自古就有禮輕情意重之說,其實送禮代表的是一份情誼,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與禮金似乎沒有多大關係。但現實卻讓人很尷尬,因為它已經在某些程度上成為了一種交易,甚至為部分人利用成為賺錢的機會,或許這樣說有點太直白,我也只是把別人的話用文字進行轉述。看看生活中的許多例子,你就會有同樣的感受。以下內容有親身經歷,也有聽來的,但大抵都是真實的。

    以禮金變化升級瞭解。 記得90年代初,那時結婚禮金5塊、10塊都拿得出手,沒人會嘲笑你寒酸小氣,30估計就算是大禮了;到了90年代末,那時結婚禮金20、30也拿得出手,50算是大禮了;到了2000後,持續了一段時間基本上在50。慢慢地升級到50最低,100是常規。現在200最低,基本沒有,300、500是常規。以上列舉是大眾化,特殊的親友關係除外。

    現在看看大眾以外的現象。一般關係,或者認不認識300、500,認識的1000、2000、關係好的5000甚至10000、20000,不要搖頭,這絕不是誇張,若沒有真實所見絕不敢在此虛誇。那麼,真的需要這樣做嗎?你的幾千幾萬真的能讓主人為此感動得熱淚盈眶嗎?會在第一時間 發出還是這哥們實心的肺腑之言嗎?這不過是在酒席結束後給主人贏得了人緣好禮金收得多的虛偽的面紗,其實在那刻起更多地增加了主人的人情壓力,再想以後該怎樣還這樣的禮。

    這就是我先前說的送禮已經失去了情的意義,有人把送禮當做生意來做。這是我的一個好友所述,這裡我只能稱作甲乙了。話說甲辦酒時剛剛交往的乙送了1000,甲當時很感激,認為乙很大方,很義氣,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許就只送了200,當下記住了乙。於是在接下來的不久後乙買了房喬遷新居,甲為了撐面子表感謝不好意思再回去送1000,加個零頭100、200得還不好聽,乾脆2000,自己也耍個大方,討個口碑。又過了一年,乙又有事辦酒,甲想這第一次都送了2000,這不能越送越少讓人說啊,硬著頭皮又送了2000。到了第三次,乙再過事辦酒的時候,甲已經送得苦不堪言了,可是自己又確實沒什麼事值得辦酒慶祝來回收。就這樣,乙送了甲1000,甲反過來送了6000。看到這裡,你真的認為乙有多大方和義氣嗎,在送禮的那一刻,或許在心裡就盤算自己以後的回收,因為他清楚對方是一個義氣的人,他的禮金不會虧。這時,甲才意識到,人家送得多並不是好事,或許會成為自己最大的負擔。

    所以個人認為,在送禮這方面,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送禮只是一種交往交流的手段,聯絡感情的紐帶,我們不要把禮金看得太重,它並不代表情誼的深淺。禮尚往來,禮金多負擔大。他今天送你多少明天你就得送他多少,所以這與情誼更沒關係。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原則。金錢永遠代替不了感情,感情也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君子之交淡如水,還是讓彼此活得輕鬆灑脫一些,畢竟生活是自己的。要想活得自在輕鬆,就丟掉那些虛偽的面子吧!

    另外,現在政府也在大力整頓剷除陋習,提倡新風尚,儘量減少辦酒,不辦或者簡辦,我覺得這個舉措非常好。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友友也有這方面的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大陸球迷對大陸足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