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天下,可謂萬世之豪傑;蕭何、張良、韓信等一干功臣襄佐高祖皇帝劉邦成就不世之帝業,可謂名垂於青史。
然而,世人恰恰忽略了在漢初的功臣集團內部的一股中堅力量——沛縣功臣!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蕭何、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盧綰、王陵、夏侯嬰等人,這些人不僅是輔佐漢高祖劉邦的元從功臣,在漢王朝建立之後一度掌握至高的權力地位,是真正意義上與劉邦共治天下的“主角”。
一、沛縣一地,人傑地靈
漢高祖劉邦的功臣集團的整體組成相對而言並不複雜,除卻沛縣起義時的鄉黨(鄉族朋友)元從,便是呂后一家(外戚勢力)對劉邦的扶助,以及張良、韓信、陳平等在起義過程中歸附的功臣。
毫無疑問的,沛縣集團勢力在這當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
無論漢陣營的形勢如何惡劣,都始終不離不棄,始終追隨於劉邦帳下。
抗秦也好、攻楚也罷,這些人一直都是中堅力量,否則劉邦壓根無法對漢軍帳下的軍士形成強有力的控制。
當然,這也能足夠體現劉邦在管理人才上的卓越能力。
沛縣漢城
凡事都有兩面性,沛縣功臣集團在抗秦擊楚的過程中(有外部矛盾)可以將槍頭調轉對外,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漢祚建立後,原本打天下的功臣勢必要在現成的蛋糕上進行分潤,這時候便是內部矛盾顯著的時刻了。
如何處理相對應的矛盾問題,無疑對劉邦是一場考驗。
二、起於微末,成就大業
首先,按照時間的規程進行敘述——“打天下”的時候劉邦是如何調控沛縣集團功臣的。
著重要點明的是,沛縣這個地方是因人而聞名天下,並非因地而造就人才。
所以,沛縣功臣集團的內部成員其實並沒有那麼地神聖化,恰恰相反他們極為“接地氣”,但也更加地富有傳奇色彩。
周勃靠養蠶吹鼓為生、灌嬰是販絲的、樊噲是狗屠、夏侯嬰以養馬駕車為業、盧綰跟著劉邦混也算是個無業遊民;狀況好一點的如蕭何(刀筆吏)是沛縣本地的望族、曹參是沛縣獄掾(獄曹的屬吏)、王陵出身沛縣豪族。
劉邦與漢初三傑
從成員組成來看,實在稱不上什麼豪華的配置。
相反,這些人只不過是長期居於社會底層的勞動階層,如果未曾遇到秦末烽煙四起的歷史背景,恐怕一輩子只能囿限於沛縣一地,絕無可能做到享譽青史。
誠然,蕭何、曹參、周勃等人在歷史上享有較高的地位,但絕不能忽略他們在一定歷史時期下做出的努力,否則就成了空談功績、不注重實際的來龍去脈。
但問題的關鍵也呼之欲出了,僅依靠這些人漢高祖劉邦是如何誅滅暴秦、抗擊強楚、進而坐擁山河天下的呢?
一則有賴於“時勢”,二則有賴於“知人”。
何為“時勢?”
無非是時代與大勢的並稱!
漢高祖劉邦攻佔天下圖
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便是新生的秦帝國搖搖欲墜,歷史大勢趨向便是群雄並起、併力西向關中腹地。
說白了,就是帝國的統治正在瓦解崩潰,各地潛伏的六國餘眾意圖復國、各地的黎民百姓飽受欺壓卻無從洩憤,以及帝國真正掌握權柄的統治者昏聵無能,土崩瓦解之勢逐漸成形。
三、時勢造人,大局已定
在這樣的時勢下,原有的社會階層秩序就會產生裂隙。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張良作為南韓(戰國七雄之一)貴族流落世俗;項梁、項羽叔侄作為楚國貴族也只能隱姓埋名;楚義帝(楚懷王)羋心也只能靠放羊為生。
這極大地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階層在秦帝國建立之後,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與身份,與常人無異。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人還不如平民階層。
與之相對應的是,陳勝、吳廣作為抗秦統治的首個起義者,開始向原有的社會階層秩序發起挑戰,陳勝自立為“張楚王”便是最佳的佐證。
劉邦不正是從沛縣的亭長之位,進而成為沛公,然後輾轉各地起義,誅滅暴秦進封漢王,這才具備了與項羽爭雄天下的實力。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階層秩序的崩壞導致了原本固化的階層開始流動,這無疑對底層的人士而言是最大的優勢。
因為貴族階層總不可能自願向下流落,反倒是平民階層能夠暢通無阻地透過戰陣搏殺獲取更大的晉升資本。
就如同蕭何、曹參、周勃等人,如果按部就班地從他們原本的職位上工作,即便是洪福齊天也不可能躋身統治階層。
這便是時勢在造就人才!
但光有時勢是不足夠的,面對時代的浪潮單個人的力量總是微薄的,所以在漢陣營內部形成了以沛縣集團為核心的組織形式,當然在這個集團內部,漢高祖劉邦是一定要佔據核心與主導地位的。
這便涉及到下一個問題了——知人而用人!
劉邦與沛縣功臣
四、知人善用,利益分配
漢高祖劉邦的知人善用在歷代帝王人物中絕對能夠排居首列,能夠將一個團隊從“開局一雙鞋”的境地,帶領到“金裝遍地走”的階段,在這一點上堪稱“出神入化”。
對於始終輔佐自己的沛縣功臣集團,漢高祖劉邦實則是又愛又恨的,但妙就妙在,這兩者之間的尺度他把握得非常的精準。
在打天下的時候,沛縣功臣是劉邦絕對離不開的有力支撐,說句不客氣的,沒有韓信可以不爭天下;沒有張良可以困頓於巴蜀,但沒有沛縣功臣那劉邦將註定失去一切。
所以,漢高祖劉邦對於沛縣功臣給予了最大程度的信任,至少在打天下的時候是這樣的,但僅僅如此也足夠了。
在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一方的謀臣將士多有叛變歸附漢陣營,但鮮少有規模地從漢陣營叛逃至楚軍。
可見在對待臣子下屬這一點上,劉邦不僅樹立了絕對的權威,還賦予了他們極大的信任(以及豐厚的利益)。
早年間的沛縣功臣
以雍齒、曹無傷為例子,前者是劉邦沛縣起義時叛出劉邦帳下(因為野心),後者是在項羽定軍灞上、問罪漢王時而告密謀求活命。
在此之前,是劉邦對於漢陣營內部的掌控力度不夠強大,但在此之後,尤其是與項楚對弈的條件下,無論劉邦遭遇的境況如何惡劣,再無臣下叛出歸楚。
無疑,此時的劉邦對於功臣集團已經形成了強有力的控制。
這種控制一直延續到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大肆封賞眾功臣。
而如何安定好沛縣集團,絕對是封賞的第一要務,否則漢陣營內部勢必會迎來大規模的分崩離析,畢竟他們追隨劉邦的原因便在於功成名就、封妻廕子。
可一旦涉及到利益上的劃分,即便是親如手足兄弟,也難免反目成仇。
知人善任只不過是表面工作,實際上體現的是利益關係的劃分。
這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將誰誰人用在什麼樣的職位上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事情,否則韓信長期領軍在外早就叛出漢軍帳下了,蕭何撫鎮關中、巴蜀腹地早已經自立為王了,哪還有劉邦的什麼事情?
西漢初期分封圖
君臣之間的利益關係的劃分,決定著漢陣營未來的走向。
劉邦深知劃分不好利益,就無法安定沛縣集團蠢蠢欲動的心,所以他第一步便聽從張良的建議,率先將反叛於自己的雍齒封侯。
這一舉措使得原本內心躁動的沛縣集團功臣內心大定,再然後就是論功行賞了。
在這點上,劉邦並不欲全權聽從沛縣功臣的意見,而是富有遠見地提出將蕭何列為第一功臣,然後再依序封賞排列。
而在沛縣功臣集團看來,如果按照論功行賞的標準劃分,曹參當屬第一。
這當然也是沛縣功臣為自身的利益而發出的利益訴求,畢竟曹參因戰功卓著,如果將其封賞為第一功臣,其下的沛縣功臣也多為行伍戰將出身,勢必利益會水漲船高。
但在這一點上,劉邦並不打算妥協,將蕭何列為首功,意味著武將在王朝建立影響勢必要淡化,否則讓這些人手握重兵,漢祚天下如何能夠安穩?
一口甜棗(利益),一手大棒(權威)。
如此一來,才造就了沛縣一地的芸芸人傑,才有青史流傳的沛縣功臣集團。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天下,可謂萬世之豪傑;蕭何、張良、韓信等一干功臣襄佐高祖皇帝劉邦成就不世之帝業,可謂名垂於青史。
然而,世人恰恰忽略了在漢初的功臣集團內部的一股中堅力量——沛縣功臣!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蕭何、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盧綰、王陵、夏侯嬰等人,這些人不僅是輔佐漢高祖劉邦的元從功臣,在漢王朝建立之後一度掌握至高的權力地位,是真正意義上與劉邦共治天下的“主角”。
漢高祖劉邦
一、沛縣一地,人傑地靈
漢高祖劉邦的功臣集團的整體組成相對而言並不複雜,除卻沛縣起義時的鄉黨(鄉族朋友)元從,便是呂后一家(外戚勢力)對劉邦的扶助,以及張良、韓信、陳平等在起義過程中歸附的功臣。
毫無疑問的,沛縣集團勢力在這當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
無論漢陣營的形勢如何惡劣,都始終不離不棄,始終追隨於劉邦帳下。
抗秦也好、攻楚也罷,這些人一直都是中堅力量,否則劉邦壓根無法對漢軍帳下的軍士形成強有力的控制。
當然,這也能足夠體現劉邦在管理人才上的卓越能力。
沛縣漢城
凡事都有兩面性,沛縣功臣集團在抗秦擊楚的過程中(有外部矛盾)可以將槍頭調轉對外,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漢祚建立後,原本打天下的功臣勢必要在現成的蛋糕上進行分潤,這時候便是內部矛盾顯著的時刻了。
如何處理相對應的矛盾問題,無疑對劉邦是一場考驗。
二、起於微末,成就大業
首先,按照時間的規程進行敘述——“打天下”的時候劉邦是如何調控沛縣集團功臣的。
著重要點明的是,沛縣這個地方是因人而聞名天下,並非因地而造就人才。
所以,沛縣功臣集團的內部成員其實並沒有那麼地神聖化,恰恰相反他們極為“接地氣”,但也更加地富有傳奇色彩。
周勃靠養蠶吹鼓為生、灌嬰是販絲的、樊噲是狗屠、夏侯嬰以養馬駕車為業、盧綰跟著劉邦混也算是個無業遊民;狀況好一點的如蕭何(刀筆吏)是沛縣本地的望族、曹參是沛縣獄掾(獄曹的屬吏)、王陵出身沛縣豪族。
劉邦與漢初三傑
從成員組成來看,實在稱不上什麼豪華的配置。
相反,這些人只不過是長期居於社會底層的勞動階層,如果未曾遇到秦末烽煙四起的歷史背景,恐怕一輩子只能囿限於沛縣一地,絕無可能做到享譽青史。
誠然,蕭何、曹參、周勃等人在歷史上享有較高的地位,但絕不能忽略他們在一定歷史時期下做出的努力,否則就成了空談功績、不注重實際的來龍去脈。
但問題的關鍵也呼之欲出了,僅依靠這些人漢高祖劉邦是如何誅滅暴秦、抗擊強楚、進而坐擁山河天下的呢?
一則有賴於“時勢”,二則有賴於“知人”。
何為“時勢?”
無非是時代與大勢的並稱!
漢高祖劉邦攻佔天下圖
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便是新生的秦帝國搖搖欲墜,歷史大勢趨向便是群雄並起、併力西向關中腹地。
說白了,就是帝國的統治正在瓦解崩潰,各地潛伏的六國餘眾意圖復國、各地的黎民百姓飽受欺壓卻無從洩憤,以及帝國真正掌握權柄的統治者昏聵無能,土崩瓦解之勢逐漸成形。
三、時勢造人,大局已定
在這樣的時勢下,原有的社會階層秩序就會產生裂隙。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張良作為南韓(戰國七雄之一)貴族流落世俗;項梁、項羽叔侄作為楚國貴族也只能隱姓埋名;楚義帝(楚懷王)羋心也只能靠放羊為生。
這極大地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階層在秦帝國建立之後,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與身份,與常人無異。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人還不如平民階層。
與之相對應的是,陳勝、吳廣作為抗秦統治的首個起義者,開始向原有的社會階層秩序發起挑戰,陳勝自立為“張楚王”便是最佳的佐證。
劉邦不正是從沛縣的亭長之位,進而成為沛公,然後輾轉各地起義,誅滅暴秦進封漢王,這才具備了與項羽爭雄天下的實力。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階層秩序的崩壞導致了原本固化的階層開始流動,這無疑對底層的人士而言是最大的優勢。
因為貴族階層總不可能自願向下流落,反倒是平民階層能夠暢通無阻地透過戰陣搏殺獲取更大的晉升資本。
就如同蕭何、曹參、周勃等人,如果按部就班地從他們原本的職位上工作,即便是洪福齊天也不可能躋身統治階層。
這便是時勢在造就人才!
但光有時勢是不足夠的,面對時代的浪潮單個人的力量總是微薄的,所以在漢陣營內部形成了以沛縣集團為核心的組織形式,當然在這個集團內部,漢高祖劉邦是一定要佔據核心與主導地位的。
這便涉及到下一個問題了——知人而用人!
劉邦與沛縣功臣
四、知人善用,利益分配
漢高祖劉邦的知人善用在歷代帝王人物中絕對能夠排居首列,能夠將一個團隊從“開局一雙鞋”的境地,帶領到“金裝遍地走”的階段,在這一點上堪稱“出神入化”。
對於始終輔佐自己的沛縣功臣集團,漢高祖劉邦實則是又愛又恨的,但妙就妙在,這兩者之間的尺度他把握得非常的精準。
在打天下的時候,沛縣功臣是劉邦絕對離不開的有力支撐,說句不客氣的,沒有韓信可以不爭天下;沒有張良可以困頓於巴蜀,但沒有沛縣功臣那劉邦將註定失去一切。
所以,漢高祖劉邦對於沛縣功臣給予了最大程度的信任,至少在打天下的時候是這樣的,但僅僅如此也足夠了。
在楚漢相爭的時候,項羽一方的謀臣將士多有叛變歸附漢陣營,但鮮少有規模地從漢陣營叛逃至楚軍。
可見在對待臣子下屬這一點上,劉邦不僅樹立了絕對的權威,還賦予了他們極大的信任(以及豐厚的利益)。
早年間的沛縣功臣
以雍齒、曹無傷為例子,前者是劉邦沛縣起義時叛出劉邦帳下(因為野心),後者是在項羽定軍灞上、問罪漢王時而告密謀求活命。
在此之前,是劉邦對於漢陣營內部的掌控力度不夠強大,但在此之後,尤其是與項楚對弈的條件下,無論劉邦遭遇的境況如何惡劣,再無臣下叛出歸楚。
無疑,此時的劉邦對於功臣集團已經形成了強有力的控制。
這種控制一直延續到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大肆封賞眾功臣。
而如何安定好沛縣集團,絕對是封賞的第一要務,否則漢陣營內部勢必會迎來大規模的分崩離析,畢竟他們追隨劉邦的原因便在於功成名就、封妻廕子。
可一旦涉及到利益上的劃分,即便是親如手足兄弟,也難免反目成仇。
知人善任只不過是表面工作,實際上體現的是利益關係的劃分。
這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將誰誰人用在什麼樣的職位上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事情,否則韓信長期領軍在外早就叛出漢軍帳下了,蕭何撫鎮關中、巴蜀腹地早已經自立為王了,哪還有劉邦的什麼事情?
西漢初期分封圖
君臣之間的利益關係的劃分,決定著漢陣營未來的走向。
劉邦深知劃分不好利益,就無法安定沛縣集團蠢蠢欲動的心,所以他第一步便聽從張良的建議,率先將反叛於自己的雍齒封侯。
這一舉措使得原本內心躁動的沛縣集團功臣內心大定,再然後就是論功行賞了。
在這點上,劉邦並不欲全權聽從沛縣功臣的意見,而是富有遠見地提出將蕭何列為第一功臣,然後再依序封賞排列。
而在沛縣功臣集團看來,如果按照論功行賞的標準劃分,曹參當屬第一。
這當然也是沛縣功臣為自身的利益而發出的利益訴求,畢竟曹參因戰功卓著,如果將其封賞為第一功臣,其下的沛縣功臣也多為行伍戰將出身,勢必利益會水漲船高。
但在這一點上,劉邦並不打算妥協,將蕭何列為首功,意味著武將在王朝建立影響勢必要淡化,否則讓這些人手握重兵,漢祚天下如何能夠安穩?
一口甜棗(利益),一手大棒(權威)。
如此一來,才造就了沛縣一地的芸芸人傑,才有青史流傳的沛縣功臣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