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虹貓大俠
-
2 # 華哥雜談
諸葛亮高臥隆中知天下三分,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從末出仕,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竟然喻示了今後數十年的歷史走向。且身體力行,踐行了自已的理論。那麼他是如何做到呢?
一是諸葛亮自幼讀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古人讀書比較早,年紀輕輕就通讀經典,從小天賦極高,志向遠大的諸葛亮自然學習用功。從後來諸葛亮所作所為看,年輕時他學貫古今,精通文學、歷史、政治、科技、音樂。
二是學以致用。這一說法不單指諸葛亮出山後所為,而且也包括在隆中時期。這時期的諸葛亮應用自身所學,四處廣泛交友,表面上遊山玩水、彈琴吟詩,實際上類似收集各種訊息和情報,猶如我們今天的調查研究。透過收集各類資訊,並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得出了”天下三分“的正確論斷。
三是諸葛亮的身世有助於他開拓視野。諸葛氏本身是山東琅邪望族,遷到荊州後,他的叔伯輩都在荊州為官,據說諸葛亮的妻子孃家與荊州大戶蔡氏也有密切關係。此外,諸葛亮平時與司馬徽等當地名流來往密切,也更容易接近上層。較高層次的接解面開拓了諸葛亮的視野,能讓他跳出鄉野看得深遠。此外,荊州位置重要,地處中心,更容易收集到各類訊息。
有了這些先天基礎,和身天賦及後天努力,諸葛亮得以準確地分析天下大勢。
-
3 # 兔吐2
回答這個問題,看諸葛亮生活環境。荊襄地處中原,四通八達,靠近九朝古都洛陽、人傑地靈,文人薈萃。受此影響,拔出頭銜,小編我有點吹吹牛,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看面像,揣測心理。所以對當時情形分析到位,享譽天下的《隆中對》就是在此完成的。
在南陽耕種的諸葛亮如何能看清天下大勢,個人總結有以下幾點。
一、看書正所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司馬徽能培養眾多謀士,學生應該不只三五個,教學課程不止一兩本。諸葛亮作為優秀學生之一。書肯定沒少讀。老丈人黃承彥也是荊州大族。黃的老婆和劉表夫人蔡氏是姐妹。(諸葛亮應該跟媳婦管劉表叫姨夫)家中藏書不會少。他能接觸更多有價值的書籍。
二、地處資訊集散地三國時期雖以農業為主,大家族也做生意。荊州北臨宛洛,西接巴蜀,東連淮揚。交通四通八達。是貨物的集散地。也是訊息的集散地。諸葛亮在南陽躬耕,本身是沒有什麼收入的,不能全指著老丈人或大哥接濟,少不得貨賣一些農產品。接受南北各地的訊息就容易多了。
除了自個養家,諸葛亮還愛訪友,原著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玄德曰:“何處去了?”童子曰:“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玄德曰:“幾時歸?”童子曰:“歸期亦不定,不知何處去了。”諸葛亮不僅自己能獲得一些天下大事,他還和朋友們交流,交流能互通有無,知道更多的資訊。
三、親自實地考察。隆重對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諸葛亮曾經拿出過一份西川地圖。如果說是古本或者是坊間淘購,如果真實性沒有保證,諸葛亮不會拿出來。這說明真實性可靠,說明諸葛亮實地考察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諸葛亮27出仕,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去考察。
四、識天文天文這個東西,流傳下來的不多。不多不能懷疑他的真實性。老祖宗的智慧是超乎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