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畫外hoWide
-
2 # 老張說電影
大陸製作特效的水平近幾年來確實有進步,但要是和國外比,那差距可是顯而易見的……
大陸外特效的差距有多大?基本就是《瘋狂動物城》和《幻城》的差距。
然而,造成出現在電影中的特效千差萬別,並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錢的問題。
必須要說一下《大聖歸來》了。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聽宣傳通稿裡說,有好萊塢的電影人很震驚這部電影,認為它做出了價值一億美元的水準。當時我還有些不信。看了之後,有一種感覺:略有誇張,但確有過人之處!
我並非動畫電影專業人士,僅從一些愛好者的角度來嘗試說說。
我們在評價一部動畫電影的時候,撇去劇情不談,在純技術角度來看,最直觀,最簡單粗暴的能體現技術的細節有哪些呢?有一個非常有標誌性的細節:毛髮!
能把毛髮渲染好的,技術就一定非常強。毛髮都渲染不好的,那麼技術也就不算強。
那麼大陸與國外的區別是大部分影視特效還在為特效而特效,就是那種你看中中國產片時脫口而出:”這是3D做的,這是合成的……"
而國外的影視特效是為鏡頭服務的,很多鏡頭你不看影片花絮根本不知道是CG合成的;而且大陸對影視特效投入不大,一般只是純電腦CG合成,3D從業人員的動畫水平也普遍不高
比如一部溼地宣傳片裡需要有飛鳥鏡頭,而3D製作人員根本不瞭解鳥飛行的動作分解,致使作出來的飛行動作很假;
而且大陸很少用到好萊塢那樣的機械模擬裝置(唐山大地震使用了南韓團隊的地震模擬系統,也不怎麼真實……)
因為素材不真實(都是電腦做的)所以鏡頭製作出來也假,對光影理解也不深,後期和前期拍攝脫節,後期人員在前期拍攝時一般只是負責監督在綠背上打跟蹤點,很少會細緻的記錄現場燈光引數等細節問題……
其實大陸也有團隊也參與制作過《2012》的部分鏡頭,說明也有高水平的CG團隊,但估計影片的鏡頭合成主要還得歸功於國外的高超技術。
-
3 # 泛魚優視
大陸的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視效公司的,比如(排名不分先後)basefx,米粒,原力,聚光繪影,po朝廷(這個是謝霆鋒的視效公司哦),東方夢工廠,追光動畫
至於真實水平如何,還真的不能和國外先進技術團隊比,只能說整個中國電影工業還處在一個較為基礎的層次,電影行業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現階段充斥著大量的5毛特效電影,就是市場反饋給這些電影的利益,有給他們繼續創作的空間,等到觀眾來選擇電影的時候,資本就會往高水平的電影製作公司傾斜,這個時候,特效水平會有飛躍。另外,不是特效製作行業內的人,無法回答具體水平在哪一個等級,只能給出感性的認識。
-
4 # 木落三
國外的科幻片特效確實震撼又逼真,但是恐怖是真的恐怖,噁心的是真的噁心,大到高樓建築星際宇宙,小到牙齒毛孔跟細胞,看著也是心累,甚至還覺得恐怖就在身邊,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
大陸的特效相對於科幻什麼的就比較娛樂了,像糖寶啊,花楹啊,就是可愛系列了,看著逗樂也舒心點,而且我們的特效雖然有點狗血,也不乏絢麗多彩啊。
目前國內的特效相比較浮躁,甚至有的帶著敷衍,我個人覺得,要是真的有一個團隊,能沉下心鑽研,效果絕對震撼,而且我對華人的想象力很有信心的,畢竟這麼大的文明古國走到現在,又有那麼長的歷史文化,遠到《山海經》的描述,近到《盜墓筆記》《鬼吹燈》的小說,特效真的實現的話也是很有前途的。
回覆列表
中中國產電影特效儘管逐漸在發展,但是“五毛特效”、“技術民工”的印象似乎還根深蒂固的盤旋在觀眾心目中。這背後折射的是整個中國電影製作模式和特效行業的困境。其實想要技術合格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在製作的每個環節中都做到“精準無誤”,而這背後的現實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首先是資源跟不上。在中國,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投入可能只有好萊塢的十分之一。在有限的資源下,視效團隊不得不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不可抗力因素,有時候是資金跟不上,有時候是因為時間不充裕。“趕工”在中國電影製作過程中是特別普遍的現象,即使事前想得再充分,現實中也總是有各種突發狀況。電影視效的製作無疑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如果沒有充裕的時間和資金,再好的技術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專業化也是個問題。
中國影視行業起步得較晚,專業化程度也相對較低,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往往很不流暢。尤其是在特效方面,如果負責電影視覺特效的工作人員在前期劇本創作階段完全沒有話語權和決定權,就容易出現劇本里寫得很美,概念設計中畫得很好看,而實際完全沒有可行性的情況。五毛特效的出現,大多都是因為前期沒有做到合理切割資源,或者是對劇本的檢查不夠到位。有時候,不是特效技術人員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他們沒有許可權去調整劇本。
第三,人才跟不上。
目前特效行業普遍存在中層人才斷層的現象。整個行業發展過快的結果必然是人才的供不應求。不同公司間“搶人”的現象帶來了整個行業揠苗助長的局面。水平和機遇不對等的直接後果就是實際操作中低下的效率和令人失望的完成度。
行業的規範和工業化是需要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目前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團隊也已經開始重視特效團隊在前期的介入,越來越多的中中國產影片特效已經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