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博學的糯米qq
-
2 # 有一點文化
首先,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我們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每個細節都在孩子的眼睛下進行,長此以往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認識和認知,這種影響是無形的卻也是深刻的,一旦形成難以改變。
其次,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自己的外面經營得很好,事業混得風生水起,社交遍地開花,朋友遍天下,而一旦回到家庭面對自己的孩子,我們有苦說不出有苦無處訴,那麼我們作為父母是失敗的,因為孩子不願意親近我們,不願意和我們深入溝通和交流,不願意面對我們的內心世界,這種感受是很難讓別人感同身受的。
說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然我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混得不算好,不過作為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還是可以分享出來的,我從小就是留守兒童,前面20年都是和自己的農村爺爺婆婆長大的,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導致我個人性格有時比較孤僻內向,說白了就是童年時候缺少父母在身邊的陪伴和關愛,以至於現在我和父母之間都是有一層距離感覺彼此很難融入到各自的內心世界,偶爾會吵吵鬧鬧,價值觀很多地方都不相同,所以說父母即使是在外面混得很不錯,但是孩子的教育和陪伴關愛沒有做好的話,一樣是失敗的。
再者,孩子作為父母的骨肉血脈相連,就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如果孩子不能比自己這一代優秀,甚至不如自己,那麼只能說明孩子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不足和欠缺的,尤其是在家庭教育這方面。
此外,在傳統教育裡面,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是寄託著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迫心理的,巴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成才有出息,恨不得比自己這一輩乃至爺爺那一輩要強要優秀,我們本身是帶著家族很好的延續下去的希望去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因此,如果說孩子沒出息不能出人頭地,那麼父母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多多少少是有問題存在的。
最後,我想補充說明的是,一個人的成長是多方面影響的,有父母這方面的家庭原因,也有我們從小到大所處的周圍環境,還與從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有關,更與我們每個人自身條件息息相關,我們所接觸的人,所受到的影響是來自方方面面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單單歸結於一個方面,因此,孩子沒有教育好是方方面面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這個問題,儘可能多方面找原因,不過父母肯定是很重要且很必要的一個原因之一。
-
3 # 風趣指間
責備孩子沒有用,責備教育也沒用。或許這就是孩子應有的樣子。我們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也有自己的作業要完成,要努力去拼,
孩子沒教育好,父母會感到無奈和遺憾,真的,要說成人生的敗筆,讓父母太難了。
-
4 # 思錢想rp
對!自己的成功本身就包括子女的成功,如果自己的子女不成功,那自己本身就不成功,說是人身的敗筆也不為過。子女不成功,將會是自己一生的最大遺憾,讓自己終身牽掛,於社會於自己於子女都是貽害無窮的。
-
5 # 倍兒爽8
此問屬兩可之間,沒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大有人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不在少數。中國的智者早都說了,兒孫有兒孫福。人各有志,他不願走父輩之路,另覓Sunny道,的確可行。人類的進步、發展就是如此。當然其中不乏敗類!
-
6 # 少澤閒談
對,因為孩子是家庭的廷續,未來,你成功了卻沒有教育好孩子,讓他走上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犯罪歧途,你再成功,也是你人生最大的敗筆,因為他們才是未來,你的希望。
回覆列表
看到題問傷心,問,怎樣才算教育好子女了呢?條件標準在哪裡?故然給父輩下這樣的斷語未免太殘忍。只要子女比父輩強這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