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科論普
-
2 # 雙碳洞見
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科研界人才評價現狀目前的現狀就是,人才評價體系裡,是按照發表SCI論文的質量和數量來評價的(當然極少數學科以專利、工程為主)。但放眼國際,SCI論文巨大多數都是國外出版集團出版的,比如Elsevier、Wiely、美國化學會(ACS)、英國皇家化學會(RSC)等。因此,這種評價辦法,就要求科研人員擠破腦袋去在國外的期刊發表論文,並以此為驕傲。
期刊收費問題根據我的瞭解,國內高校每年要支付幾百萬美金在這些資料庫上,才能保證學校師生能正常下載到各個出版集團的論文。僅Elsevire一家,市值就高達390億美元,這裡面,上千所中國高校“貢獻”了多少財力?!但問題恰恰是,我們做出的基礎研究成果,我們的企業科研人員卻看不到,這一定程度造成了“為別人打工”的現狀。
建立我們自己的期刊,改變評價體制,把論文發表在我們的國土上這個呼聲早已經有了,尤其是從中國變成科技大國後(但還不是強國)。比如,很多院士開始呼籲院士評審時,要有標誌性的成果發表在中文期刊上。但是,評價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改過來的,就像一艘大船,哪兒那麼容易掉個方向?但未來一定會有越多越多我們自己的期刊,越多越多的論文發表在我們自己的期刊的,這將是中國強大的一大標誌。
就目前的學術評價體系來說,學者們肯定是要發表科研論文的。而且論文的影響力越大,學者的影響力也會越大。否則每年釋出的高被印學者名單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此外,經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某某學者又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了什麼重要的成果。所以可見很多科研人員還是把在頂尖科研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視為提高科研成果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問題是,目前國際上影響力比較大的期刊都是英文為主的,所以也難免作者們熱衷於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了。
實際上,屠呦呦獲得諾獎之後曾經有過一些討論,認為她是一個“三無”人員,即無院士頭銜,無海外畢竟,無重要核心期刊的論文。因而當時國家有關部門還出臺了一些措施,鼓勵國內科研人員把優秀科研成果發表在國內的期刊上,但是有一個問題被忽視了,那就是學者們科研論文的影響力還需要透過同行的引用和參考來予以提升,因而在鼓勵於國內期刊發表論文之外,還應該提升國內期刊的影響力。當然這是一個閉環,有了優秀的期刊平臺才能吸引到更多重量級的成果,有了重要的成果同時得到同行們的引用和認可才可能提升期刊平臺的影響力。
至少就目前而言,國際期刊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於大陸期刊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中國科協也有一系列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的計劃,目前也已經有一些期刊在國際上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當然,目前幾大期刊集團旗下的國際期刊仍然是具有重要影響的,所以也會吸引到更多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