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心心理
-
2 # 心理諮詢師賈國樑
不是說現在的中學生很容易焦慮抑鬱,實際上現在不論是中學生還是其他的一些群體,都比較容易焦慮和抑鬱,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焦慮和抑鬱的比率不斷的上升。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原因是可控的,有些原因是不可控的,有些原因是可見的,有些原因是不可見的,而且形成抑鬱焦慮的因素是綜合的性,並不是單一的,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對於抑鬱和焦慮的原因有所定論。
不過對於處於抑鬱焦慮中的人來說,我們需要積極的面對,積極的應對,這才是一個建設性的方式。
心理學視角~ 中學階段,是人生自我認知建構(初中),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奠基(高中)的重要時期…
初一二最關鍵課題~“我是誰”~孩子們渴望獨立,自主意識再次迸發(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在2週歲前後,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自己來”…),對生活學習中的一些事物想自己做決定,自己做主,自己說了算,似乎不再像之前那麼“聽話”了…家長老師們的直接感覺是“逆反”…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們這個階段如果沒有經歷“逆反”,那麼28歲後,表現出的“逆反”反射弧會很長…
生理學角度~初中階段,孩子們正值青春期,隨著生理機能第二性徵發育,加之荷爾蒙分泌旺盛疊加效應,催化情緒會顯得十分激越或脆弱…
因為渴望深度瞭解自我,即會透過他人尋找“自我”(鏡子我)… 諸多此前不曾瞭解到事情和問題到來(男孩遺精/女孩月經)自我心動不安與對異性的好奇,無法直面,懵懂隱性焦慮生髮,或伴隨多多少少的抑鬱感,影響心境,引發情緒,呈現衝動激越…
這個時候,如果以“自我認知”為主題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跟得上,對孩子們會很有幫助,可以幫他們卸掉一些潛在的壓抑和思想“包袱”,輕裝生活學習…
高中階段,青春期激越狀態得以逐漸過度,更多轉為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思考… 異性同學之間已經能夠常態化交往,不再故作反向~初中階段男女生之間常常會在課桌中間劃線~內在越想交往,行為上卻越刻意否認反向,呵呵。
多年做學生心理輔導經驗~中學階段的焦慮抑鬱,大都生髮於初二前後的階段,即便高中才出現的問題,回首過去,也都會在初二發現端倪…
建議,家長們在初中階段為孩子們選擇一對一的顧問式“心理陪伴成長”,根據孩子的狀況選擇,哪怕只有3-5次“自我認知”澄清梳理,都會對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讓青春期焦慮抑鬱情緒疏解在生髮之初… 對孩子的後續成長,設定一生的發展都是一個很好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