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巍山

    中小學職稱評審確實一言難盡,尤其是名額限定的高階職稱評審更是如此。

    從好的方面想,這無疑是國家為了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地位的決策,讓老師們有個奮鬥的目標。

    但是困難在於教育工作很難量化,不象現在醫生需要嚴格的筆試、面試考試,很大程度決定於所在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制定的評價標準。

    領導也是人,人都會存在一定私心。當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等,還沒有評為高階職稱時,其評審條件會有意無意的向這些人靠近。

    所以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看到,一些教書不行的校長、副校長們優先評上了高階職稱。

    在一些小地方更是熟人的社會,職稱名額甚至直接帶冒給某人。

    作為一個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心裡有怨氣正常。但是如果你有遠超過他人的教學、班主任實績,有多篇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非交錢的),去上級領導面前擺事實講道理,讓人無話可說。我當年就是這樣做的。

    當然現在評審條件比以前更規範了。所以

    教師平時就應該爭取每節課都是優質課去上課,對於優不優質課就無所謂了。

  • 2 # 大俠145002436

    這是不可能的事。

    陪練一週的學生,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還是不同班級的學生?

    如果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校會同意老師這麼隨心所欲、無法無天,破壞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當校長是聾子?當教育局局長是瞎子?

    如果是不同班級的學生,老師每一次下課,都進行反思,尋找不足,精益求精,每一次調整教法,每一次完善教學,越上越好,這不更好嗎?

    這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不斷提升。

    教師不是教書匠,不允許簡單的重複。我們倡議教師要做個反思型老師,不斷研究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而不是做一個重複、重複、再重複的教書匠。

    另外,優質課跟職稱有什麼關係?就算有一節省優質課,題主就認為可以評上職稱了嗎?

    職稱不是看你一張證書的,而是要綜合教育、教學、教科研的工作,全面考量的,如果你其它材料為零,哪怕一張省一等獎的優質課,也是評不上職稱的。

    題主混淆視聽,安的什麼心?

  • 3 # 朱老師186745519

    20年前就有這種現象,為了展示某教師公開課,一個年級抽40左右個優生練好多天。最後展示給來聽課的老師看。聽課老師羨慕老師及學生。誇學生會配合,埋怨自己的學生怎麼就教不好呢。可笑啊!就像某些創文明城市一樣,好好整幾天,上級檢查來看看,不錯。查後一切照舊。

  • 4 # 鄉下人1個

    為了上好一節優質課,讓學生陪練一週這樣的情況,估計是產生於職評過程中,這樣的情況雖然第一次聽到,但這過程中各地各校的做法,可以想見類似的形式很多很雜,說好聽的叫優質課:精彩紛呈;說難聽的叫瞎折騰:勞民傷財。

    筆者從教之初,三五年沒見過聽課。1977年之後,因為升學要考試了,才開始聽說聽課這一名目,之後是越來越多的聽課活動,名目繁多。

    整個過程中,筆者認為,正常的互相或外出聽課,對教育教學工作,確實有交流促進和提升作用。從職評開始後的所謂聽課,由於功利色彩濃厚,花樣不斷翻新,評課過程成為言不由衷的哼哼哈哈,便只有瞎折騰的用場了。

    之後叫“公開課”,多了一層希望起示範作用的意思。隨著學科教研組織的健全,全校學科性的才叫公開課,同年級學科性的稱為實踐課,後來演變成外校也來聽的叫公開課,僅本校的就叫成實踐課。

    如果是全縣(區)或鄉鎮範圍內的公開課也有叫“示範課”的,這種課經過了周到的準備,專門請資深優秀教師來上,與問題中“優質課”類似,具有指導意義,但無評職稱的功利傾向,也沒有演練一週的情況,先借一個班試上的情況則較為常見。

    順帶一句,在評識職過程中筆者還經歷了“要做科研型教師”等假大空口號的折騰,為了有“論文”,學校編選校本部論文集和學科論文集,縣(區)教研機構編選區縣級論文集等情況,惜乎都是列印的,厚厚的一本沒有多少篇,如果沒有它,全區縣教師職稱晉升的表格內論文一項便是空白,誰個還能晉升?筆者見聞有限,所在區縣沒見過有人在省市或全國性雜誌上有論文,如有,一定會組織我們學習的。這是十年前的情況,不知現在有沒有。

  • 5 # 80多顆開心果

    這樣課雖優質,但作用不大,因為平時的課不可能這樣上,但又不能不這樣上一節課,因為晉升職稱非這樣一節優質課不可。

    職稱制度並不完美,不合理,要不斷改,但不會取消。

  • 6 # 送自己一份開心

    職稱評審是不可能取消。

    但是讓學生陪練一週有點兒過了吧。

    但是如果需要講優質課,確實需要練習。因為課堂的內容重點是否突出,難度是否合適?時間把握是否合適?是否有亮點?

    這些都需要進行練習。不僅需要練習,還需要同學科的老師多提意見,進行改進。再講再改。

    職稱評審和以後的效益掛鉤。所以重視也是應該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為什麼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也不完全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