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美旭日X
-
2 # AA城南花已開半里
在一個擁有優質教源的學校讀書肯定好啊!
有優秀的老師,還有同樣優秀的同學,好的學習環境,這個不香嗎?真實感受應該是“快樂”吧!哈哈哈!
加油你也可以的,上讓人羨慕的大學。
-
3 # 教育小專家
充實。認識好多優秀的師兄師姐,有的是在學業方面做的比較拔尖 ,有人是在學生工作,有的專注打比賽,還有些更可以方方面面涉足又都做的很好。我自己的話,可能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學生工作上,很忙,但是學到了很多,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和滿足感。
與很多同學一樣,一到很忙的時候,就開始指天長嘆“我當初為什麼要報考華南師範大學XXX 專業呀”,但是忙過了這季,又真的會覺得大學生活很充實,至少我不喜歡自己大學四年是玩玩遊戲刷刷微博電影度過的。不管怎麼說,華師在培養人文這方面,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然後就是日常可以跟朋友炫耀的啦,“我們學校食堂真的好吃,又很便宜!”大學城的話,一定要試試小貝!
華師的學生在找家教這方面還是比較有優勢的,校內有勤管免費推薦家教,還有師兄師姐以及級群同學們的各種推薦,校外一些群也可以加(就是要收推薦費!),週末有時間帶帶小朋友賺點零花錢也挺開心的。
我是八二年就讀華師漢語言文學系的(亦稱中文系)。回想起來,當年高考確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錄取率記得大約是百分之五左右。在歷經兩年的高中艱苦學習後,我於八二年應屆考上母校華師大。回想起來,當時考進華師的同學來源情況有點複雜:有高中應屆畢業考上的,也有補習後考上,亦有已經參加工作(上山下鄉)帶職帶薪來讀的。就我們班的情況看,班長姓周海南人,就是一個已經工作的五零後,至少比我這個六零後大六七歲(班上都叫他“老班長”)。
先談談所學專業課程的設定情況。由於同學的來源情況比較複雜,因此當時在讀一二年級時,感覺到部分課程的設定有“補缺漏”的意思。原因在於在班級同學中,我這個六四年出生的六零後,已經算是年齡比較小的。就是說我們小學(甚至初高中學)階段,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的影響,所學的知識不多,各門功課也不紮實,“補缺漏”是必須的。比如英語課,我們讀的是徐國璋所編寫的教材,學習時還要從英語發音拼讀學起。至於本科專業所學知識,自然是什麼現代、當代和古代文學,以及外國文學,還有一些文學理論和實踐課程,如《創作概論》、《寫作訓練》等等。
再談談大學四年的個人感受。由於我們是八十年代初讀大學,所以當時畢業後國家是包工作分配的。其實我覺得自己對歷史專業比較有興趣,只是高考時語文成績是當年全縣考生中最好的,所以高考成績出來後,班主任和我老爸都希望我讀中文系,因此我最後選擇了中文專業。老實說,大學四年的課程不算緊張,學習壓力不算大。因為畢業後包分配工作,所以有個別同學多少有點“得過且過”的意思。至於我自己,屬於那種不勤不懶那類,學習成績也算可以。但是當時我對學習外國文學缺乏興趣,而對古代文學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古代詩詞),所花在這方面的課外閱讀時間是最多的。最後畢業論文,也是選擇唐詩來做專題。
最後談談大學四年生活感受。八十年代初,華師只有一個校區,就是現在的石牌校區。由於讀書時年輕見識少,剛入學時覺得華師校區的確好大(當時據說是一平方公里,在當年華師校區屬於比較大那類)。裡面體育館、標準運動場和游泳池之類,一應俱全。甚至理髮店、照相館和飯店都齊全。應該說,大學四年的生活還是過得蠻自在的,留給每個同學的回憶也是美好的。時光匆匆又過去三十幾年,難忘我的母校華師大,難忘我的班級同學,還有那單純美好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