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別無選擇
-
2 # 老葉先生
親家這門親,是兒女親(你認他是親,不認他也是親)。其相處時要立足於這個基點,才得道,行穩致遠。我有三個親家,我與他們相處時多遵從以下幾點考量:
1、僅隨同兒女走,不搞獨自單行;
2、平起平坐,不卑不亢,若即若離;
3、不主動、也不被動,順其自然、不刻意作為;
4、多務虛、少務實,政熱、經冷;
5、多禮儀性的交往,少實質性的往來;
6、先維穩把關,後甩手漸離。
網友們,請你們也曬出與親家相處的高招,供大家借鑑借鑑?
-
3 # 手機剪輯9g6C
相互理解一下,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講究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體諒,相互邦助,總之既然選擇了當親家,別做出不是一家的事,就Ok了。
-
4 # 大海情懷007
處理好與親家的關係,直接關係到自家小兩口的關係,反之亦然。
我兒子2019年結婚,兒媳婦很會來事,除了和我兒子很合拍外,對我們公婆都很好,對我們和親家關係協調的也很好,我們幾方面都很和諧。
去年孫兒呱呱墜地,小傢伙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莫大的欣喜,坐月子請了月嫂,後面老婆子立馬跟進,哄孫子就落到了老伴身上,好在親家母還時常打替班,又僱個鐘點工,總算能應付過去了。
我們和親家的關係很融洽,借孫兒百天、週歲一起坐一坐吃個飯,春節前後再聚餐一次,平時不過密聯絡,誰家有事都到場幫忙,我們和親家達成共識,兒子兒媳婦(姑爺姑娘)鬧矛盾,我們不參與、不拱火,他們都是成年人,有智慧自行解決。
只要他們小兩口處的好,我們和親家就能處的好,因此我們背後教子,讓兒子做的好我們有提醒的責任。
-
5 # 陳一222
1、保持禮貌性距離。
2、見面時客氣而低調,不要端著架子,也不要小心翼翼。
3、親家初次見面不要過分喧染自己家庭。
4、不要過分強調自己子女有多優秀。
5、不要偏袒自己子女,打壓對方子女。
6、不要不屑對方家鄉的禮節和習俗。
7、不要為婚嫁迎娶有關具體事宜鬧得不愉快,更不能為彩禮鬧翻臉。(這是大忌,也是禍根)
8、親家最好都少參與子女小家的生活。
9、不要過多要求子女,為原家庭經濟上付出。
10、對子女小家經濟上的贊助,不要掛在嘴上常叨叨給親家聽。
11、親家儘量減少在子女小家中交集的次數。
12、親家最好不要同住在一屋簷下照顧孕婦,產婦和帶孩子。
有條件婆婆花錢,讓產婦住月子中心;有條件最好由媽媽陪孕婦,帶孩子最好是親家輪流換崗。(當然是在孃家媽自願的情況下)
13、親家雙方都要有感恩之心,尤其是孃家媽帶孩子的家庭。男方父母要經常表示謝意,不但要掛上嘴上說感謝,還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如:平時買禮品、節假日請吃飯,也可以適時安排親家出去旅遊放鬆一下。
14、多子女,多位親家的家庭,要根據各位親家的品性,與自己的契合度分別對待,這裡用一視同仁可能行不通。
15、親家之間禮尚往來也很重要,互相送禮也有講究,不是非要送貴的,而是要根據各人的喜好和各家的生活習慣而定。
16、不要一方一味索取,也要一方一味給予。
17、不要和親家的親戚有過多的往來,更不要有經濟上的糾結。
18、和親家聚餐不要醉酒,有點風度少喝點。
19、不要對親家指指點點,尤其是在子女小家中,當著子女面指點親家的不是。
20、親家之間彼此要信任,不要背後猜忌。
21、親家之間條件再懸殊,也不要看不起人。
22、親家雙方都不要重男輕女,更不要對孫輩過分護短溺愛。
23、親家之間有矛盾,最好少去分辯,交給時間去冷卻。
24、親家家中有大事,條件允許第一時間到場幫忙,或者慷慨解囊支援一下。
25、最後最重要的一條,是尊重,互相尊重和恰到好處的邊限。
-
6 # 獨立蓮放
不要相互說對方家的孩子缺點多於優點,要相互相成的為對方考慮為孩子們的小家考慮。而不是自己種種。要把優點始終表裡如一,而不是相互指責對方家庭怎樣怎樣的,人都無完人,更何況一個大的家庭呢。都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相信很多家庭都能正確處理好這個看似為難而又簡單的事情。祝你們家庭幸福和諧美滿從沒有各種矛盾發生。
回覆列表
兒女大了,免不了要成家的。成家了,自然自己又多了一門親戚叫親家。
親家如果和自己隔得遠,不在本省之內的,那事情就簡單多了,平時各忙各的,大不了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互致問候,客套一下。
怕就怕,親家住的近,距離又不是太遠。平時家裡有個風吹草動的,對方就知道了。比如小兩口子,吵個架拌個嘴的,傳到親家耳裡可舒服?
老古話說的好,結親如結義。既然是有緣成為了親家,就應該以心換心,坦誠相待,視親家為兄弟。平時儘可能的和親家之間,保持一段距離,尤其是和親家母。還有人,和親家母加微信聊天,一點也不避嫌。如果換作我,不太習慣。我說的當然是異性親家。距離才能產生美,這句話同樣的適合親家之間。
婆媳之間有矛盾了,發生了爭吵,應該就事論事,不能牽扯到兒媳的父母,說什麼教子無方之類的,也不能指桑罵槐的進行人身攻擊。現實生活中,還有的婆婆,一旦與媳婦鬧矛盾了,立馬跑到親家那裡,去告狀。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婆媳之間的矛盾,越陷越深,幹萬要不得。
遇到親家家中有大事,壁如紅白喜事,過生日等等,應該第一時間去問候,方便的話更應該親臨家中,去幫忙。
親家之間,最好不要有經濟上的往來,比如合夥開店,做生意之類的。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有矛盾。不是有句話麼,叫做親戚不同財,同財兩不來。
遇到親家家庭條件不好的,也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瞧不起人。條件允許的,可以適當的幫扶一下。
總而言之,親家雖然和自己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也算是親戚和家人。處理好親家之間的關係,也是家庭和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