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綹春風79682225
-
2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什麼時候也不認同宋江,就不該走那條招安路線,招安,表面上看,是一條光明大道,其實不然,北宋末年,四大奸臣當道,宋徽宗昏庸無道,荒淫無度,寵信奸臣,迷戀李師師,趙元奴,不理朝政,這樣的一個朝廷,什麼忠義之師也不能使江山長久,到頭來只能做炮灰。如果宋徽宗換作是趙匡胤,是開國皇帝,此時此刻梁山好漢來投,肯定會作出一番事業,也會得到重用,因為開國皇帝一般都比較聖明,至少不是昏君,他們不光打江山,也深知守江山的重要性,到了徽宗時代,宋徽宗步了南唐李後主的後塵,正兒八經的皇帝不好好做,卻沉迷於生色犬馬,重文輕武,鬥雞走狗,吟詩作畫,當皇帝不行,繪畫倒是高手,尤其是花鳥畫,活靈活現,在書法上,還創造了瘦金體,可這些本是文人墨客該作的事,不是皇帝該作的事呀!歷史驚人的相似,南唐李後主亡國之君,做了俘虜,同樣那個紅袍加身滅了南唐的趙匡胤的後代,也做了北國的俘虜,同樣是亡國之君,真是天大的諷刺,後來的南宋,雖然也還是宋朝,已經是半壁江山了,苟延殘喘的又經歷了若干年,出現了秦檜那樣的奸臣,皇帝宋高宗依舊寵信奸臣,致使精忠報國的嶽元帥蒙冤受屈,雖然後代君王為他平反昭雪,但是大宋朝,還是被元朝代替了,少數民族統一天下。宋江一心想招安,當寨主期間,發展壯大了梁山,不得不考慮梁山的出路,其實招安也是唯一的出路,除了像方臘那樣造反,在不然就是招安,造反人心不齊,最終也是被鎮壓,下場更慘,還要揹負賊寇的罵名,招安也沒強多少,最後做炮灰,做鷹犬。不論哪種情況,都會有傷亡的,人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有人戰死,有人僥倖脫生,有人看破紅塵,有人歡喜,有人憂。到現在為止,我老了以後,仍然不認同宋江的作法,可也找不到好的出路。
-
3 # 亦文人文01宋江招安之不得不然
假使我們站在宋江的角度,從梁山長遠發展的方向看,他的受招安是有不得不然的苦衷。首先說梁山這個地方,以水環山,物產豐富,既有山川之險,又有自給之便,而且號稱八百里水泊,有充分的戰略機動空間,實在是一箇中等規模的割據寶地。並且梁山好漢中可謂百花齊放,巫醫樂師百工,都代表了當時最高的技術水平。從這個方面,宋江能壓過佔據富足江南(此時南方生產力水平已略高於北方)的方臘列四大寇之首,並非偶然。
不過宋江等佔據山東,狼顧汴梁,也必然成為宋朝廷的肘腋之患,對付王慶等還有時間搞驅虎吞狼之計,但對梁山,則是不斷有人馬討伐,其中的呼延灼關勝等,可稱當時的頂級戰將。拋開討伐結果不談,僅就這個事實,梁山實際是長期處於內線作戰的高壓態勢之中,宋江當然不想進佔周邊州縣,但問題在於,即便他想,也力有不逮。
而梁山之不如方臘集團,最大的隱患在於資源佔有和開發的短板,一無鹽,二無鐵,三無民。割據初期,靠著指揮精當,三軍用命,固然連戰連捷,但打仗不可能零消耗,兵源補充是個大問題,武器列裝是個大問題。同時,如果宋軍改變策略,變徵討為封鎖,恐怕不消多久,梁山內部必亂。
即便以上問題都能克服,但從長遠看,梁山頭領的繼承人問題也很難解決,自古美人如名將,人間不許見白頭,三四十年後,曾經叱吒風雲的英雄們都老了,是否還能如今日般,“賣個好價錢”?
02宋江招安之眾望所歸再說內部構成,整個梁山的地位,大致為“宋盧吳公”四人掌管核心權力,天罡正將(如李逵燕青等為核心圈頂級心腹)掌握高階權力,地煞副將為中層幹部的分配方式。如果對天罡三十六人的出身來歷過一遍篩子,便可知招安勢在必行。無他,其中大半人出身體制,另外的不少都是大中小地主,換言之,統治階級出身。每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落草,比如盧俊義被騙,關勝被裹脅,武松殺官,楊雄手裡有人命,可以說不得不然,但如有個契機讓他們洗白後重回體制,而且待遇比之前更優,估計掌握領導權的這幾位,甚至不會有什麼激烈的思想鬥爭。這也是招安最深厚的“群眾基礎”。
03宋江招安之擺爛疑雲早在晁蓋在世的時候,李逵曾為梁山提供了一個積極的戰略構想,“殺到東京,奪了鳥位”,雖然很缺乏可操作性,但加以最佳化,卻是破解梁山緩慢死亡的好辦法。當然,在剛上山就盼招安的宋江看來,這一言論必須迎頭痛擊。
作為農民起義,凡達到一定規模的,都有激動人心的政治綱領,比如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或者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時不納糧,但宋江坐擁一百零八員頭領,只因襲前人喊了個“替天行道”,與實力太不配比。這種擺爛,作為有天書加持的人物來說,似乎只有等招安這一個出發點,可以解釋。
04招安與否兜了一圈,回到主題上來。宋江的招安,可謂自始至終,梁山的命運,其實早早定下。從根本上,不排除他的理念是正統的,畢竟自小受的就是君君臣臣的教育;也不排除他的本意是善良的,要為兄弟們爭個封妻廕子。但這種充滿了奴性與陰謀的做法,加速了梁山的瓦解和眾頭領的快速死亡。由此,在並非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其行為不可原諒。畢竟如林沖楊志等人,都是吃過體制大虧的角色,他們的慘痛經歷,不是一句封妻廕子即可抹殺的。
-
4 # 你論我評
確實如此!宋江秉持的是反貪不反宋的理念,接受招安也不全是為了自己,光棍一條無兒無女,他是為了跟隨他的成百上千的兄弟們有個好的歸宿,尤其他們的梁山後代,不能一出生就揹負著反賊的惡名,只有報效朝廷建功立業,才可能改變和提升自己的處境,因為當時他們還沒有改朝換代自立為王的格局,古代歷史人物不能用現代的政治正確去硬套的。
-
5 # 秉燭爆蛆燕赤俠
提出這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在社會沉浮中麻木認命了…
宋江被招安並不是當時社會背景下唯一的一條路,卻是最艱險的一條,他以為招安了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他太不懂政治。當然,也許正是因為他懂,他因為放棄了繼續拼的希望才帶著大家走上了那條路。
第一條路,匪轉商。在宋代,尤其水滸的年代,商業社會發展得很充分,在水泊梁山佔據了很好的地理位置,不劫道不造反其實可以做碼頭、修客棧、做水運、發揮108好漢的優勢做各種生意和經營,完全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社會,至於這些人以前身背的罪,到了一定程度,用錢完全可以擺平,那都腐敗到骨子裡的朝廷什麼事搞不定?
第二條路,匪轉軍。這個從軍不是被中央直接招安,而是直接投奔當時的優秀邊疆將領。北宋末年邊患四起,北邊金、契丹、西夏等國兵強馬壯,雖然宋朝重文輕武,但邊疆不能沒有人駐守。也是因為輕視武將,也會給這些山大王一些生存空間,況且,本來流放充軍就是在邊疆的,他們的過往身世選了這條路也不會被朝廷深究。後面大宋朝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沒過多久金人南下就綁票了徽欽二帝,只要能挺到那時候山河淪喪,誰還管他們匪不匪的啊,建功立業都有可能,就看他們有沒有真本事了。
第三條路,匪轉鏢。鏢局這個行當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武行中黑白兩道通吃的,尤其黑道,梁山好漢已經在江湖上有了名號,走鏢開武行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好的周邊創業。當然,他們的難點可能還是怎麼打通白道,因為之前太囂張,都打出了替天行道造反的招牌,想悄無聲息地迴歸正軌不那麼容易,但這事看怎麼辦,朝廷最忌憚的是他們聚在一起並且發動更多力量,如果他們能低調轉型,一夥子人分散到全國各地去自立門戶開分號,系統還是一個系統,但對朝廷來說形成不了絕對威脅的時候誰還記得他們啊?那個時代隱姓埋名不要太容易,就算有徭役兵役普查,總有辦法對付過去的,要不然108將聚齊之前他們很多人也有正經營生活得好好的呀,怎麼再分散就不行呢?
歸根結底,就是之前聚義時太高的理想把他們都搞飄了,同時也是一群沒有長遠思想指導的江湖莽夫,快意恩仇的自由日子過慣了,殺人越貨也碰過,心野了,沒人再去腳踏實地想想後路。
-
6 # 米米豆
我多大歲數的時候看也不認同招安,招安就是宋江為了自己偏執又根深蒂固的忠君、智孝仁義的思想製造的一場鬧劇、慘劇。
“逼上梁山”這個成語對有些好漢來說是準確的,比如統領宋江、魯智深等,可對有些好漢來說應該用“騙上梁山”比較合適,比如玉麒麟盧俊義:人家好好的員外當著,豐衣足食,宋江聽說了此人的能力,就動了拉其入夥的心思,利用其夫人賈氏和管家李固的私情,加上軍師吳用的一系列既不光明,也不磊落的餿主意,終於給一個好端端的大富豪,誆上了山當賊,末了還來段劫法場大戲,讓盧員外不僅不恨,還感激涕零,又活捉了史文恭。為啥坐牢?還不是你們的反詩栽贓陷害的!這真是給個巴掌再給顆甜棗吃,好人都讓你們做了。
更慘的還有霹靂火秦明,本來就是朝廷的人。花榮用計生俘,宋江、花榮勸其投降,秦明死活不從,換做誰也不能好好的官不當,有俸祿領,去當草寇吧!然後這幫人又餿又損的主意又動起來了:找了一個士兵,穿上秦明的衣甲、騎上秦明的馬,把青州幾百戶百姓給殺了,之後放火燒作一片瓦礫。知府得知後怒不可遏,於是將秦明一家妻兒老小全殺了。秦明能怎麼辦?有家難歸,無路可走,最後只得入夥。
類似的還有很多,生生地毀了人家的安穩人生,又給人洗腦:水泊梁山所謂的“自由瀟灑快意”。最後又勸大夥不過自由日子了,投降歸順,反過來打他們的同行方臘,車軲轆轉了一圈,宋江最後也被鴆殺,圖個啥吧!如果說招安是為大夥好,那當初何必把好人拉下水。
-
7 # 平子評天下
中國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好漢,所以把打家劫舍,賣人肉包子的綠林好漢塑造為英雄,這種價值扭曲的英雄觀正好折射出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價值觀的錯位,一方面我們寄望做人走正道,又對那些落草為寇的強盜土匪心懷同情甚至崇拜,導致國民價值觀的錯位。同時錯誤的歷史觀,又強化了這種價值扭曲。長期以來在歷史觀上,總把那些造反暴動的人冠以“起義”的名號,進而上升到推動歷史進步的高度,因此那些給民族帶來災難,導致文明成果毀滅的暴力事件,一再被謳歌,草莽英雄一直被推崇。
不可否認那些佔山為王打家劫舍賣人肉包的匪徒中有被逼上梁山的,也有犯科作亂的逃犯,他們挑戰人類道德底線,殺人放火,輕則危害鄉里,重則危害社會安寧和政權穩定。歷朝歷代對待這類土匪都是採用剿撫並進,既一般採用剿滅或者招撫,也就是《水滸》所說的“詔安”。在不付出較大犧牲的前提下,招撫自然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它不僅可以減少犧牲代價,而且也給那些迷途知返的惡徒一個洗心革面的機會,減少社會動盪。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宋江,既有江湖義氣的匪性,也有讀書人入仕為官的強烈願望,因此他天天盼著朝廷詔安,一方面藉此洗刷為匪的惡名,另一方面也可實現自己的抱負,他的選擇客觀上具有社會進步意義。
對於宋江選擇詔安而不是繼續佔山為王打家劫舍,華人一直都很糾結,特別那些不諳世事的年輕人,總希望那些梁山好漢繼續打打殺殺,而不是繳械投降,迴歸主流社會,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這些梁山好漢給一個民族帶來的禍害。對於南宋政權來說,當時正是內憂外患,外有北部外族入侵之患,內有方臘造反之憂,因此社會穩定,消除內耗內患一致對外,實現收復北方失地才是一個民族的重中之重。如同抗日戰爭期間一樣,消除內戰,一致抗日一樣。因此宋江詔安,於民於國都是最佳選擇。
-
8 # 張永科38
最初看完《水滸傳》後,確實認為宋江的起義軍如此浩大,以致朝廷派兵多次征討均遭敗績!宋江本應推翻腐朽的朝廷,而不應該接受招安,進而葬送了梁山泊眾好漢的性命!因而對宋江恨之入骨!
但當真正瞭解史實以及作者施耐庵的出身背景後,就完全改變了以前的看法。
(一)正史上宋江起義軍成敗始末
宋徽宗末年荒淫無道,奸臣蔡京,童貫等壓榨百姓。1119年,朝廷為增加稅收,蔡京等看中了鄆城境內的梁山泊水窪,將其視為國有向漁民徵收暴稅!宋江當時是鄆城縣一小吏,因仗義疏財在當地頗有威望。於是由宋江牽頭,帶領阮氏等36人揭竿而起,佔據梁山水泊。朝廷派少許官兵攻打皆遭敗績。
後來起義軍發展到幾百人,1121年宋江起義軍攻破淮陽城,引起宋徽宗重視,派海州知府張叔夜征討宋江,張乃北宋名將,僅用三個月,最後以誘敵之計包圍起義軍!宋江慘敗後只好率殘部歸降了朝廷!而在之前的1120年方臘起義軍就被朝廷派兵剿滅了,
由此可知:[宋江接受招安,以後又去征討方臘,全是作者虛構的]!
(二)作者施耐庵簡介
施耐庵(1296~1370)今江蘇省興化人。29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登進士。後曾任浙江錢塘縣(今天的杭州)為官三年,因看不慣官場黑暗,辭官回家周遊各處……
施耐庵曾參與過張士誠起義軍的抗元軍事活動。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多次下詔,要他進朝為官均被拒絕。浪跡天涯遊遍山東河南後,轉回故鄉與弟子羅貫中創作《水滸傳》,
《水滸傳》出版後,朱元璋認為此書諷刺攻擊朝政,將施耐庵捉拿下獄!後得劉伯溫請求,才釋放其出獄……
人們在研究四大名著後發現,《水滸傳》同《西遊記》一樣,是一部反腐敗的小說:武松斬殺西門慶,武松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林沖被逼上梁山,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吳用智取生辰綱等等。
宋徽宗暗道私會李師師,凡此種種,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宋朝後期朝廷腐敗造成社會黑暗的醜惡現象!而朱元璋認為此書是借古諷今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寫作小說的要求與要素
《水滸傳》是名副其實的小說,而小說的要求是:根據某一歷史事實為主軸,作者可根據需要,對人物和情節隨意進行虛構!但總體結局必須與史實相符合!比如《三國演義》是魏國滅吳蜀,最終三國歸晉!與正史符合!你就不能寫成蜀國把吳魏滅了!而《水滸傳》中說宋江接受招安,正史是宋江投降歸順了朝廷!兩者幾乎差別不大!
綜上所述,當我瞭解正史,知道宋江被張叔夜打敗歸降了朝廷
之後,也就不埋怨宋江,更不恨宋江了→因為歷史上宋江兵敗後確實歸降了朝廷,他不歸降只有死路一條。
-
9 # 醒世翁
感情上是反感的,認為宋江逆了梁山造反的初心,屈膝投降,窩囊,鱉屈,落了個七零八散,慘痛收場。但理智上是認同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夥只圖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毫無遠大目標的烏合之眾,是看不到前途的,也沒有前途的。所以只能選擇接受招安這條路。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10 # 湘水微波
年輕時看《水滸傳》最反感的就是招安。
那時血氣方剛,感情樸素,對英雄十分崇拜。對於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十分讚賞,甚時候渴望自己能成為魯智深武松,好好領略一段江湖快意,對於招安當然就十分反感了。我的認知就是那麼多英雄好漢聚集一起,共同打造一番事業那多好,幹嘛要自毀長城?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是多麼豪邁,還要"招什麼鳥安"。
我對宋江這個人物而言,前半部分還是佩服的。因他仗義疏財,救急江湖被天下英雄尊敬,也因此後來才成為了梁山義軍老大。但後半部分則多是討厭,他削尖腦袋鑽營招安之路,最後斷送了梁山事業,好漢們也七零八落,大多死於非命,不禁扼腕而嘆。因而對宋江的好感蕩然無存,甚至認為他的行為就是靠出賣梁山為自己討進身的鋪墊。
隨著年齡增長,思想成熟了很多,慢慢理解了宋江的苦心。
試想,一個小小的水泊梁山怎與朝廷對抗,靠打家劫舍終不是長久之計,圖眼前短暫的歡娛而走向不歸之路是不可取的。
宋江本是刀筆小吏出身,基本上算是體制內人員,年齡不足三十尚有大好前程,如不是被小三閻婆息所逼殺人,後又誤題反詩獲罪,怎麼樣也不會去落草為寇。尋機會迴歸政府一直是他的夢想。
再者,梁山一百多將領,數萬的兵丁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他們謀求出路也是他職責所在,除了招安,哪還有更好的出路?依仗梁山的實力來贏得朝廷的重視,為自己和每個頭領謀取一個好的職務,一份好的工作,離開黑道走向白道又何嘗不是件好事?
宋江靠他的智慧做到了。
他先是靠打贏戰爭,捉放高俅童貫等人贏得了很大聲望,又靠妓女李師師向宋徽宗吹枕邊風,終於達成心願得招安,而每個頭領都有相應的職務和體面工作。
但宋江卻對官場黑暗卻估計不足,以往梁山上的勝利就是後來的災禍,被他打敗過的高俅童貫之流顏面何在,怎會放過他。他只能帶著他的難兄難弟東征西討走著最血腥的道路來磨滅自己,走向了一條新的不歸路,這是他始料不及的。
因而,我也不能完全認同他的招安,只能是理解罷了。
-
11 # 遊俠8666
梁山先後聚有各類(“九流”)人物109(含晁蓋)位“好漢”。兵將數萬。鬧騰魯西(現聊城、荷澤一帶)多年。
被招安後,“好漢”們再未受招討。還了一方淨土於百姓。
[換至各朝各代乃至今天,某省(市)鬧出個獨立王國來,國家也是絕對不會容忍(許)的]。
宋江之流被招安後,奉命去徵遼,又去打方臘。兄弟多半身亡,給後人留下了一熱門話題。
被招安對也,錯也?人們所處的角度不同,立場不一,看法不一樣也就不足為奇了。
-
12 # 老喵玩遊戲
對於這個問題我略有苟同,在沒有認真閱讀《水滸傳》原文(全本)之前,在電視、電影的薰陶下,我只認為這部書只是寫了兩個內容,一是官逼民反,一是宋江投降,而實際情況並非這麼簡單。宋江這個人,自始至終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勤於王事,對朝廷忠心耿耿,另一方面是注重江湖義氣,對人付諸大愛,特別是對朋友能兩肋插刀。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致使他和他的弟兄們死無葬身之地。他一上梁山泊就舉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只反貪官,不反朝廷,絞盡腦汁吸引朝廷招安。招安之後,立即投入征戰四方的軍事行動,先是打服了遼國,平了河北田虎,生擒淮西王慶,最後滅了方臘。這些為朝廷忠心耿耿且出生入死的舉動確實感動了朝廷。雖然最後被奸黨謀殺,但對於宋江來說,也算死得其所,因為他自認為是歿於王事,死後沒有背上草寇的罵名。說宋江是投降派不太公正,因為他骨子裡就忠君愛國,沒有投降一說。
-
13 # 姜伯牙
招不招安要看宋江怎麼對待他的那幫兄弟 。為了使他們上山,宋江可謂煞費苦心用各種計謀才先後把他們搞上山,可是因為招安,他的那幫兄弟被宋江處心積慮搞得死的死亡的亡,沒有好下場。“聚義廳”宋江的義在哪裡?認同也好反感也罷,其實是反感宋江這個人。
-
14 # 天山月3
確有同感,年輕時血氣方剛,思想單純,嫉惡如仇,不信邪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怎肯向朝廷低頭歸降。年長後考慮問題多了,方方面面與己有關,世間事複雜多變,安身立命但願求全,因此感到宋江的招安卻有不得已的苦衷在裡面。
-
15 # 愚叟釣淺灘
不知道別人如何,我始終都對宋江招安持有反感。主要原因是對腐朽墮落的宋朝有反感。不說別的,堂堂正正的皇上竟然鑽地道嫖娼,堂堂的“替天行道”之賽主去求一個婊子跟皇帝說事兒成何體統?哪裡是什麼替天行道,簡直是助紂為虐,坑害國家,坑害民族,坑害人民!
回覆列表
(水滸傳)裡最後的宋江(招安)是個矛盾的話題!年輕時看(水滸傳)真的反感招安,轟轟烈烈地大幹一場多好,非要去招什麼安?結果是徵方臘損兵折將,破遼國徒勞無功!以至現在也認為宋江的招安是一步錯棋!閒時又看看(水滸),才覺得作者對宋江的招安是必走的歸宿!第一,(水滸傳)的主題就是(逼上梁山)!裡面大部分人是不願意落草為寇的!只有(陳達,楊春,周通,王英,李逵這樣的)特別是一些官員富豪,地方豪強(以盧俊義,宋江,呼延灼,秦明,朱仝等),真是不甘心為寇一生!宋江這人做事圓滑(官匪互通),做事總想給自己留一條洗白的道路(替天行道)!卻一心想著揚名立萬,功成名就,這是他的死心塌地的目的,也是以盧俊義為首的官級梁山人員的心思,所以,招安一拍即合,順理成章!結果,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北宋朝中權臣仍然對他們防賊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哪會一心!人家是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你宋江卻拿自己一方勢力與皇帝談判得來的,這樣人在朝中大臣眼裡,是最危險的!有機會肯定除掉你!但是,宋江的招安之路是梁山好漢們的必走之路,因為他們選擇了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