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利用國會與教廷對抗,英國的宗教改革從此開始。1531年,英國召開國會和教士會議,對教士會議全體成員以擁護教皇和蔑視王權罪起訴。教士們付出11.8萬多鎊鉅款獲得寬免。1533年,國會透過禁止羅馬教廷上訴的法案,隔斷了英國與羅馬教廷的一切聯絡。新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克蘭麥主持法庭,宣佈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批准他與安娜·波琳的婚姻。1534年,國會透過《至尊法案》,宣佈亨利八世及王位繼承人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國王有權召集宗教會議,審理各種異端。英國國教會(安立甘宗)正式產生。在1536—1539年間,國王封閉了修道院,沒收了他們的地產,房屋,財產。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原始積累;英國王室也增加了經濟收益。
1640年12月16日,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透過決議,指出:“上屆宗教會議所指定的宗教法現與國王權力,王國的基本法律和臣民的自由及財產相牴觸。它包含著若干導致宗教分裂和引起危險後果的內容。”這份決議開始否認安立甘宗的禮儀體系。1642年2月,國會透過《主教排除法》,將主教全部逐出國會。經過國會的努力,無論在宗教禮儀還是在教會制度上,安立甘宗的影響已經逐漸被削弱。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國會透過立法,以民族的名義系統地改造了英國宗教,其廣泛性和深刻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次改革。
查理二世無嗣,死後其弟詹姆士二世繼位。他是狂熱的天主教徒,竭力著手恢復天主教:大批釋放被監禁的天主教徒,並委以重任;在宮廷中公開舉行天主教儀式;調遣軍隊駐紮倫敦城外。1687年,詹姆士二世釋出《信仰自由宣言》,廢除反天主教和非國教教徒的法律。次年,他命令在教堂中宣讀這個宣言,逮捕不服從命令的主教。詹姆士二世的專制統治和倒行逆施的政策,引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強烈不滿和全華人民的反抗。1688年,國會決定推翻詹姆士二世,派遣代表到荷蘭迎接其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荷蘭執政者威廉。威廉和瑪麗為國王和女王。這次事件史稱“光榮革命”,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一次爭辯。同年,國會透過《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規定國王必須定期召開國會,無權廢止法律,保證議員的言論自由,規定凡開徵新稅,招募軍隊與對外政策等重大決策都必須由國會決定。國會又透過規定除天主教外地各教派信仰自由的《容忍法》和規定國王根據《戒嚴法》得保持一定數量的軍隊,時間以6個月為限的《兵變法》。1701年,國會又透過排斥天主教徒繼承王位的《王位繼承法》。這樣,英國終於確立了以國會為核心的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的資產階級專制政權。
隨著國際形勢發生變化,西班牙,葡萄牙傳統羅馬公教的國家力量衰微,新教的荷蘭,英國開始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後,加上虔誠派在各地引發的福音運動,新教的海外傳教開始步入正軌。英國成為新教傳播的動力源,首先針對北美殖民地,先後成立了“新英格蘭海外傳播福音會”(Society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ospel in New England),“基督教知識傳播會”(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等。之後又傳入亞洲,南印度,非洲。
19世紀初,英國只有一小部分天主教徒。隨著30年代法國天主教會的復興,英國天主教徒也開始活躍起來。19世紀40年代,大批愛爾蘭天主教徒移居蘇格蘭,英格蘭,促進了英國天主教會的發展。牛津運動後期,一些聖公會的信徒追隨Johe Herry Newman改信天主教。1850年,教皇在英格蘭重新恢復了自宗教改革以來一直停止的主教區。1851年,牛津運動的另一領袖人物Henry Edward Manning加入羅馬天主教,並且赴羅馬補修神學。1854年Manning返回倫敦,建立修道院。Manning是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上“教皇權力之上論”的積極支持者和“教皇永無謬論說”的擁護者,同時還是一位活躍的社會改良者,他曾積極從事禁酒,勞工立法和慈善事業。天主教會雖然有上述發展,但在英國一直處於次要地位,直到1914年它才在英國社會中真正立足。
6.基督教社會主義
基督教社會主義(Christian Socialism)是19世紀中葉英國國教會中出現的一種思潮,他是在英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社會弊病日益顯露,憲章運動日趨高漲,空想社會主義者在各地開始進行合作社實驗的背景下產生的。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John Frederich, Denison Maurice, Charles Kingsley等。Maurice認為基督教與社會主義的精髓同為博愛,平等和正義。他反對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主張透過合作運動實現社會主義,以便解決工人貧困的問題。窮人的貧困是錯誤的經濟關係和社會的非正義造成的。而錯誤的經濟關係及其所導致的社會邪惡是自由競爭造成的,因而社會迫切需要合作原則。Kingsley比較熟悉英國勞工的狀況,同情憲章運動,主張才去漸進的方式進行改革,反對使用激烈手段。
宗教是一種在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國家普遍存在的社會歷史文化現象。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誠如宗教學創始人Max Mueller 所說:宗教信徒可謂對宗教非常熟悉,“成千上萬的人信心之誠篤可以移山,但若問他們宗教究竟是什麼,他們可能張口結舌,或只能說說外表的象徵,但談不出其內在的性質,或只能說說信心所產生的力量”。
一.從自然崇拜到宗教的起源
自然宗教是人類文明史以前的宗教形態,有著一個較長的變化過程,隨著人類對於改造自然和認識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宗教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表現出種種不同的宗教形式。原始宗教大致有這麼幾種主要形式:大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Totemism),靈物崇拜,偶像崇拜。
由於認識能力有限,人類對自然界中,無法認識的事物,產生出了強烈的而又普遍的恐懼心理,這就是自然崇拜(Nature Worship)所產生的原因。這可以說是原始的宗教崇拜。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這種對自然直接地崇拜,慢慢抽象化,最後也就產生了神。可以說,對自然崇拜是宗教起源的一部分原因。
二.羅馬帝國時期早期信基督教的傳入(約BC5世紀—10世紀)(Early Christianity Preach into Great Britain During Roman Empire)
基督教起源於1世紀,在2世紀已經牢牢地紮下了根,3世紀迅猛發展,4世紀末則已經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Roman Catholic Church)。
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從它處在的羅馬帝國中得益不少。羅馬帝國提供安定的環境,基督教傳教士可以從海,陸路漫遊整個羅馬帝國,在整個帝國境內都流行希臘語,都為傳教士傳播教義創造了有利條件。羅馬帝國的許多居民都是羅馬公民,它的世界主義使基督教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
在凱撒大帝時期(Gaius-Julius-Caesar),他征服了高盧,然後繼續往北,渡海到了大不列顛,也抑或直接,抑或間接地把羅馬文明傳播到了大不列顛。
伴隨著基督教國教地位在羅馬帝國的確立,以及羅馬帝國的擴張,早期基督教傳入大不列顛。不列顛的基督教化,是通過幾條途徑完成的。羅馬公教的帕特里克(Patrick 約389—461)和奧古斯丁(?—604),在5世紀中葉和6世紀晚期先後在英國傳教,為羅馬教會打下基礎。帕特里克有“愛爾蘭使徒”之稱,他於432—461年期間,使愛爾蘭人基督教化,並建立愛爾蘭教會,他將主教制傳入愛爾蘭時,把它與愛爾蘭的傳統氏族制結合,從而創造出修道院院長,部落領袖和主教合一的獨特製度。651年,基督教在英格蘭牢固的建立起來。
在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從被壓迫的宗教,變成羅馬國教,成為歐洲普遍的信仰的宗教。基督教的傳播伴隨著歐洲大陸逐漸從奴隸時期向封建時期轉變,暗示著封建時期對思想控制的訴求。
英國史學家吉本對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內成長的原因作出了精闢的分析,他提出了5大原因:1基督教徒一成不變和毫不容忍的狂熱情緒。這種情緒雖出自於猶太教,但已清除掉了那種非但不設法誘導,反而阻礙非猶太教徒接受摩西戒律的狹隘的不友好的精神。2 關於來世生活的教義。這一教義更由於一些能使這一重要真理增加分量和影響的新情況的出現而得到加強。3 一般傳說的原始基督教會具有的神奇力量。4基督教徒純真,嚴謹的品德。5 基督教世界的內部團結和紀律——它在羅馬帝國中心逐漸形成一個獨立的日益壯大的國家。
三.英國中世紀基督教(約5世紀—15世紀)(British Christian in the Middle Ages)
中世紀的西歐被稱為教會的黃金時代。教會是封建統治階級的組成部分。教會組織和國家世俗政權組織,同為中世紀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在中世紀,西歐封建主階級統治地位的建立和鞏固過程中,教會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地位十分重要。
可以說中世紀是王權與教權長期博弈的時代。二者相互依存,卻又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教皇提出“兩把刀”理論,把“兩把刀”解釋為神權與政權(即教權與王權)。這兩把刀都屬於彼得,而教皇是彼得的繼承者,所以教權和王權都屬於教皇。隨著教皇權勢的擴大,封建主對其越發不滿,設法擺脫教皇。
1.封建王權和教權:
公元6世紀初,在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歐各國先後進入封建社會(Feudal Society).
在中世紀的西歐,國家政權組織和教會組織各成體系,形成其獨特的政教兩元體制。在11世紀前,西歐各國的教會與修道院,基本上受國王或皇帝控制。但是,西歐教,俗人士都承認羅馬教皇是西歐教會領袖。國王,皇帝為了他們王權的神聖化和合法化,需要得到教皇的加冕和承認。
中世紀英國的封建王權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與封建化的拓展而逐漸形成。英國封建王權自9—10世紀開始孕育,最終確立於1066年的“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並在12世紀進一步加強。當時的英格蘭國王既是權利神授的一國之君,又是封建宗主。在英國封建王權形成發展的過程中,基督教的神權政治文化傳統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推動作用。
基督教不僅為英國國王的統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而且也為之輸送了諸多有用的人才。教會貴族乃至有文化專長的教士大量捲入王國政務,作為王廷朝臣於政府官僚輔佐王政。
在封建主同基督教的長期鬥爭中,雙方都找到了彼此的共同需要。封建主階級利用基督教為其思想統治服務。基督教上層也期望得以在封建主手下發展。但當神權影響到君權利益的時候,二者又會發生矛盾。在整個封建社會,神權和君權既相互利用,又相互鬥爭。
歐洲社會封建化的過程,就是封建主階級完成對基督教“再改造”的過程。歐洲封建主階級以封建王權主義的完成對基督教的改造,並且在同各種宗教異端的鬥爭中,鞏固和加強了基督教的精神統治地位,結果使封建教會在歐洲橫行無忌。
2.封建王權與教會的衝突和妥協:
中世紀是王權與教權長期博弈的時代。二者相互依存,卻又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王權和教會的矛盾在於,基督教認為世俗權力既王權和宗教權力既教權,都是屬於上帝的,上帝只是暫時把世俗權力交給國王代為執行。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國王對於王權集中的需要想擺脫宗教的束縛,但教會有了自己的財產,有了政治化的一套體系,也就和國王爭奪權力。發展到後期,衝突不僅僅是爭奪領導權,還含有明顯的經濟目的,並與部分世俗貴族的反叛匯合,甚至羅馬教廷也直接捲入其中。教會的抗爭是促成的不再是單純的教、俗權的協定,而是涵蓋了教、俗貴族乃至自由人階層之權益。其次,民族國家意識的發展,人們感到作為英華人,抵抗外來的勢力包括羅馬宗教的干涉,都是正當而合理的。
英國封建王權與教會基於根本利益一致性之上的密切政治聯合。受共同根本利益的制約,雙方的衝突始終處於從屬地位,且最終是以相互妥協而告終。這種對立始終是在統一軌道中的,它只能區域性地調整教、俗權力之間的關係,而不會危及雙方共同構建起來的王國封建統治。
3.異端運動
中世紀被稱為黑暗的年代,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天主教對異端的血腥鎮壓。教皇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了宗教裁判所來懲罰異端,自從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佈合法化基督教後,基督徒就從被迫害者變為迫害者,他們敵視一切不合乎《聖經》的東西。
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驅——約翰·威克里夫(約1320—1384)抨擊教皇,反對教皇權利至上,教廷擁有巨大財產,主張建立脫離羅馬教會的英國教會(這是民族意識在宗教領域裡的反映),一切教產由國王沒收,反對教廷在英國徵稅,要求簡化宗教儀式和以民族語言作禮拜(資產階級原始積累和形成統一國內市場的要求)。他強調《聖經》是教義的唯一源泉,主張《聖經》權威高於教皇,教徒應服從基督,而不是教皇。他的主張得到廣大人民和下層教士的擁護,形成一種教會改革運動。
異端運動的興起表明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已經不唯天主教獨尊了。人們開始比較客觀的審視天主教,開始反思天主教中不符合時代要求的部分。然而天主教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把新思想視為異端,不斷進行鎮壓,迫害,實質上偏離了基督教寬容,仁愛的本質。
四.基督教與文藝復興(Christian&Renaissance)
14世紀至17世紀中葉,歐洲各國封建社會處在動盪和轉變的偉大時代。新興資產階級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幟,在文化,藝術,宗教,政治,自然科學和哲學等各個方面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這場歐洲文化史上劃時代的運動被稱為“文藝復興”。
1.英國背景(Background of the Great Britain):
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以後,英國敗於法國,英國國會勢力大增,國王和支援國王的貴族勢力削弱。不久,英國爆發內戰——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
英國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和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之間為了英格蘭王位斷續內戰。內戰之後兩個家族和好,由此出現英國第一個王朝既都鐸王朝(Tudor),君主為亨利·都鐸(Henry Tudor)。
貴族和王權爭奪統治權,最後幾乎是平分天下,但後來作為一種君主立憲制度(Constitutional Monarchy),英國從此走上一條相對來說比較民主的自由的政治制度,甚至在解決宗教衝突的問題上也比大陸國家好。
2.人文主義(Humanism)和科學技術對神學壟斷(Theological monopoly)的衝擊:
正如恩格斯所說:“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這是一個新時代,因為資本主義在封建社會內部萌芽,成長;新興資產階級文化,在反封建鬥爭中迅速發展;它衝破並取代以天主教文化為代表的封建文化;它是文化革命,併為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準備了條件。在這場革命運動中,處於西歐“封建制度萬物歸宗的地位”的天主教會,是戰鬥矛頭所指的物件。文藝復興和科學發展,在外部對天主教會進行衝擊;宗教改革則在內部對教會形成突破。在內外夾擊下,天主教會對西歐思想意識的專制,壟斷瓦解了,天主教會神學系統破了,新文化形成。
文藝復興中強調的人文主義與中世紀基督教有顯著區別的看待人和事物的方式。人文主義者眼中的人是獨特的,有理性的,有創造性的個人,以個人為中心,個人的發展。對於強調個人發展與上帝結合或被上帝所拯救的天主教思想是巨大的衝擊。促使人們以新的方式去理解教會,回到原始的基督教。
3.人文主義者的貢獻(Contribution of Humanism):
當時的人文主義者莎士比亞(Shakespeare)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和資產階級對財富與權力的追求,宣揚人文主義思想,歌頌人的力量,提倡個性解放,婚姻自由等。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反對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主張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新的哲學必須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客觀地研究自然,認為認識自然地主要方法是實驗。托馬斯·莫爾(Thomas Moore)深刻地譏諷了英國的圈地運動,反對剝奪農民的土地。
但是,那時的人文主義者思想有一定的缺陷,培根的唯物論是不徹底的。他既承認從感覺,經驗得到的真理,又承認從神的“啟示”和信仰得來的“真理”,承認神的存在,顯示了他的認識論的不徹底性。莫爾的“烏托邦”是以中世紀的手工業為經濟基礎的,在“烏托邦”裡還保留奴隸和宗教。這樣的社會理想是不具有現實性的。莫爾未能認識當時社會的根本矛盾,這是他時代與階級的侷限性的必然結果。
4.文藝復興的意義(Significance of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並不是真正要“恢復”古典文化,而是藉此抨擊當時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體系創造輿論。
文藝復興是一逐漸發展的時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和事件。但文藝復興使當時的人們思想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戰爭。後來的啟蒙運動以文藝復興為自己的榜樣。文藝復興是“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輿論前提。文藝復興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向全世界擴張的一個前奏。
文藝復興漸漸動搖了天主教的統治。與中世紀對比,文藝復興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關於人價值觀念的轉變。在中世紀,神權的突出,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文藝復興發現了人和人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重視人的價值,要求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潛力,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提倡積極冒險精神。重視現世生活,藐視關於來世或天堂的虛無飄渺的神話,因而追求物質幸福及肉慾上的滿足,反對宗教禁慾主義。
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的發展,併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藝復興提倡重視現世生活,反對權威,在當代人中間喚起了對天主教會及神學的懷疑和反感。 否定了君權神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藝復興在思想界帶來了一次大解放,衝破神學枷鎖。
靈感與思考:
為何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後半生卻投入神學研究?
在西方的科學史上,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和神學是一家。所以很長一段時間,神學和科學是不矛盾的。牛頓受當時思潮影響很大。在發現力學不能解釋所有問題,特別是“第一推動力”的問題時,因而轉而投入神學研究,企圖透過對上帝,對神學的研究,找出第一推動力。
牛頓對神學的研究,反映了當時天主教思想統治地位,以及受時代等客觀因素限制,牛頓不能找出第一推動力。
五.宗教改革(Reformation)
宗教改革,是指西方基督教世界內在16世紀導致幾個新教教會出現的運動。宗教改革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即關於正確地解釋基督教信仰。新教實際上相信羅馬天主教會在神學上的錯誤,而不僅僅是某些錯誤的觀點。宗教改革派歷史學家主張:宗教改革是恢復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反之,天主教會則認為宗教改革是一次反叛。
1.背景
16世紀的英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王權的勢力已經很大,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已經很好的建立起來,民族意識也不斷增強。隨著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打破以羅馬教廷為中心的神權壟斷成為建立和鞏固君主專制政體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教會代表的反動封建勢力,竭力限制與阻撓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工商業的發展,同市民階層也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同時教皇的謬誤日漸明顯,教士階級生活糜爛,加之受到文藝復興思想的影響,宗教改革應運而生。宗教改革的本質是一場打著宗教旗號的政治運動。這就是16世紀英國和歐洲爆發宗教改革最基本的背景與動機。
2.改革過程(Reformation in Britain)
不同地區,由於王室集權程度的不同產生出不同的政治結構,這又決定了宗教改革在當地的方式與走向,英國的宗教改革就是別具一格的。英國的宗教改革並不是由教會內的宗教改革家發動的,而是國王亨利八世完全出於世俗的動機,透過行政命令和立法措施自上而下推動的。當他在位初期,在馬丁·路德於德意志發動宗教改革以後,英國很快就受其影響。英國天主教會擁有全國地產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享有各種特權,是國王統治的重要支柱。可是,可能由於國王,貴族,新貴族等覬覦教會財產,也可能由於國王要集中王權;總之,最直接的導火線是亨利八世的離婚案,導致他最後與羅馬教廷的決裂。
亨利八世利用國會與教廷對抗,英國的宗教改革從此開始。1531年,英國召開國會和教士會議,對教士會議全體成員以擁護教皇和蔑視王權罪起訴。教士們付出11.8萬多鎊鉅款獲得寬免。1533年,國會透過禁止羅馬教廷上訴的法案,隔斷了英國與羅馬教廷的一切聯絡。新任的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克蘭麥主持法庭,宣佈亨利八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批准他與安娜·波琳的婚姻。1534年,國會透過《至尊法案》,宣佈亨利八世及王位繼承人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國王有權召集宗教會議,審理各種異端。英國國教會(安立甘宗)正式產生。在1536—1539年間,國王封閉了修道院,沒收了他們的地產,房屋,財產。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原始積累;英國王室也增加了經濟收益。
1558年,波琳的女兒伊麗莎白繼位。她恢復了英國國教會的統治地位和國王在英國教會中的最高權力;取締了天主教,否認教皇的權力,所有的神職人員必須效忠女王,否則革職;並改革了宗教禮儀。1571年,國會批准了《三十九條信綱》和《公禱書》,採用了一些新教教義,保留了洗禮Baptism,聖餐Holy Communion兩種聖事,成年時行堅振禮(Confirmation Ceremony),保留了主教制。可是,伊麗莎白一世既反對天主教勢力,也不允許國教會之外的其他新教派在英國的流行。
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安立甘宗(Anglican Church)基本形成。
安立甘宗在英國確立統治地位時期,英國國教會以外的新教各派,已經傳入英國。尤其是適合新貴族和資產階級發展要求的加爾文宗,在英國有越來越多的信徒;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蘇格蘭已經建立起了加爾文宗的蘇格蘭教會。在英國,16世紀60年代就已經出現不遵守國教的加爾文宗信徒。他們很多人主張“純潔”教會,清除國教會中的天主教不良影響,還反對教會上層的封建統治者奢侈,浮華的生活,因此被稱為“清教徒”(Puritan)。16世紀70—80年代,英國加爾文宗開始建立自己的教會。16世紀末,清教徒中又分裂為兩派:即主張有長老領導教會的長老會,主張由所有信徒共同管理教會,每個教會完全自主獨立的獨立派。
3.清教的產生與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Puritan)
在英國宗教改革運動中,宗教改革家群體發生了分化:一些人稱為安立甘宗的信徒;另一些人則要求徹底的改革,成為清教徒。1549年12月,約翰·胡珀(John Hooper)對愛德華六世的《第一公禱書》提出非議;這是英國宗教改革家對安立甘宗進行抨擊的最早記錄,標誌著清教的出現。胡珀也因此被稱為“清教之父”。
伊麗莎白當政後雖然恢復了基督新教的信仰,但並未使英國許多新教徒滿意。初期,新教徒主要反對宗教禮儀。到16世紀60年代後期,加爾文宗逐漸成為清教運動的理論基礎,清教的鬥爭重心也從禮儀領域轉向制度領域,清教徒開始反對安立甘宗的主教制。16世紀70年代,清教徒開始在各地組建長老會。然而,清教長老會運動始終受到安立甘宗的遏制。1590年,卡特賴特等長老派領袖被投入監獄,特拉弗斯逃亡愛爾蘭,菲爾德已於兩年前去世,長老會運動迅速衰落。清教長老會因此讓位於16世紀70—80年代興起的清教分離派即獨立派運動。
清教獨立派的理論成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其核心人物也成為革命的領袖人物。
4.宗教改革的意義
英國的宗教改革並不像歐洲大陸那樣發生大動盪,但是由於其妥協,包容,混合,使得其表現出一種特別的持續性和綿延性。英國宗教改革有幾個特點:一改革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實質上是以強化王權為目的。二這場改革的曲折性十分明顯,中間經歷幾次反覆(瑪麗一世恢復天主教),但最終改革者還是取得了勝利。主要原因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不是很強大,所以遭到封建力量的反撲。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歷史潮流,所以改革者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政治上,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英國的政治,經濟特權,王權得以加強,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在經濟上,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理論規範和生活方式,奪去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精神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壟斷,使人們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發展了本民族文化,各國普遍重視教育,興辦學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學習科目。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力量。
六.基督教和資本主義興起(Christianity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16世紀,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理論不夠成熟,具有時代的侷限性;資產階級還未能提出直截了當的政治理論來指導革命。天主教會是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在中世紀西歐的意識形態中處於統治地位。當時,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思想認識水平較低,即使最先進的自然科學家,大多數也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而人民群眾的宗教感情更為濃厚,因此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呈現出宗教特點,披著宗教的外衣反對封建統治。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端(the Beginning of Bourgeois Revolution in Britain)
詹姆士一世繼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Stuart dynasty)統治。在宗教上,信奉加爾文宗的他,準備皈依出價較高的那一方,他不反對繼續當新教徒,但他也願意皈依天主教。詹姆士一世驕奢淫逸的生活,大大加深了王室與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矛盾。1625年,詹姆士一世死去,其子查理一世繼位,其倒行逆施更超過其父。在宗教上,他指示坎特伯雷大主教迫害清教徒,任意逮捕清教徒,施以酷刑,罰款,監禁。在英格蘭政治、社會矛盾極其激化的形勢下,查理一世在蘇格蘭也實行政治與宗教迫害政策,力圖在蘇格蘭推行英國國教。1637年,當坎特伯雷大主教命令蘇格蘭長老會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採用英國國教的祈禱書時,立刻引起蘇格蘭人地反抗和起義。為籌措軍費,查理一世被迫召開國會。
1640年12月16日,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透過決議,指出:“上屆宗教會議所指定的宗教法現與國王權力,王國的基本法律和臣民的自由及財產相牴觸。它包含著若干導致宗教分裂和引起危險後果的內容。”這份決議開始否認安立甘宗的禮儀體系。1642年2月,國會透過《主教排除法》,將主教全部逐出國會。經過國會的努力,無論在宗教禮儀還是在教會制度上,安立甘宗的影響已經逐漸被削弱。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國會透過立法,以民族的名義系統地改造了英國宗教,其廣泛性和深刻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次改革。
2. 克倫威爾和清教獨立派
內戰開始後,國會中真正掌握領導權的是代表上層資產階級和新貴族(New Noble)的清教長老派。他們信奉君權神授,認為國王代表上帝,是不可戰勝的。他們行動遲緩,思想保守,連打敗仗。長老派的軟弱受到清教獨立派的領袖克倫威爾的譴責。
清教獨立派發端於16世紀70—80年代興起的公理宗。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公理宗信徒紛紛回國。克倫威爾及其軍隊中的許多高階軍官均為獨立派信徒。內戰開始後,克倫威爾招募自耕農和城市平民組成騎兵,騎兵隊成員均為清教徒。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後,英國宣佈為共和國,政權掌握在以克倫威爾為首的高階軍官手中。1653年,克倫威爾受任為“護國主”,1658年,克倫威爾病死,其子查理繼任護國主。查理軟弱無能,高階軍官乘機爭權奪利,政局一片混亂。
3. 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查理二世復辟登位後不久,立即著手恢復專制統治。查理二世首先利用國教迫害清教徒。1662年,國會透過《信仰劃一法》,要求所有牧師承認國教;1665年又透過《五哩法》,規定凡拒絕宣誓承認國教的牧師,禁止進入距離一切城市或他以前所住教區5英里內的地區。這個法律也適用於非國教學校的牧師。許多清教徒被投入監獄,更多的逃亡國外。革命人士則受到瘋狂捕殺,甚至連死去的克倫威爾等革命領袖的屍體也不能倖免,被掘開墳墓施以絞刑。同時查理二世則力圖恢復天主教。1672年,查理二世釋出《信仰自由宣言》,保護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這個宣言受到國會的強烈反對,最後查理不得不取消它。次年,國會又透過《宣言誓法》,規定政府官員必須按安立甘宗的儀式舉行宣誓,放棄天主教信條。
查理二世無嗣,死後其弟詹姆士二世繼位。他是狂熱的天主教徒,竭力著手恢復天主教:大批釋放被監禁的天主教徒,並委以重任;在宮廷中公開舉行天主教儀式;調遣軍隊駐紮倫敦城外。1687年,詹姆士二世釋出《信仰自由宣言》,廢除反天主教和非國教教徒的法律。次年,他命令在教堂中宣讀這個宣言,逮捕不服從命令的主教。詹姆士二世的專制統治和倒行逆施的政策,引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強烈不滿和全華人民的反抗。1688年,國會決定推翻詹姆士二世,派遣代表到荷蘭迎接其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荷蘭執政者威廉。威廉和瑪麗為國王和女王。這次事件史稱“光榮革命”,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一次爭辯。同年,國會透過《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規定國王必須定期召開國會,無權廢止法律,保證議員的言論自由,規定凡開徵新稅,招募軍隊與對外政策等重大決策都必須由國會決定。國會又透過規定除天主教外地各教派信仰自由的《容忍法》和規定國王根據《戒嚴法》得保持一定數量的軍隊,時間以6個月為限的《兵變法》。1701年,國會又透過排斥天主教徒繼承王位的《王位繼承法》。這樣,英國終於確立了以國會為核心的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的資產階級專制政權。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一波三折,是由於自身產階級力量薄弱,以及軟弱妥協的內在因素所決定的。同時革命的過程,都伴隨著宗教的改革,這也是英國革命的一大特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波折,也表明英國不適合走暴力革命的道路,在日後英國的發展當中,多以改革為主,而不是革命。
英國保留君主,是資產階級妥協的產物,其根本原因是由於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資產階級選擇了一條中庸,溫和的道路,確定了資產階級的統治。英國在日後的發展中不斷的追求公平、自由;宗教上也越來越寬容。
4. 思考與感悟
隨著商業的發展,商業所依賴的金融組織也發展起來,英國的資本大量湧入成長中的倫敦金融市場,基督教把與金錢相關的一切放貸行為都看做罪惡。貿易發展,投資機會增加,商業家一心維護自由的生產方式,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產生都大大的衝擊了基督教的思想統治地位。
(1)土地要素
在資本主義興起的同時,由於大工廠生產的需要,要求大規模的土地,於是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越演越烈,土地問題日益突出。在那個時代,對圈地者和壟斷者的普遍仇恨找到了宗教感情這個天然盟友。同時,教會所擁有的大片土地,也是資產階級所看重的。
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困苦,大片農民進入工廠,其實也是對資本主義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基督教把當時底層人民的痛苦,歸咎於商人的貪慾,認為獲利的貪婪是一種嚴重的罪過,而且經濟利己主義的辯護並不能減輕裁定的罪名,反而加重了罪行。
但是資產階級對土地的爭奪,把農民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加快了城市化,工業化的程序,同時打擊了教會的統治。雖然農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其積極作用也是不能否認的。
(2)資金要素
在16世紀,高利貸這個詞並不具有它今天所代言的特定意義。不僅從貸款中拿去利息,而且壟斷者的抬高價格,討價還價者的殺價,地主勒索高額地租,削減工資或以實物抵付工資,拒絕給拖延的債務人折扣優惠,中間人賺取過高的利潤,所有的一切,都被教會譴責為高利貸。
借貸行為,有利於促進資本的流動,有利於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然而,教會卻對高利貸大肆批判,甚至禁止。大主教(Grindal)給約克教區信徒的訓育特別強調,人們有責任向主教披露那些借錢給人,要求還得比本金多的人,頒佈教會法把不肯悔改者逐出教會。但是資產階級的發展,商業發展,金融的發展,借貸行為也越來越普遍,只有資金能自由流動,才能促進商業投資。
(3)個人主義的興起
一種曾使宗教高出一切世俗食物至上的社會理論的表達,比它曾經作為其中一個要素的綜合體更經久,並且作為一個古老的片段,殘存於一個個人主義日益發展的時代。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因素,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獨立的美德”,“個人獨立”。個人主義反抗權威以及所有試圖控制個人的行動,尤其是那些由國家或社會施加的強迫力量上。因此個人主義直接的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社會或共同之下的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也曾被教會批判為自私,利益燻心的代表。然而個人主義,對人個人的強調,把人從神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衝擊了教會的思想統治地位,對商業的發展也是起著積極的作用。
圈地運動對土地的集中,促進大工廠生產;借貸行為大大的促進了資金的流動,促進了商業投資;個人主義的興起把人從過去的宗教社群中解放出來,有利於勞動力的流動以及海外貿易的發展。這些都極大的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教會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敵人”,但是資本主義想要戰勝“敵人”只有變的比其更為強大,所以宗教從某個程度上來說反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教會對資本主義的阻撓也加速了自身的統治地位的瓦解,促成了教會的不斷革新
七.近現代英國基督教
從16世紀中葉的清教主義,17世紀中葉的自然神論,18世紀中葉開始的福音運動,都反映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地宗教觀念的改變。近現代英國基督教,由於新航路的開闢,伴隨著殖民擴張,基督教被傳播到世界各地。資產階級的發展,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嚴重,也引發福音運動(Evangelical movement)。總的來說近現代英國基督教變現出多元化、寬容共處、信仰自由等特點。
1.基督教的海外傳教
隨著國際形勢發生變化,西班牙,葡萄牙傳統羅馬公教的國家力量衰微,新教的荷蘭,英國開始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後,加上虔誠派在各地引發的福音運動,新教的海外傳教開始步入正軌。英國成為新教傳播的動力源,首先針對北美殖民地,先後成立了“新英格蘭海外傳播福音會”(Society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ospel in New England),“基督教知識傳播會”(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等。之後又傳入亞洲,南印度,非洲。
新教傳入非洲,美洲,是伴隨著黑奴販賣走私;傳入亞洲,是伴隨著商品傾銷。所以整個新教的傳播可以說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擴張。在與殖民地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下,傳教活動有了很大的發展。
17、18世紀,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和法國,信仰基督教新教的英國和荷蘭爭先恐後的建立殖民地。可以說,殖民主義者在哪裡安營紮寨,傳教士就在哪裡傳教。新教徒移居美國,以尋求宗教自由和經濟利益,他們把新教思想也帶到了北美殖民地。
2.福音運動
資本主義制度給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產業革命為新興資產階級創造出了財富,同時也使社會出現了極度的貧困,勞資矛盾十分尖銳。中上層階級有各自的宗教要求,新工人則因貧困交加,生活潦倒,對各種形式的宗教持冷漠或敵視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基督教新教人士不是從社會制度本身去找社會罪惡的根源,而是認為宗教出了問題。他們提倡個人節制,開辦學校,提高醫院和監獄的條件等,試圖以復興宗教來達到社會改良的目的。
英國是歐洲最早的工業國家。在工業化初期工人沒有選舉權,沒有工會組織,沒有工廠法,更沒有起碼的居住,衛生和受教育的條件。在動盪不安的社會形勢下,宗教生活一片蕭條,下層群眾普遍對宗教持漠視態度,中上階級則熱衷斂財,對宗教持世俗主義態度。英國福音運動就是在社會道德低落,宗教感情普遍淡漠的情況下產生的。在資產階級殘酷的剝削下,社會底層人民生活困苦,福音派主張開辦福利事業,興辦教育等,對社會的進步有重要意義。
由於這個時期福音派不僅僅要傳播教義,同時更要參與社會改造活動,投身實踐,福音運動是因為對抗該時期教會的形式主義而興起。 可以說福音運動是對人權的關注,是對教徒回事宗教義務,無視教義的反思。
福音運動的主要影響是,在新形勢下復興教會生活,改善信徒的道德狀況,興辦教育,籌建孤兒院,並把福音運動傳播到北美。但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條件下,要求富人施捨,要求窮人安於現狀,在客觀上使福音運動納入了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軌道。
3. 十九世紀基督教在英國的變化
當時英國是最大的殖民國家,隨著英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其海外貿易擴大到世界很多地方,其殖民地領地和人口迅速增長。1914年英國殖民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近4億。由於資產階級激進派和工人運動的影響,19世紀英國議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業資產階級最終取代了土地貴族,完全控制了國家政權。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工人運動此起彼伏,例如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對宗教的公開批評,震動了基督教會。此外,功利主義,浪漫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和《聖經》批判,進化論學說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基督教的發展。
4.牛津運動
福音運動和議會實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國教會的保守人士感到國教會與國家基礎正在發生動搖,並且對國教會的性質產生了懷疑。於是,他們重新強調教會的權威,反對世俗政權干涉教會事務,要求恢復正統的教會傳統和禮儀。牛津大學的Richard Hurrell Froude, Johe Herry Newman, Johe Keble, Edward Bouverie Pusey等人領導的“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就是這種要求的反映。
牛津運動的領導人認為,英國自1828年以來進行的改革是危險的。他們認為聖公會(安立甘宗)的獨立性比充當國教更有價值。在宗教上,他們標榜復興早期基督教會的傳統,主張改變現有禮儀。堅持認為得救的方式是在聖餐儀式上領受基督的肉體和血,唯有擁有使徒傳統的人主持的聖餐才是有效的。與福音運動不同的是,牛津運動主要在神職人員中間影響較大,它是對19世紀20年代以後英國國教至尊地位的喪失和神職人員的特權日益被剝奪的一種反攻。在強調教會權威地位方面,它與19世紀羅馬天主教會流行的教皇權力之上論有一定關係。在社會關係上,牛津運動的領袖與舊貴族和紳士關係密切。在政治上,他們的觀點基本上是保守的。
5.十九世紀英國天主教
19世紀初,英國只有一小部分天主教徒。隨著30年代法國天主教會的復興,英國天主教徒也開始活躍起來。19世紀40年代,大批愛爾蘭天主教徒移居蘇格蘭,英格蘭,促進了英國天主教會的發展。牛津運動後期,一些聖公會的信徒追隨Johe Herry Newman改信天主教。1850年,教皇在英格蘭重新恢復了自宗教改革以來一直停止的主教區。1851年,牛津運動的另一領袖人物Henry Edward Manning加入羅馬天主教,並且赴羅馬補修神學。1854年Manning返回倫敦,建立修道院。Manning是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上“教皇權力之上論”的積極支持者和“教皇永無謬論說”的擁護者,同時還是一位活躍的社會改良者,他曾積極從事禁酒,勞工立法和慈善事業。天主教會雖然有上述發展,但在英國一直處於次要地位,直到1914年它才在英國社會中真正立足。
6.基督教社會主義
基督教社會主義(Christian Socialism)是19世紀中葉英國國教會中出現的一種思潮,他是在英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社會弊病日益顯露,憲章運動日趨高漲,空想社會主義者在各地開始進行合作社實驗的背景下產生的。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John Frederich, Denison Maurice, Charles Kingsley等。Maurice認為基督教與社會主義的精髓同為博愛,平等和正義。他反對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主張透過合作運動實現社會主義,以便解決工人貧困的問題。窮人的貧困是錯誤的經濟關係和社會的非正義造成的。而錯誤的經濟關係及其所導致的社會邪惡是自由競爭造成的,因而社會迫切需要合作原則。Kingsley比較熟悉英國勞工的狀況,同情憲章運動,主張才去漸進的方式進行改革,反對使用激烈手段。
同其他基督教社會主義者一樣,他們都是說教者,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來實現自己的主張。雖然他們看到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不合理現象,但是卻不認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本身是造成社會兩極分化和工人生活貧困的根本原因。儘管如此,基督教社會主義依然是英國聖公會關注現代社會問題開端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