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合格的結論一定要有充分的資料來支撐,不然就是算流氓啊!
1、工業自動化領域。工業生產領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例如汽車製造,電子生產,金屬加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我們來看目前的情況,包括焊接,切割,鍛壓,碼垛等等都可以使用工業機器人替代。
2、服務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
目前在巡航,政務接待,銀行,醫療引導,教育類等方面機器人都在開發。但是服務機器人這幾年發展有點良莠不齊。不過總體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在替代人的工作中有很大的潛力。
3、人工智慧。
歸根到底,機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有多聰明,能解決多少問題?這才是關鍵。當下自動駕駛技術,智慧語音技術都已經落地,開始進入應用階段。可以想象未來會取代多少人的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週三釋出的報告中稱,包括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在內的自動化技術將為使用者、企業和經濟帶來明顯好處,提高生產率並促進經濟增長。但技術取代人工的程度將取決於技術發展、應用、經濟增速和就業增長等因素。
這份研究範圍涉及46個國家的報告對不同程度自動化進展對就業的影響進行了分類預測,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到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全球4億個工作崗位。
報告指出,自動化對就業的潛在影響因職位種類和行業部門不同而異,其中最容易受到自動化影響的是那些涉及在可預測環境中進行物理活動的工作型別。
例如機械操作,快餐準備,以及資料收集和處理,這將令取代大量勞動力,包括抵押貸款發放、律師助理事務、會計和後臺事務處理等崗位。
而受自動化影響較小的崗位通常涉及管理、應用專業技術和社會互動,因為機器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還無法超越人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可預測環境下的一些相對低收入崗位,例如園藝工人、水管工、兒童和老人護理人員受自動化的程度也會較低,一方面由於他們的技能很難實現自動化,另一方面,由於這類崗位工資較低,而自動化成本又相對較高,因此推動這類勞動崗位自動化的動力較小。
自動化不意味著失業 就業大變遷時代即將到來
麥肯錫特別指出,被機器人取代並不意味著大量失業,因為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人們應該提升工作技能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就業大變遷時代。
麥肯錫預計,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3.75億人口需要轉換職業並學習新的技能;而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景下,約7500萬人口需要改變職業。
刺激就業崗位增加的因素包括:
收入和消費的增加。麥肯錫預計在2015年至2030年間,全球消費將增長23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消費階層。僅消費行業收入的增加就預計將創造出2.5億至2.8億個工作崗位;
人口老齡化趨勢。隨著人們年齡增長,消費模式將發生變化,醫療和其它個人服務方面的支援將明顯增加,這將為包括醫生、護士和衛生技術人員在內的一系列職業創造新需求。麥肯錫預計,在全球範圍內,到2030年,和老年人醫療保健相關崗位可能會增加5000萬到8500萬。
技術發展和應用。在2015年至2030年間,科技相關支出預計會增加超過50%,因此技術開發相關工作需求預計也將增加,其中一半約為資訊科技服務相關職位。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這一趨勢將在全球創造2000萬到5000萬個就業機會。
此外,麥肯錫指出,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投資以及部分工種在未來的市場化趨勢也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需求。
1億華人面臨職業轉換
從人口數量角度,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
麥肯錫報告指出,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境下,到2030年中國約有1億的人口面臨職業轉換,約佔到時就業人口的13%。
當然這一數字相對中國過去25年經歷過的農業向非農勞動崗位的變遷來說,並不算多。麥肯錫認為,隨著收入繼續增長,中國就業人口從農業轉向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趨勢預計將會持續下去。
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境下,中國高達31%的工作時間將被自動化,如果發展相對緩和,這一數值將下降到16%。
一個合格的結論一定要有充分的資料來支撐,不然就是算流氓啊!
1、工業自動化領域。工業生產領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例如汽車製造,電子生產,金屬加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我們來看目前的情況,包括焊接,切割,鍛壓,碼垛等等都可以使用工業機器人替代。
2、服務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
目前在巡航,政務接待,銀行,醫療引導,教育類等方面機器人都在開發。但是服務機器人這幾年發展有點良莠不齊。不過總體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在替代人的工作中有很大的潛力。
3、人工智慧。
歸根到底,機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有多聰明,能解決多少問題?這才是關鍵。當下自動駕駛技術,智慧語音技術都已經落地,開始進入應用階段。可以想象未來會取代多少人的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週三釋出的報告中稱,包括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在內的自動化技術將為使用者、企業和經濟帶來明顯好處,提高生產率並促進經濟增長。但技術取代人工的程度將取決於技術發展、應用、經濟增速和就業增長等因素。
這份研究範圍涉及46個國家的報告對不同程度自動化進展對就業的影響進行了分類預測,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到2030年,機器人將取代全球4億個工作崗位。
報告指出,自動化對就業的潛在影響因職位種類和行業部門不同而異,其中最容易受到自動化影響的是那些涉及在可預測環境中進行物理活動的工作型別。
例如機械操作,快餐準備,以及資料收集和處理,這將令取代大量勞動力,包括抵押貸款發放、律師助理事務、會計和後臺事務處理等崗位。
而受自動化影響較小的崗位通常涉及管理、應用專業技術和社會互動,因為機器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還無法超越人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可預測環境下的一些相對低收入崗位,例如園藝工人、水管工、兒童和老人護理人員受自動化的程度也會較低,一方面由於他們的技能很難實現自動化,另一方面,由於這類崗位工資較低,而自動化成本又相對較高,因此推動這類勞動崗位自動化的動力較小。
自動化不意味著失業 就業大變遷時代即將到來
麥肯錫特別指出,被機器人取代並不意味著大量失業,因為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人們應該提升工作技能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就業大變遷時代。
麥肯錫預計,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3.75億人口需要轉換職業並學習新的技能;而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景下,約7500萬人口需要改變職業。
刺激就業崗位增加的因素包括:
收入和消費的增加。麥肯錫預計在2015年至2030年間,全球消費將增長23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消費階層。僅消費行業收入的增加就預計將創造出2.5億至2.8億個工作崗位;
人口老齡化趨勢。隨著人們年齡增長,消費模式將發生變化,醫療和其它個人服務方面的支援將明顯增加,這將為包括醫生、護士和衛生技術人員在內的一系列職業創造新需求。麥肯錫預計,在全球範圍內,到2030年,和老年人醫療保健相關崗位可能會增加5000萬到8500萬。
技術發展和應用。在2015年至2030年間,科技相關支出預計會增加超過50%,因此技術開發相關工作需求預計也將增加,其中一半約為資訊科技服務相關職位。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這一趨勢將在全球創造2000萬到5000萬個就業機會。
此外,麥肯錫指出,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投資以及部分工種在未來的市場化趨勢也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需求。
1億華人面臨職業轉換
從人口數量角度,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
麥肯錫報告指出,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境下,到2030年中國約有1億的人口面臨職業轉換,約佔到時就業人口的13%。
當然這一數字相對中國過去25年經歷過的農業向非農勞動崗位的變遷來說,並不算多。麥肯錫認為,隨著收入繼續增長,中國就業人口從農業轉向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趨勢預計將會持續下去。
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境下,中國高達31%的工作時間將被自動化,如果發展相對緩和,這一數值將下降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