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雲岡石窟第16到20窟前,一塊巨石立在寬闊的廣場邊,石上刻有北大教授宿白題寫的“曇曜五窟”四個大字。這五個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洞窟,主像高度都在13米以上,身軀高大、氣勢雄偉,分別象徵著北魏的五個皇帝,因為是由一位叫曇曜的和尚主持開鑿的,所以也叫曇曜五窟。

    曇曜是一位神秘的高僧,少年出家,人們對他的身世知之甚少,生卒年份都沒有詳細記載,只知道北魏太武帝滅涼前,曇曜就在北涼弘法,後由涼州(甘肅武威)被掠到平城(山西大同)。太武帝滅佛時,其他僧人都還回世俗,而他逃匿於民間,不改變信仰。太武帝的長子恭宗拓跋晃親自勸說多次,他才不得已停止唸經,但法服法器仍不離身,人們聽到這件事情,都歎服和敬重他。信仰堅定的曇曜期待著佛光普照的那一天來臨。不久,恭宗拓跋晃的長子,也就是太武帝的孫子文成帝繼位,他推崇禮儀,恢復佛法。文成帝復法的第二年(453年),曇曜就受命從中山(河北定縣)到京城(大同),在路上正遇文成皇帝出行,皇帝所乘車駕的馬匹上前銜住曇曜的衣服,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馬匹認識善人的緣故。皇帝因為這事把曇曜奉為師傅。曇曜藉機向皇帝建議:在京城西面的武州山,開鑿山崖石壁,建造石窟五所,裡面各鐫刻一大佛像。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曇曜五窟”。

    曇曜不僅是石窟的主創者,還是寺院的管理者和佛法弘揚者。

    他上書建議:讓民眾每年向佛寺供奉一定數量的糧食,這些糧食在歉收之年還可拿出賑濟百姓。還讓犯有重罪的人和官奴作為寺院的灑掃人員,並耕田種地,交奈米粟。這些建議文成帝都同意了。曇曜還與印度來的僧人一起譯出佛經14部,雲岡成了當時繼長安、洛陽之後又一大譯經之地,有些佛經內容直接體現在雲岡的一些洞窟雕刻中。

    曇曜,這位為佛教事業貢獻畢生精力的人,沒有人知道他在雲岡守候了多少年,高齡多少,也不知他生活在哪個地方,安葬於何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命運是先天註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