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階柑桔of
-
2 # 一個小豆豆
散播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巨大的陰謀,且聽我細細道來。
話說500年前,一隻潛藏地下多年的金蟬,看著日月變換,春去秋來,蟬起蟬落,忽有所悟,自言自語道,“待我展翅高飛時,我定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這時金蟬的外殼-金殼若有所思,下定決心道“待你破土時,我助你一臂之力,只望你歸來時能度化我。”
金蟬望向金殼堅定地點頭。
待到金蟬破土高飛,金殼只剩下空空薄薄的空殼,單等金蟬歸來度化。
在無盡的年復一年的等待中,金殼從滿心期待,逐漸消沉、失望、絕望以致憤恨、幽怨、怨恨。
不知過了幾多年月,本該隨著時間逐漸灰飛煙滅的金殼,隨著內心的怨恨增加,抵抗了時間侵蝕,慢慢幻化人形,遊走世間,尋找金蟬。
只是金殼的心已隨金蟬而走,他徒具人形,卻為無心之人,憑藉一股怨氣在世間漫無目的行走。
直至一日,金殼被一眾小妖抓至萬妖之母處,供萬妖之母享用,本以為金殼在無盡怨恨中就此了卻一生。
然萬妖之母見金殼落淚,眉間一股深深怨氣,不禁心生憐憫,隨將其留在身邊。一晃又是幾多春去寒來,金殼受萬妖之母器重,傳授妖族至高寶典“魅惑大法”與“修身大法”。
這“魅惑大法”專門用來魅惑各色妖怪,一旦施展無有不從,只有變為妖形方可解脫,然變為妖形後則會忘記前所作為。
而這“修身大法”可化為任何妖形而對方無法識別,其中有一個篇專門講透過吞噬別人肉體來獲得修煉心的法門。
金殼道行日深,然內心依舊空空如也,歲月流轉,唯一不變的是對金蟬的怨恨以及尋找金蟬填補內心。
一日,金殼在大唐長安城漫無目的遊蕩,忽見前方一相面老者,左旗 掛“看前世今生” 右旗掛“算陰陽無常”,金殼頓生好奇,找老者看相卜卦。
老者端詳細看,沉默半響道“施主怨恨已深,更兼無心,需找有心之人方可化解。”
金殼內心震動,表明不動聲色道“何處尋找有心之人,如何化解?”
“有心人自在此山中,時機已到,施主自可找到。要化解施主這段緣,唯佛法與紅塵意可解。”
金殼聽到此,不再多言,道謝後離開。
只在轉身之際,聽老者一聲沉重嘆息,一句無奈“孽緣”。
走到長安城門口,城門外人山人海,打聽後才知曉,大唐御弟唐三藏要去西方世界求取真經,大唐皇帝正與其道別。
金殼處於好奇,施展妖法前往觀看,這一看震驚不已,他所要尋找的金蟬真是大唐御弟唐三藏,看著他風采奕奕,卓越不凡,金蟬的內心愈發憎恨,內心一個邪惡的計劃油然而生。
金殼準備用魅惑之術,誘騙唐三藏至無人處,趁機吞噬他的肉體,修煉自己的心,即能完成復仇,又能恢復完整真身。
他把他的計劃告訴萬妖之母,萬妖之母看到金殼堅定表情,知道已無可挽回。念在金殼多年來忠心耿耿,向金殼透漏了秘密。
原來萬妖之母之前也是缺心之人,後來透過吞噬分身修了出自己的真心。只是金殼這次吞噬的時十世好人,又是佛祖座下弟子,本身佛法無邊,再加上你們本是同根同源,唐三藏佛法對妖氣的侵蝕更加要中,自己修煉是無法修煉出真心的。
只有讓別的妖怪吞噬唐三藏,用妖氣包裹佛氣,再吞噬該妖怪,才能抑制佛氣對自身傷害,才能真正修煉出真心。而且吞噬的妖氣越強大,越容易修出真心。
就在金殼準備離開之際,萬妖之母對他說道,此去你禍福難測,以後的路要你自己承擔,萬不可說出自身來歷及出處。
金殼回身拱手拜別,一股黑煙遠遁而去。
從此之後,金殼或男或女,上天入地,飛天走海,透過魅惑之術不斷引誘各種法力高強妖怪,三界散播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延年益壽。
金殼則躲在妖怪身邊,偽裝成心腹,只待慫恿的妖怪吃了唐僧肉,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坐收漁利。
金殼眼看唐三藏走上靈山,成佛,自此報仇的願望將更加渺茫虛無,不禁意興闌珊漫步在靈山腳下,正準備離去時,忽見那名長安相面者直向他來。
相面老者道,“施主,我們又見面了,為何消沉至此?”,此刻,金殼已萬念俱灰,便將自己出生,與金蟬的約定及多年謀劃和盤托出,那老者聽完,哈哈大笑,道出了一段往事。
那日金蟬蛻殼高飛,本也不知目的方向,然在途中聽到西方有神聖,於是便轉向西方毫不停留地振翅高飛,不知飛過幾何,直覺身心愈發疲憊,身體逐漸老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僅憑心中那句對金殼的承諾維繫向前。
翅膀老化脫落後,只能靠慢慢向西爬行,以致最後腿腳脫落,只能憑藉意志慢慢向西方挪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本以為就此死去時,眼前佛光大盛。
原來佛祖感念金蟬執著若此,一心向善,前來收金蟬為徒,然金蟬受傷過重,待大傷治癒,已忘記從前,只眉宇間透漏著隱隱憂愁,似隱隱有件承諾,然無論如何都無法想起。
佛祖見金蟬憂愁無法消解而得大道,令其轉世投胎修煉,十世仍未消除。故令金蟬歷經磨難求取真經,普度眾生,以求得大道,消解孽緣。
隨後對金殼道,“你雖遭阻撓,然已促金蟬真正得道,記住你的道在佛法與,你的心在紅塵中”,說罷,相面者化為一道青煙向靈山而去。
金殼聽完,不禁一陣愣怔,腦中疑惑盡解,對金蟬的怨恨也逐漸消散。只是金殼本由怨氣凝結而成,如今怨氣漸消,維繫生存的信念逐漸崩塌,身體逐漸虛弱。
金殼拖著虛弱的身體在世間遊走了此殘生,直至一日,忽然想到自己死前應與金蟬道別,於是不遠萬里又回到大唐長安城。
此時的大唐長安城萬人空巷,打聽下才知,原是大唐高僧唐三藏取經歸來,開壇講佛。金殼湊前觀看,看著高壇風采依依的金蟬子,耳聽到傳來的佛法,心有所感。
於是唐三藏每次開壇說法,金殼必來觀看傾聽,直至九九八十一場後,金蟬已有所悟,然見唐三藏目光射來,兩人隔遠而視,彷彿一眼萬年,兩人相視而笑,無需多言。
至此,金殼恍然領悟,自己給金蟬九九八十一難,金蟬則度化自己九九八十一罈佛法,原來金蟬子度化誠不欺我,相面者佛法度化應在此處。
只是金殼在佛法的催化下,身體更加虛弱不堪,金殼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在經過一段人跡罕至,風景優美,可看日出日落之地時,金殼跪坐此地,心念佛法,只等死亡降臨。
在將死未死之際,內心孕育出一團雖小然生生不息之火護佑著金蟬本源。時光如梭、斗轉星移,此時金殼早已被常年的砂礫包裹成一塊巨大頑石,只是金殼依舊在無知中沉睡。
忽一日,一僧一道來到此處,說起世間紅塵,本已沉睡的金殼此刻忽醒,內心有所觸動,似有所感,隨即明白了相面者所說,自己本為無心之人,心在紅塵中。
於是開口向兩位大師訴說自己來歷,央求兩位大師帶他去紅塵中走一遭,歷練一番。這一僧一道相顧一笑,“原來在此處。”
隨後,僧人開口道,”蠢物,你也想到世間紅塵中歷練?”,見金殼堅定點頭,僧人道,“這金陵賈府剛好最有紅塵意之處,也剛好有段孽緣需要化解,也罷,你隨我等去歷練一番,只是其中酸甜苦辣需得自行體會。”,金殼自是滿口答應。
這一僧一道隨即施展法術,將金殼化為一塊寶玉,隨兩者下山,翩然而去,自去那經歷紅塵。這又引出一段可歌可泣,生離死別的故事,自是後話。
回覆列表
從邏輯上考慮應該是如來佛祖指使觀世音主刀把唐僧肉的秘密洩露的,因為真正的大哥是如來。而如來讓唐僧轉世的目的是讓他修煉成佛。所以要給他設很多的磨難誘惑那些妖怪、~並且許多妖怪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騎之類的所以應該是如來佛所指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