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過森林的小溪
-
2 # 乖巧可樂P
我今年57歲,妥妥的60後。那個時候的孩子不是不怕冷,是可玩的遊戲太多,玩得太投入,忘了冷了。那個時候的天氣要比現在冷,孩子們的小臉凍得通紅不說,沒有一個臉上不起皴的。很多孩子的手腳都凍了,腫得跟包子似的,一到晚上暖和過來後,奇癢難忍,總想用手去抓去撓,用以緩解一下那個難受的勁兒,可又不能真撓,如果撓破了流膿嗒水的更不愛好了。
那個時候的棉衣棉褲都是光身穿,哪兒有錢買外罩衣和襯衣呀!早上穿的時候冰涼,於是聰明的媽媽就會用兩隻手拎著棉襖袖口,或者棉褲褲腿倒過來,在地爐子上烤熱乎嘍,再招呼偎在被窩裡的孩子趁熱穿上,就這樣一早上有幾個孩子媽媽就得烤幾回棉襖棉褲。
那時候的冬天,媽媽真是太辛苦了,晚上還得給有凍瘡的孩子煮辣椒秧水,洗凍傷的地兒,還有的媽媽把雞蛋黃放進鐵勺子裡,坐在地爐子上慢慢熬出油,給孩子塗抹在凍傷的地兒。要不然就是把孩子的棉襖棉褲拆了洗了,在地爐子上烤乾了再給做上,讓孩子們早上起來就能穿上乾淨的棉襖棉褲。
那個時候冬天河裡的冰凍得可厚實了,村裡的孩子一到放寒假,幾乎每天都在冰上玩,男孩子們拿著自己做的冰車,在冰面上互相比賽,看誰劃得快,取勝者也能贏得大家的一片叫好聲,就這樣樂此不疲的瘋著鬧著,摔上一跤爬起來還接著玩,哪兒還顧得上冷啊!多咱家長喊他們回家吃飯了,才依依不捨的各回各家了。
女孩子們就是在河邊抽漢奸,所謂漢奸就是用一小節手腕粗細的木棍,大約有兩寸長左右,把一頭削成半圓形,拿細火筷子燒紅了在半圓形的頂端燙個小淺坑,再找一個黃豆大小的鋼珠用錘子砸進去只露出一小點。玩得時候用小編梢兒在漢奸底部纏上幾圈,然後猛的一拽,漢奸就會飛速旋轉,玩的人就用手裡的小鞭子不斷抽打著旋轉著的漢奸,讓它永不停歇,誰的漢奸轉的時間長,誰就是王者。
還有一種遊戲叫打槓兒,也是找一截鐵掀把粗細的木棍,用鋸截成兩段,一段長三寸左右,分別用刀把兩頭削尖,另一段長約一尺左右(不用削),用手拿著長木棍,用力敲一下短木棍的尖頭處,看誰敲打的槓彈起來飛得遠,誰就贏了。
女孩子們愛玩的扔沙包也特別好玩,也是冬天裡玩的一種遊戲,就是用六小塊同樣大小的布,兌成一個小布包,留一個小口,裝入麩子稻殼什麼的,再把口縫上。玩的時候,兩邊各有一人,兩人相距七、八米,十來米都行,中間站的人可以稍微多一些,兩邊的人拿著沙包看準中間的某一個人使勁扔過去,扔的時候儘量不往上扔,以免打臉上,一般都是往下扔,看誰能接得住,接住的人算贏,可以繼續留下,被打中而沒接住的人就輸了,得去換下兩個扔沙包的其中一個。
總之小時候可玩的遊戲太多了,有的已經想不起來遊戲的名字了。雖然窮,穿得有點寒酸,但大家都玩得特別開心,無憂無慮,哪還顧得上冷啊,什麼棉襖棉褲髒了、溼了的,都不叫事兒,哪怕回家挨頓罵,甚至挨兩笤帚疙瘩,也不耽誤第二天照常出去瘋玩。
-
3 # 司馬處士
這個問題提得幼稚可笑!誰說60、70年代孩子們不怕冷?我1958年上初中的時候,一個宿舍住30多個人(宿舍就是一間教室,用磚頭壘起當床腿,上面鋪上木板當床,床上鋪稻草,),冬天地上放一個水桶用作溺器,第二天早上起來,上面結一層冰。許多人手腳都裂開口子,有些人耳朵都被凍得流濃。59年後半年開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很多人都退學了。我們入學時招了四個班180名學生,到1961年參加中考的只剩一個班46名同學。
-
4 # 範從開
60~70年代沒有空調暖氣,天寒地凍,孩子們不是不怕冷,怕冷有啥用?我記得上學的時候,在下雪的天氣,去學校的路上是光著腳丫去,鞋子拎在手上,到學校才用雪擦擦腳,才會穿上鞋子,這樣不至於把鞋弄溼了,那時候雖然苦,但幸福著,因為許多的同齡人,沒有去讀書。
-
5 # 藍菊54
孩子們都是爹媽生的肉身,不是超級飛俠。六十七年代沒有空調暖氣,天寒地凍,孩子們仍然怕冷。只是那時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知道家裡窮,缺衣少糧,硬扛罷了。
當年為了抵禦寒冷,父母是想盡辦法在家裡生個煤炭爐火,長冬不滅,火上燒一壺熱水,一是提高室溫,二是可隨時給孩子燙熱手腳暖身。
孩子們能吃苦,手腳長凍瘡,開冰口,也不哭鬧,自己咬牙承受著。
孩紙們也很聰明,上課時腳冷的疼,下了課就捉迷藏,跳繩,靠著牆壁擠油渣,依次挨著身體盡力朝前擠,前面的人被擠出隊伍後,又排到隊尾去朝前擠、以此類推,用力擠下來就暖和了。
寫字時手又僵又冷,母親就給織一一雙毛線和線子手套,保暖,實在家裡沒有的,寫字時冷僵了,就用嘴哈幾口熱氣。……窮則思變,想辦法取暖而已。
只能說,在艱難困苦中長大的孩子,沒現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嬌氣,哪怕天寒地凍,他們不易感冒。而今的孩子,在嬌生慣養中長大,淋不得雨,冷不的,吹不得風,稍微大意,就感冒了。
我帶小外孫,就喜歡帶粗糙一點,只有從小帶粗糙一點,才經得起暴風雨的考驗。才不會淋一點毛毛細雨就感冒,長大了才會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才能吃苦做人上人。
-
6 # 東北虎爺好咧咧
6070年代沒有空調暖氣,天寒地凍,孩子們不怕冷,是因他(她)們適應了當時的氣候,那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冬天都穿空殼棉褲棉襖,在外面玩雪出一身汗都不在乎。稍大些上山砍柴拾柴也是那一套服裝,沒有人說冷什麼的,這就叫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只要你適應了生活環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那時候不管城市鄉村絕大部分家庭住的都是起脊房,有天棚的都很少,睡的是火炕,燒的柴禾或煤炭,每天炕燒得熱乎乎的,屋裡也不顯得冷,人們活得有滋有品,對生活的嚮往不比現在差。
人們說在溫室裡成長的人或者物,經不起大風大浪,筆者認為有一定道理。在什麼環境下生活成長,你就能適應那種生存環境。
-
7 # 箭上炫
要說6070年代天氣比現在冷多了,一個冬天要下十幾場甚至幾十場雪,而且一入冬,特別是一交九,幾乎是冰天雪地,冰的世界,房簷下冰柱有一米左右長,不到開春一般是不會開化的,池塘裡,洛河裡結的冰足有一尺多厚,不僅人畜可以在上面暢通無阻,甚至於馬拉的膠輪車,牛拉的鐵輪車也可以在上面通行。一般的道路上的冰面也是經常不開化。這麼冷的天沒有空調和暖氣,小孩子們難道真的不怕冷嗎?那是對付寒冷有自己的絕招:穿棉襖棉靴子戴棉帽子棉手套,但更主要的還是活動量大,象滑雪滑冰,推鐵環,打砣螺,鬥雞(一隻小腿彎曲放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兩隻手連抱帶抬住小腿,兩個人相懟,誰懟倒或者鬆開手算輸)。有時也弄一些幹樹枝,樹疙瘩攏個大火圍成一圈烤天火。晚上蓋的被子厚,用葡萄糖瓶子裝熱水暖腳。
-
8 # 百草香居
我是50後,我不僅不怕冷、不怕熱、不怕天寒地凍、不怕酷暑難耐,我們這發子人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餓、不怕窮……因為我們一出生就是天寒地凍、糠菜半年糧,家家有饑荒,戶戶有窟窿;三年自然災害,抗美援朝留下的人力物力匱乏,國民經濟剛剛完成調整,國家底子那麼脆弱,又要在敵人的封鎖圈子裡求生存、求發展!老人家都三年不吃肉,岸英同志都犧牲在北韓,我們普通老百姓能怎麼樣?我們窮,但是我們志不短!跟著老人家,我們挺過來了!
-
9 # 星光璀璨Ccb
那時候雖然沒有暖氣,但是家家都生爐子,每年都要買煤買木柴,爐子晚上用溼煤培上,到早上可以做飯、取暖,所以家裡特別暖和,不用擔心凍著。
外面雖然很冷,小孩子那時候沒有羽絨服,但是都穿貼身小棉襖和棉褲,出門也有大棉衣,叫棉猴,和羽絨服差不多也有帽子,只是裡面是棉花不是羽絨,棉猴比羽絨服暖和,只是比羽絨服沉。
條件差一點的,穿大人的工作服棉衣,那時候工廠也發棉衣,外面縫的一條條線,也很暖和,就是不太好看。孩子們出門戴著手套,都是媽媽用毛線織的線手套或用棉花和布做的棉手套,那時候棉手套叫鴨巴掌都非常暖和。
孩子穿的都是家長做的棉鞋,長大了穿的棉鞋叫棉水襪子,那時候沒有棉皮鞋,有大頭鞋也挺暖和的,孩子們在冬天堆雪人、打雪仗、滑雪、坐冰車,玩的也是不亦樂乎,那時候家家孩子多,一起玩非常熱鬧。
-
10 # 熱情的海風sE
6070年代的孩子們不是不怕冷,而是就那個條件,沒有享受過更好的生活,只能平常心對待。現在的孩子們從小就是在冬暖夏涼的空調環境中長大的,所以就受不了那個罪了。這就是所謂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11 # 江城守護者
誰說不怕冷讓他查查那時的天氣預報就知道冷不冷了。家裡大人都自己製作棉衣棉鞋給孩子穿,管不了美不美觀只要能穿上就行。冬天上學無論多冷都得去學校上課,下了課就在操場上奔跑跳躍讓自己暖合起來。手腳凍紅了腫了也得過,大人要上班管不了那麼多。
-
12 # 馮老漢1
你根據什麼說那時候的孩子們不怕冷呢?那時候的孩子們在冬天裡手腳耳朵甚至臉都會被凍壞了,又紅又腫,還會裂口子,可以說是苦不堪言,他們怕冷又能怎麼樣?只有一個字扛
-
13 # 若水6109
人的生存能力是很強的。六七十年代,那時地球還沒有變暖,說冬天滴水成冰,一點都不誇張。地的土層凍結30釐米,水面冰層結冰還要超過30釐米。從土井中打上來的水,一路挑回家,水筒濺出的水落地成冰。下雪時,房頂積雪溶化,在房簷滴水成冰結出的冰凌長達近兩米。
那時的人沒有羽絨服,沒有羊毛衣,甚或穿的棉衣也是已穿過多年的保暖並不好的舊棉花。那時的人們在棉褲棉衣內沒有襯衣襯褲,光身子直接套上因穿多時而不再柔軟且變得冰涼的棉衣褲,真不知是棉衣褲暖熱了身子,還是身子暖熱了衣褲。
那時年歲小,還不懂得怎麼愛惜衣服,成天與小夥伴們瘋跑玩耍,也不懂得講究衛生,整個冬天就那一身棉衣褲,鼻涕流出來了,就抬起胳膊抹在袖子上,用手擤了鼻涕也抹在棉衣前襟上,那棉衣經冬被抹擦地明晃晃地。由於成天瘋跑,那棉褲檔開線露出棉花,涼風鑽進褲檔涼嗖嗖的,還是不耽擱玩耍。北風嗖嗖,甚或天下冰珠,也不耽擱深更半夜在大街上高聲喊:貓逮老鼠一月一,吱喳還早裡……嘻笑連天,其樂無窮。
那時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中生活,並沒有感到有多麼冷,或有什麼不舒服。穿的破且髒,就是現在想起來也不感到有什麼尷尬。時過五六十年,想起那時的時光,倒是有無限的嚮往。
-
14 # 梅斯咖哩
怎麼可能不怕冷,凍死了多少人,又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別說孩子,大人們凍得都受不了。能燒火最好,燒不了火那就擠擠。
小時候有個遊戲,就是一群小孩站在牆邊互相擠,現在想想應該就是與冷有關。
-
15 # 明月明H
那個年代,大家都差不多,衣服褲子沒有多的,再寒冷也只有一條褲子穿著,像放風箏一樣,有時烤個灰籠,也頂不多大的用,手腳都生凍瘡,冷得發抖,晴天跳一跳,增加點溫度。哪是不怕冷咯,是逼著沒辦法。
-
16 # 緣分講故事
孩子們不是不怕冷,只是沒有辦法,很無奈。那些年代的冬天比現在要冷,經常天寒地凍,屋簷下經常是一串一串的冰留尖,孩子們穿的衣服也沒有現在的暖和,好多孩子被凍得手腳長凍瘡,耳朵也凍傷。
-
17 # 芹姨的日常
我就是60年代的人,要說那個年代,天寒地凍的,沒有空調暖氣,我們不怕冷,那是假的。
可是,怕冷又有什麼辦法呢?
記得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一到冬天,學校就讓我們帶柴禾,我的母親就上山給我挖樹兜,用繩子捆好,上學的時候背去交給老師。
下課大家都圍著一堆火輪流烤一下。
就那樣,我的雙手都生凍瘡,耳朵都凍得結疤。為什麼會結疤呢?因為凍厲害了就發癢,沒辦法就用手抓,抓破皮了就結疤。就這樣抓來抓去的,整個冬天,耳朵就沒好過。
腳也是,一到冬天,雙腳也生凍瘡。母親就讓爸爸給我買棉鞋,再困難,我的棉鞋是必不可少的。
晚上睡覺怎麼辦呢?用火爐放在被窩裡烤,等暖和以後才進被窩睡覺。
早上起床,那個棉衣冰涼,就不想穿啊!有時候撒嬌一下,讓母親烤暖和送過來。
再說說炎熱的夏天是怎麼度過的吧。
一到夏天,那個汗水就沒斷過,衣服被汗水流的貼在身上,像水洗的一樣。
到了晚上,都熱得睡不著。我記得我們都睡在外面涼床上。儘管蚊蟲叮咬,也不願意回屋裡睡覺,因為太熱啊!
記得那個時候,村裡的人在塘埂上睡覺,孩子都滾到水塘裡淹死了。因為上半夜太熱,睡不著,下半夜涼快一點,睡得太沉,以至於孩子掉到塘裡都不知道。
現在想想,還覺得那個時候真是苦啊!
再冷再熱,也得抗著啊!
哪像現在有空調,有暖氣的,現在的人啊!是真幸福啊!
-
18 # 清風飲露奈何天
哪裡是不怕冷,是沒有辦法。不然也不會長那麼多凍瘡,嚴重點的手指頭都會變形。只是那個年代,大家都差不多,即使怕冷,也沒有保暖的衣服給你穿,再感覺寒冷,也只能自己扛著,不是嗎?
-
19 # 那啥di話
首先,
60、70年代,空調不知道,暖氣已經發明多少年了?北方城市的樓房,很多都有暖氣了。
沒有安裝暖氣的房子,也有爐子、火炕,
東北更冷的地方還有火牆,室內溫度怎麼也能達到十度以上。
這個溫度對現在享受慣了的我們來說,確實有點低,但在當年,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別說孩子,當時的大人們,在屋裡也已經算暖和了,也該做什麼做什麼,沒覺得多冷。
其次,
小孩對冷熱本來就沒那麼敏感,即使現在也是,只要溫度在一個安全範圍,一般孩子是適應力最強的,我們家現在室內21度,我得穿保暖衣,我兒子就襯衣襯褲也不覺得涼,襪子都不穿,經常光腳下地走。
咱們絕大多數人,回憶小時候,恐怕也不記得當時的體感。
再者,
小孩的玩心重,但專注力比大人強,這個精力和注意力,都不在溫度上,
只要手中有事,溫度在正常人體耐受值內,
通常他們最不在意的,就是冷熱這些因素。
-
20 # 豁達芒果沒有刺
說起60年代和70年代在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的孩子不怕冷不怕熱是不正確的,都怕冷怕熱但是都必須要克服的。
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人民都知道那是的苦,根本談不上現在化。更不要說空調暖氣,農村裡的孩子聽都沒聽說過。
夏天熱了晚上睡覺去房頂上睡,根本不怕蚊蟲叮咬當回事,冬天冷了燒火炕,那個時期農村家家戶戶是睡大炕的,冬暖夏涼舒適的很!
在什麼環境鍛鍊什麼樣的性格和體魄!每天都是到處蹦到處跳的!
哪像現在孩子回家寫不完的作業書包背的沉的很!減負!減負!
清朝時期華人輸在了鴉片上,現在得手機遊戲也是鴉片,把孩子們害的不輕!
八十年代人們很少鬧病,就算有病了也就幾分錢幾毛錢把病看好了,那個時期聽說誰誰輸液了大家都覺得那人快去世了。
現在的孩子每家幾乎都是一個,家家嬌生慣養是避免不了的,其實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以及身體健康都是不利的,如果你家的孩子禁不住老師說幾句那他長大後還能幹點嘛呢?
希望家長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孩子才能培養出一個有著積極樂觀向上、能吃苦耐勞的好孩子!不要讓你的嬌慣、縱容害了孩子一輩子!
回覆列表
那時候孩子們根本不閒著,跳繩、踢毽、丟沙包、跳皮筋,老鷹捉小雞等等,玩得熱火朝天,滿身是汗,等家人叫吃飯才回家。回到家有熱氣騰騰的飯,還有做飯燒的熱乎乎的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