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忠信
-
2 # 老伊先生談史
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納賽爾與薩達特時代的埃及
》的說法,現代埃及有四種認同。認同阿拉伯人和古埃及人的都有。
一,科普特主義,認同古埃及。這種思想主要存在於埃及信基督教的少數民族科普特人之中。這種思想認為古埃及文明從來沒有滅亡,現代埃及科普特人的語言依然是古埃及語,只不過用希臘字母拼寫。而科普特人不但保持了傳承自古埃及古希臘的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還影響到了埃及阿拉伯人,埃及阿拉伯人水利耕作方面依然用的是科普特人那一套,也就是古埃及遺風。
左為古埃及文字,右為科普特文字。二者都是古埃及語言的書寫載體。
古埃及人最後遺裔——基督教科普特人
二,地中海主義,認同歐洲。該思想主要存在於埃及知識分子,該思想認為埃及和深處偏遠沙漠的其他阿拉伯人不同。自古以來就受西方的影響。比如科普特人的基督教來自於羅馬帝國傳教士。近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又積極學習西方。因此埃及本身具有西方性和西方特色,與歐洲一樣,是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
三,泛阿拉伯主義
,該思想認為埃及是阿拉伯國家,是阿拉伯的一份子。而且是阿拉伯復興的中心,納賽爾的思想屬於此種思想。
四,泛伊斯蘭主義,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屬於這種思想。泛伊斯蘭主義與泛阿拉伯主義不同的是,泛伊斯蘭認為中亞西亞波斯突厥的穆斯林也和埃及是一個整體。但不認同信基督教的說阿拉伯語的敘利亞黎巴嫩基督徒阿拉伯人。
其中一和二親西方,往往是合作關係。三和四偏向阿拉伯和伊斯蘭,有時候合作,但有時候也有衝突(比如薩達特被刺殺)。
而埃及多數人的認同主要是三和四,認同阿拉伯和伊斯蘭。但一和二不能說完全對埃及普通人民沒有影響,《大使眼中的埃及》一書說埃及人認為金字塔是阿拉伯人祖先的偉大遺蹟,是民族驕傲。紙是埃及阿拉伯人發明的(指古埃及莎草紙)。此種思想明顯受一科普特主義的影響。現代埃及民族認同應該是阿拉伯伊斯蘭為主,但混雜著對古埃及自豪的國族認同。
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埃及除了有輝煌的古埃及歷史,在阿拉伯化伊斯蘭化之後,還有輝煌的中世紀埃及歷史。埃及阿尤布王朝
蘇丹薩拉丁曾經打敗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被視為阿拉伯民族英雄(儘管他是庫爾德人)和伊斯蘭教的捍衛者。而蒙古伊利汗國旭烈兀可汗殺死巴格達哈里發之後,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蘇丹在埃及開羅
擁立了新的哈里發。埃及馬穆魯克蘇丹拜博爾斯還打敗過蒙古大軍,保障了埃及的獨立和新的埃及開羅的哈里發的生命安全,因此也被稱為伊斯蘭教的捍衛者。
薩拉丁蘇丹
拜博爾斯蘇丹
馬穆魯克王朝版圖,其領土包括伊斯蘭的聖城麥加和三種宗教共同的聖城耶路撒冷。還包括阿拉伯帝國
第一個首都大馬士革。馬穆魯克王朝的強大,也是埃及國家自豪感的開源之一。
因此埃及人既會為古埃及自豪,也會為中世紀埃及作為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捍衛者和旗手的歷史感到自豪。而後一種自豪,埃及人感受的更深刻也更強烈。畢竟他們今天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埃及科普特人只是個少數民族。
回覆列表
這是因為土地還是那塊土地,上面的統治者已換了幾茬,從而這裡的文化、宗教信仰也發生了數次變化。
例如被亞歷山大征服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國家開始被希臘文明所統治。後又成為波斯的一個行省,接著又被羅馬征服,這塊土地上的文明也隨之變來變去。
公元641年,埃及被阿拉伯軍隊征服,從此以後這裡的人開始信奉阿拉伯文化,所以現代埃及人大多認同自己是阿拉伯人。